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

任玉菊△※(综述),陈国桢(审校)

【摘 要】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睡眠障碍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白天过度嗜睡、打鼾,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安全。临床研究证实它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关系密切,但由于二者之间存在较多共同危险因素,又直接影响到对二者的研究,正确、全面认识这些危险因素并了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机制,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治,将在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10(016)011 【总页数】3

【关键词】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冠心病;危险因素;发病机制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是一种具有潜在致病危险的高发病疾患,按病因分为阻塞性、中枢性、混合性,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最常见。多元回归综合分析已证实,SAS是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1],但国内尚缺乏大规模临床研究。2008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基金会关于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血管疾病科学声明的提出,使人们认识到睡眠呼吸暂停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早期发现并及时矫正睡眠呼吸暂停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二级预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从国内外流行病学、共同危险因素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面对二者的复杂关系予以综述。

1 国内外流行现状

Maekawa等[2]发现,OSAS患者患冠心病的相对危险度是正常人 1.2~6.9倍。国外流行病学资料显示,SAS是一种发病率高、危险性大的疾病,成人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病率为 4%~7%,OSAS占 90%以上,成年男性 4%,女性 2%,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5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 >6%[3]。我国本病的初步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患病率为 4%左右,以我国 13亿人口计算,目前最少有 5200万 OSAS患者[4]。

2 二者主要的共同危险因素

2.1 肥胖 目前,体质量指数高低是判断是否肥胖的一个重要参数,国际生命科学学会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在 24万人资料的横面分析和 7万多人的前瞻性分析基础上,于 2001年提出了“中国成人体质量指数分类的建议”,认为中国人体质量指数在 18.5~23.9 kg/m2为适宜范围,24.0~27.9 kg/m2为体质量超标,≥28.0 kg/m2为肥胖。研究表明,基线体质量指数每增加1 kg/m2,冠心病的发病危险增高 12%[5]。体质量指数与反映呼吸暂停的指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呼吸紊乱指数、氧减饱和度指数等密切相关,并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独立相关。一项随访研究[6]显示,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同样是预测冠心病死亡的一项独立危险指标。

肥胖患者容易发生睡眠障碍的可能机制为:肥胖患者由于体质量增加,作用于胸廓和腹部,使胸壁顺应性下降,使肺组织容量变小,从而加重呼吸系统的机械负荷,结果使功能残气量下降,特别是卧位时更明显。肥胖引起睡眠呼吸暂停主要通过增加上呼吸道周围的软组织,改变非呼吸道结构,致使呼吸道狭窄;又由于呼吸道周围脂肪组织增加,而肌性组织减少,纤维结缔组织增加,上呼吸道变得松弛。吸气时,上呼吸道发生塌陷,使呼吸机械负荷增大,中枢驱动减小。在上呼吸道狭窄的

基础上进一步加重呼吸功能的损害。

2.2 吸烟、饮酒 吸烟是男性冠心病的一个确定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存在量效依赖关系[7]。有研究表明,50%以上的男性冠心病可归因于吸烟[8],而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的再住院率和病死率[9]。

长期大量饮酒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但一些前瞻性和回顾性的研究都表明,少量或中度饮酒则可能是冠状动脉疾病的一个保护因素[10]。

吸烟、喝酒同样可引起或加重夜间睡眠呼吸紊乱,因乙醇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使肌肉松弛、张力下降、反应迟钝、舌根后坠、咽部软组织内陷,导致上呼吸道狭窄而引起或加重打鼾,而吸烟可刺激咽部发炎和水肿,引起咽部狭窄,导致上呼吸道阻力增加,从而均使得睡眠呼吸暂停加重。

2.3 年龄、性别、激素、职业 年龄是冠心病不可逆的危险因素。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认为男性>45岁即是危险因素。调查显示,35~74岁的男性居民中,随着年龄的增加,冠心病发病率增高 1~4倍[5]。

女性患 SAS及冠心病受年龄影响较大。而处于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女性较明显,特别是绝经期,这可能与女性激素量的变化有关。研究证实,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明显低于未绝经女性,且雌激素存在着对血脂代谢的影响[11]。

Bixler等[12]首次从社会人群基础上评价绝经期女性应用激素替代治疗和睡眠呼吸紊乱的关系,发现生育期女性冠心病的患病率为 0.6%,绝经期且未接受女性激素替代治疗的女性为 2.7%,绝经期接受女性激素替代治疗的女性为 0.5%,肯定了女性激素的保护作用。孕激素有一定的呼吸中枢刺激作用,提示女性激素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女性颏舌肌活动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最强,卵泡期次之,绝经期最低;而绝经期女性在服用孕激素、雌激素一段时间后,颏舌肌活动明显增强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任玉菊△※(综述),陈国桢(审校)【摘要】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睡眠障碍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白天过度嗜睡、打鼾,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安全。临床研究证实它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关系密切,但由于二者之间存在较多共同危险因素,又直接影响到对二者的研究,正确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7qwi51g808njyy26yqz6tzp834d3b018rs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