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专业建设规划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业生。

五、专业设置和结构调整

专业设置要适时满足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及时调整专业。专业口径可适当拓宽,同时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可变性与学校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的关系。

各系要根据现有专业及条件确定专业的发展,拓宽复合方向,努力形成以龙头专业带动相关专业,拓展边缘专业,形成独特的专业体系及专业特色。 (一)目标

按照专业大类培养,模块化教学的目标,经过专业结构调整,形成重点突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进一步提升现有专业建设水平,一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得到发展,部分特色专业在省内同类高校处于领先地位并有较大影响;初步建立起专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机制。 (二)措施

1、重点支持、优先发展面向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应用型专业;优先发展制造类、传媒类、土建类专业,针对性地加大投入,充实和改进办学条件,适度扩大招生规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各类应用性人才。

6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学校按照《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中的专业大类(或二级专业类)设置相关专业并组织招生,相关专业实行基础课打通培养,改革课程结构体系,设置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学生从二年级开始,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课程模块和专业方向。 3、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广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建立和完善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传统专业的新

4、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建立良性的专业结构调整机制。大力扶持人才需求量大、办学条件好、就业形势好的专业,适度扩大招生规模,而对于社会需求量小、招生困难、就业情况不好的专业,则适当压缩招生规模,或实行隔年招生。而对于办学条件差、招生和就业困难的专业,则经过专家听证会的方式加以论证,决定是否停办。 六、专业建设的内容和要求 (一)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综合素质高等特点。

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学校与社会

7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各系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实施计划和年学分制管理模式,并积极探索“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办法和具体措施。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方案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每年定期召开用人单位、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制定新专业培养计划和老专业的调整方案。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线,设计培养方案,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 (二)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根据学院专业的布局,按大类专业统一规划,建立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要按照突出先进性、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扩大选修课程和增强适应能力的原则,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同时学院成立教材建设委员会,设立教材建设基金,有计划地开展与各有关课程配套的教材建设工作,尽快地将本学科新的优秀学术成果反映到教材之中。

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建设课程体系。基础课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基础课程应该把真正属于基础性的东西精选出来,专业课程

8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要把专业有关的现代高新技术知识及时充实进去,充分考虑把最必须的知识教给学生;始终贯穿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既要保证传授最基础、最新的技术知识,又能让学生接受更多的动态性知识,掌握一些具有应用潜力和再生作用,能适应未来变化、服务知识经济的知识和能力,应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以必须达到技能培养要求为标准,内外并举,优势互补,建立校内、校外实验实训基地,突出实用性、规范性、先进性。改变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状况,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更新实验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工艺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要加强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在基地建设上,既要重视基地的教学功能,又要考虑到基地的科研功能,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各系部、各专业均要建设相对稳定的实验实训基地,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使学生尽早接触社会,了解当地经济建设和生产实际。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我们开展产学结合及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使我们的人才培养能够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场所。

9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求:

1、与培养目标紧密结合,以实训实习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依据,建设水平应与当前现场生产实际或近期生产技术发展的装备水平相匹配;

2、全面规划,协调发展,避免各专业之间重复建设,提高设备和场地的利用率。优先投入受益面大的公共实训实习基地项目;

3、注意科技、生产及对外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对实验实训基地的功能要求,提高设备的技术含量;

4、充分利用现代高技术手段,建立模拟仿真实训室,使学生在模拟的岗位环境中,在可控状态下完成实训教学要求。鼓励自行设计、安装、调试实训教学设备,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增加

\

\

经过各种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保证学生的技能培养。同时注意加强与有关部门合作,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自 起,依托江西电大继教院职业技能鉴定站,各专业必须将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关内容纳入教学体系,建立起高职毕业生“双证书”培养制度,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四)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教学骨干、专业负责人制度,以形成专业结构合理、 “双师型”比例高,专兼结合的师资梯队为目标,鼓励教师一专多能,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

10

2020年4月19日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专业建设规划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业生。五、专业设置和结构调整专业设置要适时满足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及时调整专业。专业口径可适当拓宽,同时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可变性与学校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的关系。各系要根据现有专业及条件确定专业的发展,拓宽复合方向,努力形成以龙头专业带动相关专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7b1m44wo69kfa2517te4mn0g1mmp000jq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