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公共卫生是关系到一国或一个地区人民大众健康的公共事业。公共卫生的具体内容包括对重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如结核、艾滋病、SARS等)的预防、监控和医治;对食品、药品、公共环境卫生的监督管制,以及相关的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等。例如对SARS的控制预防治疗属于典型的公共卫生职能范畴。
公共卫生专业是按照“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从群体的角度探索与人类疾病和健康相关问题(如社会、心理、环境等因素与疾病和健康的关系),预防疾病的发生,控制疾病的发展及促进健康的一门科学。
并且它与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多门学科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各种慢性非传染病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已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另一方面传染性疾病仍然极大地威胁着人类,如艾滋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以及突如其来的非典型性肺炎等。人们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得到社会空前的重视。
一般来说,独立的公共卫生学院有以下分系:流行病学(Epidemiology),生物统计学(Biostatistics),环境和职业公共卫生(Environmental and Occupational Health),营养学(Nutrition),妇女和儿童健康(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社区与健康教育学(Community and Health Education),公共卫
生政策管理(Health Policy and Management)等。关于这些分支的具体名称,每个学校会有一些不同,要根据学校方面具体而定,其中生物统计学﹑流行病学,公共卫生政策管理﹑环境与职业公共卫生学是比较普遍开设的专业分支。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在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卫生事业管理、全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营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能在公共卫生有关的学校、科研单位和公共卫生专业相关的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和其他公共卫生专业工作的高级医学人才。
课程设置包括三个部分:即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以及公共卫生专业基础和专业课。
预防医学(公共卫生)专业实行宽口径、厚基础、后期分流的教育模式,即前一年半为公共基础理论学习、二年为医学基础及公共卫生专业基础理论学习、最后一年半根据社会和人才市场的需要分流各专业方向,例如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卫生事业管理、全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营养等方向。
开设公共卫生的学校目前有79所。
就业前景
研究生或通过双向择业进入工作单位。可择业的机构主要有:各级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卫生行政管理机关、检验检疫局、海关、医疗和妇幼保健院(所)、健康教育所、医学院校以及相关的研究机构。
公共卫生硕士的就业方向是很广泛的,一般都是到一些事业单位去就业。主要到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或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
就业薪资:
就业去向: 1. 医院
公共卫生毕业生可以到一些大型综合医院的预防保健科、病案统计科和信息统计科工作,也可以到医院的科研部门、教育部门等等担当研究员或管理层。从事的具体工作包括医疗项目开发、管理和监督的工作等等。
2 科研机构
到一些与公共卫生相关的科研单位、事业单位工作,例如疾病防治中心CDC、医疗监督所、科研单位等。根据具体专业方向的不同,可从事行业也略有不同。如果是毒理、环境卫生或食品卫生方向,可以去医药、食品安全相关的生物技术公司;如果是学统计与流行病、慢性病、妇幼卫生,则可以到科研单位和医疗单位。
3. 医疗出版社
在相关医疗卫生行业的出版社、杂志社当中,从事医学出版物的编辑工作,起到宣传医疗知识、提高居民健康意思的作用。
4. 公务员
可以担任国家公务员或地方级公务员。具体而言,卫生部、人口计生委和药监局是公共卫生学生可以考虑的三个选择。
5. 医疗保险公司
会统计和人群疾病预防的人才可以在医疗保险公司里面工作。尤其是在做医疗保险的评估核准的时候,有比较大的人才需求量。
主要是进疾控中心(走专业技术职称,到一定职称后,貌似收入比公务员高)卫生监督所(卫生局下辖事业单位,将来可能改成公务员,但额外收入挺少);职业卫生专业的 可能到大企业工作 待遇当然优厚 疾控工作慢慢更受重视;本科只能进县级市,研究生出来挑选余地就大了;地级市应该没有问题 但现在就业压力变大 编制控制更严。
学校排名
以下是公共卫生专业的学校排名情况。
公共卫生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学校名称 南京医科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北京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 复旦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 中山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科大学 浙江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山东大学 四川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评估结果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