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超越“知识本位”桎梏,促进学生经验积累与数学思考
作者:薛莉
来源:《数学大世界·上旬刊》2019年第11期
【摘 要】 数学课堂教学应超越“知识本位”桎梏,促进学生经验积累与数学思考。围绕这一问题,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了作者的思考:通过自主体验、发现,促进学生经验的积累与升华;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培养学好数学的自信;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对过程和结果给予科学评价。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发现;合作交流;数学思考
数学学习的目的是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然而,知识的传授与获取及能力的锻炼与提升,应追求过程的科学性与情感性。为此,教师要超越“知识本位”桎梏,努力改进教学设计,优化学习过程,将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习惯与数学思考放在重要位置。 一、通过自主体验、发现,促进学生经验的积累与升华
有效的数学学习离不开经验作为支撑,经验乃学生成长之需要和载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格外重视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并采取有效策略引领学生去真正经历,借此促进经验的生长、积累与升华。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数学知识应拒绝灌输,多鼓励与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以促进经验积累与升华。处于不同学段的学生,其数学活动的经验水平是不同的,针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活动经验亦存有差距。因此,课前准确把握学生经验生长的起点,有助于使教师的教学设计更具针对性和适切性。在新授课上,面对某一内容,在导入环节,教师要尽可能少讲,而让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本或进行相关操作,再进行讨论交流,借此分享学生的已有经验,为下一步深入学习作好铺垫。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为了促进学生活动经验的积累,笔者先要求学生进行初步操作:尝试着借用相关的工具在纸上画圆。学生对动手操作活动颇有兴致,笔者发现,他们大多使用圆规来画,也有的使用瓶盖或多功能塑料尺中的镂空的圆形来画。之后,笔者组织学生交流,说说自己的初步发现。有的说自己用圆规来画圆,一只脚要固定不变,这只脚所在的位置是“圆心”,两只脚之间的距离叫“半径”;有的说在同一条直线上半径构成了“直径”,直径是半径的2倍;还有的说除了圆规可以画圆,还可以用瓶盖、硬币来画圆……学生兴奋地说出自己的发现,尽管有的学生表述不是太科学,但这是他们的“经验之谈”,这为在后续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升华经验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