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启示、认识类主观题答题技巧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启示、认识类主观题答题技巧

【题型特点】

启示、认识类非选择题的设问一般含有以下引导词语:认识、启示、说明、看法、见解、感想、观点、借鉴、经验教训、态度、对策、建议、主张等。

历史试题的“认识”往往是以“谈谈你的认识”形式表现的,这种“认识”,实际上就是“评价”“看法”,至少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才行。与“启示”有所不同的是,“认识、看法”需要考生表明对该问题的态度,然后再得出规律性、本质性的结论,或者从经验教训中提炼出历史认识和看法,强调的是依托问题谈自己的感悟。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对问题进行总体把握,实际就是对所给材料进行高度概括;对问题做出简要的分析评价;由某一具体问题上升到谈对某一类问题的看法;通过历史问题对相关的现实问题作出预测,提升到理性高度。

“启示”是指从历史中总结出来的可供后人借鉴的认识,要求学生对某一特定历史问题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一般放在主观题的最后部分,用来检测学生的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识水平及历史感悟能力。因而启示类试题的答案常具有总结性、理论性。启示类试题通常是通过“启示”、“借鉴”、“经验教训”、“说明了什么”、 “对策”、“建议”、“态度”、“感想”等求答语引出来。

认识、启示类试题,一般而言与前面几个设问联系紧密,因而,一定要注意这一问答案与前面答案的协调,不能无中生有,泛泛而谈。

【解题思路】

解答此类题目一般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一般分三步解答。

首先,对材料进行系统归纳,找出“题眼”。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材料涉及的历史问题的相关因素分为“益”“害”两方面。

其次,抓关键,切要害。结合设问,对材料涉及的内容进行提炼,并上升到理论高度。 最后,注意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组织答案,要有历史借鉴和现实指导意义。 1.认识类:

一般从事件本身思考,“就事论事”,侧重于是什么(判断表态)、为什么(阐述道理)、怎么样(明确做法)的角度回答。答案可从两方面组织:一是共性特征(从材料或题目的答案内容入手,归纳总结出一些规律性认识);二是“探因寻果”。 2.启示类:

第 1 页 共 17 页

一般从经验、教训两个方面思考,联系现实,侧重于要怎么样、不能怎么样两方面回答。答案一般从三个方面组织:一是理论高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二是现实指向(要密切联系当前时事,对现实有指导意义);三是反面的东西正面说。 3.借鉴、建议、主张、态度、见解类:侧重从怎么样的角度回答。 根据设问提示角度的不同,还可以采取专项分析。

设问方向 政治方面 答题角度 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和政策、政党和革命、政党组织派别和政治格局等方面的内容。一般可从国情、领导阶级及其实施的方针策略、群众文持或拥护的程度等方面思考。 如第一次国共合作:从经验看,国共两党可以合作,也取得一定成果。从教训看,必须掌握领导权和武装。由此得到启示是合作要以斗争求团结…… 经济方面 主要包括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措施、工业化道路等方面的内容。一般可从是否符合国情、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政策的调整等方面思考。 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现状,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注意综合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宏观调控与市场竞争结合…… 思想文化方面 主要包括文化制度(政策)、思想内涵、主流思想与支流思想、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一般从以下三点思考:①如何对待,从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等角度思考。②如何认识,从文化或思想的地位、对国内和国际的影响等方面思考。 ③从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方面思考。 如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在革命或建设实践探索中不断的发展等。 外交方面

主要包据国际组织、双边关系和世界格局等方面的内容。可从国家实力、国家利益、国际地位等方面思考。 第 2 页 共 17 页

注意:

(1)紧扣考查主题或话题,切忌空谈理论,要具有针对性; (2)从历史的角度,客观的、辩证的看待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 (3)从今天认识的角度,强调其现实性意义和借鉴意义。 (4)符合主流价值观、政治正确。

目前为止,高考中认识类的题不多。但是随着唯物史观的强调,需要倍加注意。认识主要涉及历史认识论问题,由此回答主要五个板块: 历史的原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反作用 历史的规律:任何事物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等等 历史的本质:本质上代表XX的利益...... 历史的评价:历史发展辩证看待

历史的启示:宏观立意考虑;微观材料考虑 解题技巧

①解答时一定要结合材料,从材料中提取中心意思,不可脱离主旨。

②材料中心意思是对的,我们要变个说法,就是答案;材料中心意思是错的,我们要正面说就是答案。

③书写时要用专业术语,不能随意发挥。

【答题术语】

(1)如何认识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监察制度与中央集权的关系

官员由中央任免,有利于实现国家大一统,有利于抑制地方割据势力,选官制度的作用 保证中央权威;同时制度化的选官标准,对维护长治久安的社会环境,提供高素质的官员队伍起到重要作用 古代监察制度有利于澄清吏治、打击割据势力,同时有利于纠正皇帝监察制度的作用 过失,防止决策失误和维护政令的畅通 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既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央集权的关系 又保证了中央集权制度的正常运转

第 3 页 共 17 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启示、认识类主观题答题技巧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启示、认识类主观题答题技巧【题型特点】启示、认识类非选择题的设问一般含有以下引导词语:认识、启示、说明、看法、见解、感想、观点、借鉴、经验教训、态度、对策、建议、主张等。历史试题的“认识”往往是以“谈谈你的认识”形式表现的,这种“认识”,实际上就是“评价”“看法”,至少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才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7aiu2v9bf3uh255c6he20sz532aec00c9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