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精品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科技文化成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8课的内容。面对中国科技一穷二白的局面,以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刻苦钻研,奋发图强,使祖国的科技事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如“两弹一星”、“神舟”系列飞船、籼型杂交水稻…这些不断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科研成果,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使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要使学生明白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拥有“文化自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两弹一星”与载人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

2. 知道杂交水稻技术及青蒿素的发现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贡献;

3. 了解“双百”方针,知道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成就;

4. 认识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优秀科学家对我国科技发展做出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目标】

研读图、片文献等多种类型的材料,提高理解、分析不同类型史料的能力,培养史料实证意识,学会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理解科技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开拓创新的意识; 2. 学习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家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奋力开拓的精神品质,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3. 学习中国科技文化事业的成就,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两弹一星” 的研制;籼型杂交水稻和青蒿素;“双百”方针。 【教学难点】

认识科技文化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课本相应预习内容;

3. 学生课前了解与中国科技成就有关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中国综合国力低微,遭致列强百般欺凌。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许多领域已经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些都使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与文化成就,感受日益增强的中国国力。首先是科技成就,我们将一一了解“两弹一星”、漫步太空、杂交水稻、青蒿素这一系列的科研成果。

二、讲授新课

(一)“两弹一星”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找到相关问题答案并注明标记: 1、“两弹一星”指什么?

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2、我国分别是何时取得这些成就的? 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 氢弹:1967年6月17日 导弹: 1966年10月 人造地球卫星: 1970年

3、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它的发射,标志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几个能独

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东方红一号;第五个(美、苏、英、法)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以回答关键词的方式熟悉课本,全面的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取得的具体成就。

◆“两弹一星”的科研成果,离不开众多优秀科学家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出示两端材料,同学们猜猜他们是谁?

材料一: “他从青少年时代就有了科技强国的夙愿。1948年赴美研读, 两年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后,谢绝恩师挽留,毅然回国。1958年开始主持核弹研究。在飞沙走石的戈壁,经过8年的艰苦奋战,终于研制成功原子弹和氢弹。”

——“两弹元勋”邓稼先

材料二: “ 美国海军部次长说:“无论到哪里,他都值五个师,我宁可把他枪毙,也不让他离开美国!”经周恩来总理亲自出面,中国政府多方呼吁,美国政府只好妥协。1955年,他终于回到祖国,并在发展国防科学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我国导弹核武器的研究建立了功勋。”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与猜测人物,使学生了解邓稼先、钱学森这样的优秀科学家的爱国热情与为科学事业奋斗终身的精神。

◆出示两则材料,你能从这些优秀科学家身上感受到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精品教案

《科技文化成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18课的内容。面对中国科技一穷二白的局面,以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刻苦钻研,奋发图强,使祖国的科技事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如“两弹一星”、“神舟”系列飞船、籼型杂交水稻…这些不断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科研成果,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7kiq6at2a0088t3x4ji0cqsi0v0jd00p6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