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使类人猿建立群体组织,过群体生活 B. 使猿脑变为人脑,推动语言和意识的产生√
C. 改变猿的生活方式,使其具有杂食习性 D. 建立起各种社会关系并从而形成人类社会√
E. 使猿的前后肢分工,创造了人的手√8. 下列各项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有( )。 A. 国家政权 B. 人口因素√C. 地理环境√D. 阶级构成
E. 生产方式√
9. 地理环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因为地理环境( )。 A. 不能影响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变化 B. 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C. 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更替√ D. 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E. 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生产关系性质的制约√
10.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表现是( )。 A. 生产方式是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B. 生产方式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C. 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D.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E.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分,共10.0分。
1. √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2. √ 实践是指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3. √ 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生产实践。 4. X 认识的主体是指所有的人。
5. X 概念、判断、推理是所有认识的三种形式。 6. √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我党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7. X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自然和社会的问题。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 1.0
8. X 对社会发展最有利的地理环境是自然条件的无可比拟的富饶。
9. √ 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10.
X 把“否定之否定”称为“仿佛回到出发
点的运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