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11多极化与全球化趋势限时训练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板块11 多极化与全球化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发展演

(时间:40分钟 满分:85分)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角度 二战后美国的中东政策 美国调整亚太地区战略 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 多极化趋势与国际 政治关系的民主化 第三世界国家崛起的影响 苏联的经济改革 战后资本主义 国家的调整 世界经济的 区域集团化 世界经济的 全球化趋势 二战后苏联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英国工党政策的调整 战后美苏经济发展状况及原因分析 国家利益影响欧洲一体化进程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走向瓦解 经济全球化的动力 经济全球化伴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第三世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策略 综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广东佛山二模)1949年杜鲁门在就职演说中提出“改善和发展不发达地区”的“第四点计划”。计划出台后,美国在中东石油开采额中所占比例由1939年的13.1%上升到1956年的65%,而英国则由1939年的80%下降到1956年的30%。这表明该计划实质是( ) A.抵制共产主义的扩张

B.蚕食老殖民帝国的势力范围 C.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

D.确立了石油美元的世界地位

解析:B 根据材料可知,该计划是利用二战后美国先进的科技和发达的工业、雄厚的经济实力来改进和发展不发达地区的新计划,而不发达地区多为老殖民帝国的势力范围,该计划使美国势力进入这些地区,打击了老殖民帝国的势力,最终将之蚕食。由材料中美国在中东石油开采额上升,英国开采额下降的对比也可看出,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共产主义和苏联问题,故A、C两项排除。石油美元的地位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确立,时间不符,排除D项。 (教师备用)【新知生成】 石油美元及环流

石油美元(Petro-dollar)是指20世纪70年代中期石油输出国由于石油价格大幅提高后增加的石油收入,在扣除用于发展本国经济和国内其他支出后的盈余资金。由于石油在国际市场上是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的,也有人把产油国的全部石油收入统称为石油美元。石油美元环流是一种早已引起关注的独特的国际政治经济现象。一般认为,战后美国凭借政治经济霸主地位,使美元成为最重要的国际储备和结算货币。因此,美国能够开动印钞机生产出大量美元,

1

并在世界范围内采购商品与服务。而其他国家需要通过出口换得美元以进行对外支付,因许多国家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它们必须从辛辛苦苦建立的外汇储备中拿出相当一部分支付给海湾国家等石油输出国。而石油输出国剩余的“石油美元”需要寻找投资渠道,又因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发达的资本市场,“石油美元”以回流方式变成美国的银行存款以及股票、国债等证券资产,填补美国的贸易与财政赤字,从而支撑着美国的经济发展。美国以其特殊的经济金融地位,维持着石油美元环流,使美国长期呈现消费膨胀、外贸逆差和大量吸收外资并存的局面,美国经济亦得以在这种特殊的格局中增长。

2.(2018·湖南教育联盟联考)下表是美国部分媒体和国会使用“自由世界”“西方”两词的统计情况。据此可知( )

机构 纽约时报 华盛顿 邮报 国会 词汇 “自由世界” “西方” “自由世界” “西方” “自由世界” “西方” 1988年 71 46 112 36 356 7 1993年 44 144 67 87 114 10 变化 -38% +213% -40% +142% -68% +43% A.美国社会与政府意识不同步 B.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强 C.世界政治局势发生重大变化 D.互联网快速发展影响舆论

解析:C 据表格数据可知,与1988年相比,1993年“自由世界”等意识形态比较浓厚的词语使用次数下降,而“西方”这样比较中性的词语使用次数增多,其主要原因是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题意不符。

3.有学者认为,世界格局进入了一个无领导者的“碎片化”时代。自二战结束以来,首次没有任何单个国家或国家集团能够推动国际议程。这里的“碎片化”( ) A.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B.有利于国际政治关系的民主化 C.表明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D.使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

解析:B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结论的理解能力。材料“首次没有任何单个国家或国家集团能够推动国际议程”,反映了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现状,这有利于国际政治关系的民主化,故选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是在20世纪60年代,故A项错误;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故C项可以排除;欧洲丧失世界中心地位,与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无关,故D项错误。

4.(2018·北京海淀区一模)下图所示内容对二战后世界形势产生的影响是( )

2

A.冲击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 B.促进“万隆精神”的形成 C.导致西欧国家的普遍衰落 D.形成了新的世界经济秩序

解析:A 材料图示分别反映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国家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和第三世界国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这都冲击了二战后的美苏两极格局,故A项正确。“万隆精神”形成于1955年的万隆会议,故B项错误;导致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故C项错误;新的世界经济秩序至今尚未形成,故D项错误。

5.(2018·重庆二模)据统计,到20世纪80年代,苏联2/3的外汇收入来自向西方出口石油及油气产品,同时又大量进口西方的机械设备、粮食和食品,1984年仅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粮食就达2 680万吨。这一状况( ) A.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 B.使得苏联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C.弱化了苏联经济的更新能力 D.提高了美、苏世界经济话语权

解析:C 20世纪80年代的苏联实行的是排斥市场的计划经济体制,故A项错误;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国际收支净额即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的差额为零,材料未体现进出口的具体数据,故B项无法得出;据材料可知,苏联外汇收入主要依靠出口能源原料,而进口的主要是机械设备、粮食和食品,这弱化了苏联经济的自我更新能力,故C项正确;D项与材料无关。

6.(2018·河北石家庄一模)英国工党成立后于1918年颁布了以公有制条款为标志的党章,鲜明地区别于其他政党。1945年大选胜利后,开始了国有化实践。在党内部分人士的长期推动下,1995年修改党章,用“公共服务”代替了公有制条款。1997年,布莱尔领导工党大选获

3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11多极化与全球化趋势限时训练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内部文件,版权追溯板块11多极化与全球化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编者选题表知识点角度二战后美国的中东政策美国调整亚太地区战略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与国际政治关系的民主化第三世界国家崛起的影响苏联的经济改革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世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7ujz4zzp50vngk58yua7wp9920csk00zr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