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课论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课论文——挫折之后的成长

摘要:在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科学中,挫折指一种情绪状态,是指人们在

某种动机的推动下,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行动遭遇到无法逾越的困难障碍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消极的情绪反应、情绪体验。大学生正处于一个人生中的过渡阶段,心理上多少还会有些不成熟,不同个体面对挫折会有不同的反应与应对方法。本文是以我本人为例子,具体结合一些心理学的理论,来浅谈挫折对我以及大学生的影响和一些应对挫折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挫折 成长

正文: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溜走,我的大学生活已经过去了一大半,下学期开学我就要大四了。在这即将要过去的三年中,经历的事情有好多,挫折自然也是在所难免的。这学期选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让我认识到,挫折也是人生一份宝贵的经历,正好借此机会,我也应该好好回顾一下我的大学生活中经历了那些挫折,顺便在总结一下我的收获或是感触。若是没有这些挫折或失败,或许今天的我又是另外一个样子。

刚刚步入大学的时候,对大学生活有很多的憧憬,很多的幻想,可是现实却总是让人倍受打击,这或许是我在大学遭遇的第一个挫折。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挫折以及失败是接踵而来。不过经过了之后却也觉得这些都是人生宝贵的记忆和财富。其实其中有些事情在现在的我看来根本没什么大不了,可是在当时却也是让我倍感困惑。这或许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看问题的方式与角度在改变吧。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挫折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

一是挫折情境,即指对人们的有动机、目的的活动造成的内外障碍或干扰的情境状态或条件,构成刺激情境的可能是人或物,也可能是各种自然、社会环境;

二是挫折认知,即指对挫折情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 三是挫折反应,即指个体在挫折情境下所产生的烦恼、困惑、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交织而成的心理感受,即挫折感。其中,挫折认知是核心因素,挫折反应的性质及程度,主要取决于挫折认知。

一般来说,挫折情境越严重,挫折反应就越强烈;反之,挫折反应就轻微。但是,只有当挫折情境被主体所感知时,才会在个体心理上产生挫折反应。如果出现了挫折情境,而个体没有意识到,或者虽然意识到了但并不认为很严重,那么,也不会产生挫折反应,或者只产生轻微的挫折反应。因此,挫折反应的性质、程度主要取决于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认知。

挫折反应和感受是形成挫折的重要方面,个体受挫与否,是由当事人对自己的动机、目标与结果之间关系的认识、评价和感受来判断的。对某人构成挫折的情境和事件,对另一人不一定构成挫折,这就是个体感受的差异。正如巴尔扎克所说:“世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来说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生活中的失败挫折既有不可避免的一面;又有正向和负向功能。既可使人走向成熟、取

得成就,也可能破坏个人的前途,关键在于你怎样面对挫折。

适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驱走惰性,促使人奋进。挫折又是一 种挑战和考验。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超越自然的奇迹多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出现 的。”

首先,挫折帮助你成长。人的成长过程是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如果适应得好,就觉得

宽心和谐;如果不适应,就觉得别扭、失意。而适应就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动机、追求和行

为。一个人出生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正是通过鼓励、制止、允许、反对、奖励、处罚、引导、劝说,甚至身体上的体罚与限制才学得举止与行为的适应和得当,学会在不同环境、不同时间、不同对象、不同规范条件下调整行为。反之,从小无法无天的孩子,一旦独立生活就会被淹没在矛盾和挫折之中。

其次,挫折增强你的意志力。现在的青少年长期生活在被服务的环境中,从进小学到读 大学,直到工作选择,都由父母去承受压力,因而他们对各种困难体验都不深,缺乏忍耐 力,没有坚强的意志,一且遇到挫折就被击垮了。实际上生活中许多轻度挫折,是意志力的 “运动场”,当你大汗淋漓地跑完全程,克服了生活的挫折,就会获得愉快的体验。心理学 家把轻度的挫折比作“精神补品”,因为每战胜一次挫折,都强化了自身的力量,为下一次 应付挫折提供了“精神力量”。 同时,挫折也有负面效应。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对于挫折的反应并不相同。一方面这

决定于对挫折的感情理解。如一个朋友批评了你,你可能会听从,甚至非常感激他,但如果把这位朋友的批评曲解,认为有损你的尊严,那你的反应也许就大不一样了。另一方面,感情上的失落比物质上的失落反应激烈。当你追求的目标代表着爱、名誉、地位、尊严时,一旦目标丧失,就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这是一种负面效应。

人在遭遇挫折时,往往会感到缺乏安全感,使人难以安下心来,工作和生活都会受到影 响。那么,人在遭受挫折的时候,又应如何进行调试呢?

(1)遇到挫折时应进行冷静分析,从客观、主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出受挫 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2)要有一个辩证的挫折观,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要认识到正是挫折和教训才 使我们变得聪明和成熟,正是失败本身才最终造就了成功。

(3)向他人(朋友们)倾诉你遭受挫折心中不快以及今后打算,改变内心的压抑状态, 以求身心的轻松,从而让目光面向未来。

(4)学会自我宽慰,能容忍挫折,要心怀坦荡,情绪乐观,发奋图强,满怀信心去争取 成功。

(5)补偿。原先的预期目标受挫,可以改行别的途径达到目标,或者改换新的目标,获 得新的胜利,即“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是人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

(6)升华。人在落难受挫之后奋发向上,将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转移到有益的活动中去, 使之升华到有益于社会的高度。这也是人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 (7)应善于化压力为动力。遇到挫折和失败或即将遇到挫折和失败, 会面临

很大外在的 心理压力,在这个时候,你是气馁,当逃兵,还是奋起,继续而勇敢地追寻?这对人是一个 很大的考验,很多名人、伟人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从不低头、气馁,而是善于化压力为动 力,从逆境中奋起。他们的成功经历很值得我们大家去深思,去学习。

任何人面对挫折都会有低沉和消极的时候,但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学会振作起来,并从中吸取教训,勇敢的面对生活。生活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也正因为如此幸福才更加可贵。生命是一个过程,经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经历过,累的时候回头看看,或许你会突然发现原来当时你经历过的挫折,已经成为成就今天的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有原因。

如果现在的你正经历着某种挫折,那么不妨按着上述的方法试着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改变一下自己的心境,要知道“没有过不去的坎”,或许经历过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成长的更加强大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如果把生命比做一把披荆斩棘的“刀”,那么,挫折就是一块不可缺少的“顽石”。为 了使青春的“刀”更锋利,让我们勇敢地面对挫折的磨砺吧!

参考文献: [1] 李长文,时长江. 大学生如何增进心理健康[J]. 黑龙江高教研究 , 1994,(05)

[2] 李世芬. 试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 现代大学教育 , 1999,(06)

[3] 浅谈挫折教育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华章》2010年10期

[4] 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应对与心理健康--《法制与社会》2008年02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课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课论文——挫折之后的成长摘要:在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科学中,挫折指一种情绪状态,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行动遭遇到无法逾越的困难障碍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消极的情绪反应、情绪体验。大学生正处于一个人生中的过渡阶段,心理上多少还会有些不成熟,不同个体面对挫折会有不同的反应与应对方法。本文是以我本人为例子,具体结合一些心理学的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7lq86jhox4ncj33s2bw8iiwn4795r018e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