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工作总结
一周工作总结汇总五篇
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我整理的一周工作总结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周工作总结篇1
加入远洋地产秘书行政部这个团队已有一周时间,虽然只是短暂的五个工作日,但是通过学习和观察,对于身处全新的环境中扑面而来的各项新鲜事物还是感受颇深,现总结如下:
一、本周工作简述
为尽快熟悉公司整体情况,融入新的企业文化,本周的主要工作是学习网络办公流程和相关规章制度,了解公司的组织架构和集团主要高管职责分工,研习往期会议纪要和20xx年总裁讲话汇编,通过初涉领导秘书事务、参与撰写四月份总裁办公会会议纪要、参与讨论18周年系列活动和行政系统培训活动等,逐步进入工作状态。
二、印象和感受
1、公司管理规范,高效运转
进入远洋最大的感受就是集团上下各职能部门分工明确,日常工作井然有序,有规章可循有制度可遵守。这是一个大企业所应具备的特质,也更坚定了我来远洋的正确选择。
2、部门各司其责,有序配合
我部工作分为董事局事务、总裁事务、公共关系、文秘及行政管理几个部分,各自在职责所在领域兢兢业业,对于部门的重要工作,又能群策群力,发挥专业所长,积极协作。
3、交流氛围融洽,无抱怨状
部门成员虽然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和从业经历,但彼此之间互帮互助,气氛融合。值得一提的是,相处时间虽短,但没有听到一句抱怨的话,无论是对工作还是对同事关系,这说明大家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较高。
三、想法和建议 1、提倡适度工作创新
参与房地产行业的行政工作三年有余,最大的感受为行政是一个吃力但并非事事讨好的工作,尽管很努力地在完善改进,可任何的一点纰漏都可能造成功亏一篑,时常如履薄冰。对行政要求的苛刻说明行政的重要性,但秘书行政部的工作不能仅限于后台服务,也需适当有所创新。例如,利用18周年的系列活动,对远洋进行品牌打造和形象宣传,将远洋理念广泛传播,社会符
号植入大众,对产品销售无疑具有相当大的推动力,应高度重视。在万达工作的时候,该企业提出的“百年企业”概念,说明了品牌塑造任重道远,同样,远洋的“相伴一生”也说明追求基业长青需要品牌的长久生命力。既然我部门已承担起品牌推广的工作,可在今后每年都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下去。
2、加强业务知识培训
秘书行政部作为公司的中枢机构,负责协调管理和后勤保障,在日常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需从宏观层面对公司发展战略进行整体把控,也需从开发环节对公司具体业务有所掌握,做到“眼光放长远,行动落实处”,有点有面远近结合地优化服务效力公司。无论是日理百事的秘书服务,全面综合的汇总材料还是公共关系的新闻宣传,都应建立在熟知业务情况的基础上。因此,建议可在内部开展系统的业务知识培训,邀请业务部门的同事讲解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相关情况,或者有意识地参与更专业化的知识讲座等,从而打下坚实的行业基础。
3、正确对待加班现象
据观察,虽然制度规定下午五点下班,但每到五点时部门里并没有同事离开,仍一如既往地工作着,相信公司其他部门也存在这种情况。一般来讲,加班说明两点:第一、工作量饱和;第二、工作效率较低。但从我们部门加班的情况来看,大家都加得
心甘情愿加得甘之如饴,甚至在家也要加班加点完成任务的,这又说明两点:第一、对本职工作充满热爱;第二、对交办工作认真负责。因此,我认为,原则上不鼓励加班,避免工作中养成拖沓习惯,也能节约一定的办公成本,但一切以业绩说话,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创造更有用的价值。
4、关于秘书工作
以上是入职一周的工作汇报,不妥之处,请领导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周工作总结篇2
随着汽笛声的响起,火车抵达上海,在经过了半个月的培训之后,才体会到坐火车
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享受,可以聊天,可以睡觉,也可以什么都不想,静静地看车窗外的风景,时间在这里成为了一种奢侈品。
上海是我高中时代一直向往的城市,繁华色彩光影,谁不为它迷倒?梦想成真的时候却只有着淡淡的兴奋,时间、年龄、心境都不同了,自然也有了不同的感受。
来上海最大的感触就是两个字——“速度”,这里是全中国生活节奏最快的地方,无论是从路上匆匆而过的行人还是车水马龙的交通,无一不在宣告这座城市是一个需要强烈的节奏感才能
生存的地方,我们也是一样。
这次我们上海组一行24人过来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做市场推广,能分到这样一个城市来磨练自己实在是一种幸运,这里有着全中国最激烈的竞争,最有经济实力的消费人群,最成熟的商业模式,有着26个电视品牌,套用一句经典的台词来说:“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无疑是曲折的。”
8月4号,我们就开始正式的工作了,上海分公司市场部黄经理给我们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分公司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构架以及上海市场的基本情况后,我们2个人作为一组被分配到上海的各大卖场参加实习。
我和王子建被分到上海的苏宁黄兴店,同时跟我们在一起还有分公司的一个市场推广员吴哥,之前虽然也在武汉站过几次卖场,但心态是完全不一样,我们这次去不仅仅是去学习,还是作为总部的市场部推广员去参与卖场销售的,大多数同时都很有激情,态度也都很认真,但在主人翁的心态上没有做好转变的过程。这一方面由于刚刚正式工作的不适应,一方面也由于我们对于终端,产品等各项知识的缺乏从而导致底气不足、缺少自信,在随后晚上的培训当中带队组长龚伟指出了我们存在的问题。
苏宁店作为全国位居第二的家电连锁渠道,其在市场上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苏宁对于我们的支持也是很大的,一进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