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电力机车钳工技师练习题参考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二、电力机车钳工技师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1、运动和动力 2、螺纹代号 3、 梯形 4、轮缘踏面 5、20CrMnMoA 6、36V 7、丙酮 8、润滑轮轨 9、节流孔 10、摇摆 11、轮轨摩擦 12、复原 13、SFK1 14、蛇行 15、JH 16、高簧 17、低簧 18、DK—1 19、焊接性 20、表面热处理 21、过渡配合 22、双边斜齿轮 25、滑动 28、低位斜拉杆 31、Q235A 34、退轴油空 37、斜拉杆低牵引点 40、牵引梁 43、0.15mm 46、高 49、投影面垂直 52、碳素工具钢 55、投影面平行线 58、最大 61、刚玉 64、夹紧 67、外圆柱 70、0.1~0.2mm 73、十字找正 76、定位孔 79.两条棱带 82.火焰调整法 85.V形 88.高压连接器 9 1.全部刮去 94.正研 97.粒度 .204.

23、紧固放松 26、10mm 29、调整螺栓 32、45号钢 35、160mm 38、机械性能 41、载荷 44、载荷 47、黏滞性 50、基本几何体 53、合金 56、轴重 59、轮缘角 62、碳化物 65、圆柱孔 68、钻套 71、平拉杆式 74、支承 77、排屑 80.倒锥 83.减小 86.圆锥复原弹簧 89.小 92.顶部一小部分 95.化学 98.越细 1

24、两侧面 27、加热孔 30、刀痕 33、静变形量 36、轴流式 39、0.15mm

42、独立单元制动器 45、蛇行振动 48、相贯线 51、定形尺寸 54、高速

57、单轴功率 60、固定轴距 63、粒度 66、平面 69、调直

72、孔和面 75、仿划线 78、测量误差 8 1.两主切削刃 84.电磁探伤 87.半悬挂 90.增加研点 93.留着不刮

96.磨料和研磨液 99.越粗

1 00.硬度 1 03.固定铆接 1 06.找正 1 09.误差 1 1 2.Q235A

1 0 1.回弹 102.活动铆接

1 04.铆道 1 05.铆距 1 07.长、宽、高 108.加工余量 11 O.装配 1 1 1.装配精度 1 1 3.非金属 11 4.组元

1 1 6.碳化物 1 1 9.加热条件

11 7.组织结构 1 20.奥氏体 1 23.间隙 126.机械部分

1 1 5.共析组织 1 1 8.奥氏体 1 2 1.保温时间 124.感应加热器 1 22.推挽式 1 25.镟削

127.控制气路系统

1 28.底架

1 30.转矩

1 3 1.单侧

1 33.牵引力

1 34.拉杆 1 36.缓解 1 37.制动

1 39.环火

140.曲线通过

1 42.6.1 2

143.制动倍率 145.20CrMnMoA 146.4

148.气管 149.齿圈 1 5 1.标准公差 1 52.60 1 54.转向 1 55.转矩 1 57.示功图 1 58.径向和轴向 1 60.单向阀 1 6 1.内径 1 63.1 60 mill 1 64.基孔 1 66.径向游隙 1 67.润滑剂 1 69.液压缸 1 70.齿轮 1 72.位置

173.动不平衡

1 75.0.5~1.2 nli/1 1 76.350 oC

1 78.润滑 1 79.缓解 (二)选择题

1.D 2.B 3.B 4.A 5.C 9.C 1 O.B 11.B 1 2.D 1 3.C 1 7.D 1 8.D 1 9.B 20.B 2 1.A 25.A 26.D 27.C 28.D 29.B 33.C 34.C 35.C 36.C 37.D 4 1.A 42.B 43.A 44.A 45.B 49.C 50.B 5 1.B 52.D 53.A 57.C 5 8.B 59.B 60.A 6 1.D 65.C

66.C 67.A 68.B

69.C 73.B 74.B 75.C 76.C 77.C 8 1.D 82.A 83.C 84.A 85.A .205.

2

1 29.3.5

1 32.双侧 1 35.85% 1 38.锌钡白

1 4 1.松缓

144.3 600 kW 1 47.40 oC

1 50.74:1 7 1 53.多线 1 56.升降架 1 59.齿形

1 62.向心圆柱滚子

1 65.基轴 1 68.摩擦 1 7 1.洛氏 1 74.向心推力轴承

1 77.刀倾角

1 80.制动

6.A 7.B 8.B 1 4.C 1 5.D 1 6.B 22.C 23.A 24.C 30.B 3 1.C 32.A

3 8.C 39.A 40.C 46.C 47.D 48.C 54.A 55.D 56.B 62.C 63.C 64.D 70.A 7 1.D 72.D

78.C 79.C 80.D 86.D 87.A

88.B

89.C 90.B 9 1.B 92.A 97.A 1 05.A 11 3.D 1 2 1.D

98.C 99.C 1 06.A 1 07.D 1 1 4.C 11 5.D 1 22.B 1 23.D

93.B 94.C 95.C 96.A

1 00.B 1 0 1.C 1 02.B 1 08.B 1 09.B 11 O.B 11 6.A 11 7.A 11 8.C 1 24.B 1 25.A 1 26.B 1 03.B 1 04.D 11 1.B 1 1 2.D 11 9.C 1 20.C 1 27.B 1 28.B 1 35.D 1 36.B 143.A 144.B 1 5 1.A 1 52.A 1 59.D 1 60.B 1 67.D 1 68.D 1 75.B 1 76.A

1 29.B 1 30.B l 3 1.D 1 32.A 1 33.B 1 34.A 1 37.B 1 38.C 1 39.C 140.B 1 4 1.C 1 42.A 1 45.C 146.C 147.A 148.A 1 53.B 1 54.C 1 55.A 1 56.C 1 6 1.D 1 62.B 1 63.C 1 64.C 1 69.A 1 70.D 1 7 1.C 1 72.B 1 77.D 1 78.C 1 79.B 1 80.C

149.D 1 50.C 1 57.A 1 58.C 1 65.D 1 66.D 1 73.B 1 74.C

【三)判 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 O.√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20.√ 2 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 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 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 1.√ 52.× 53.× 54.√ 55.× 56.× 57.√ 5 8.√ 59.× 60.√ 6 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 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 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 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 00.√ 1 01.√ 1 02.√ 1 03.√ 1 04.√ 1 05.√ 1 06.√ 1 07.√ 1 08.√ 1 09.√ 11 O.√ 11 1.√ 11 2.√ 1 1 3.× 1 14.√ 1 1 5.√ 1 1 6.√ 1 1 7.√ l 1 8.√ 1 1 9.√ 1 20.√ 1 2 1.√ 1 22.√ 1 23.√ 1 24.√ 1 25.√ 1 26.√ 1 27.√ 1 28.√ 1 29.√ 1 30.√ 1 3 1.√ 1 32.√ 1 33.√ 1 34.√ 1 35.√ 1 36.√ 1 37.√ 1 3 8.× 1 39.√ 140.√ 1 41.√ 142.√ 143.× 1 44.√ 145.√ 146.√ 1 47.√ 1 48.√ 149.√ 1 50.√ 1 5 1.× 1 52.√ 1 53.√ 1 54.√ 1 55.√ 1 56.× 1 57.× 1 58.√ 1 59.× 1 60.√ 1 61.√ 1 62.√ 1 63.√ 1 64.× 1 65.√ 1 66.√ 1 67.× 1 68.× 1 69.× 1 70.√ 1 7 1.√ 1 72.× 1 73.× 1 74.√ 1 75.√ 1 76.√ 1 77.× 1 78.× 1 79.√ 1 80.√ (四)简答题

1.答:机车上部重量一支承装置一转向架构架一一系弹簧装置一轴箱一轮对一钢轨。 .206.

3

2.答:轮轨接触点产生的牵引力或制动力→轮对→轴箱→轴箱拉杆→转向架构架→支 承装置→车底架→车钩。

3.答:轮缘→轮对→轴箱→轴箱拉杆→转向架构架→支承装置→车体底架→机车上部。 4.答:中继阀排风阀阀El损坏,排风阀弹簧损坏,使排风阀关闭不严造成的。在制动 后的中立位,除上述原因,还会因均衡风缸漏风造成双阀口中继阀排风口排风不止。 5.答:机车风源系统由空气压缩机组、空气干燥器、压力控制器、总风缸止回阀、逆 流止回阀、高压安全阀、启动电空阀以及总风缸软管连接器、总风折角塞门、排水阀塞门和 连接钢管等组成。

6.答:(1)某端空气制动阀转换柱塞第二道O形圈泄漏; (2)制动电空阀257YV的阀口不严; (3)隔离二级管262 V断路。 7.答:(1)压装压力曲线检验; (2)注油油压检验; (3)电阻检验。

8.答:为了检查轮箍是否发生松缓,把轮箍套装在轮心以后,用黄色油漆在轮箍轮心 结合处,一圆周等分地画上3条径向宽线(叫弛缓线),可以通过观察它有无错位来判断是 否发生松缓现象。

9.答:(1)轮对运行磨耗以后,轮箍定期旋修; (2)旋修或磨耗到限后,更换新的轮径箍。

用以上两种方法消除一台机车的轮径差。

1 O.答:轮对一般由车轴、车轮和传动大齿轮组成,车轮又由轮箍和轮心组装而成。它 们之间都采用过盈配合,用热套装或冷压装或注油压装的方式紧紧地装在一起。

11.答:套装过紧会引起轮箍崩裂,特别是冬季气温低,材质脆性大,更易发生崩裂。 套装过松,又很容易松缓,尤其是在长大下坡道,连续施行空气制动时,轮箍发热更易产生 松缓。

1 2.答:(1)良好的弹簧装置,能使机车运行平稳,振动减小; (2)保护车内各种设备免于振松、振裂、振坏;

(3)有助于减轻乘务人员的疲劳,对行车安全有积极意义;

(4)对线路来说,由于弹簧装置的缓冲作用,也可以减轻机车簧上部分振动对线路的 冲击破坏作用。

1 3.答:普通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

(1)在主平面内,蜗杆的轴向模数和蜗轮的端面模数相等;

(2)蜗杆的轴向压力角和蜗轮的端面压力角相等;

(3)蜗轮分度圆螺旋升角和蜗轮分度圆柱螺旋角相等且螺旋方向一致。

1 4.答:转向架构架主要由左右侧梁,一根或几根横梁(两轴转向架为一根,3轴转向 架为两根)以及前后端梁组焊而成。有的转向架构架没有端梁,称为开口式或H形构架; 有端梁的构架称为封闭式构架。

(1)转向架构架就制造工艺而言,分为铸钢构架和焊接构架。

(2)根据轴箱及其定位装置的结构,构架又分为有导框式和无导框式。

(3)根据构架的结构形式,转向架构架有封闭式和开口式(或H式)构架之分;封闭 .207.

4

式构架又有“日\字形(两轴转向架)和“目’’字形(3轴转向架)构架。

1 5.答:优点: .

(1)延长了旋轮里程,减少了旋轮时的车削量;

(2)在同样的轴重下,接触面积增大,接触应力较小;在同样的接触应力下允许更大 的轴重;

(3)减少了曲线运行时的轮缘磨耗; (4)减少了踏面磨耗。

缺点:

等效斜率较大,对机车运行稳定性不利。对于速度较高的机车,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 保证机车具有足够的运行稳定性。

1 6.答:轴箱定位方式分为有导框定位和无导框定位两大类。无导框轴箱定位在结构形 式上又有多种,目前通常采用的有轴箱拉杆定位和八字形橡胶堆式轴箱定位。

1 7.答:完成连挂列车,传递牵引力、制动力,吸收挂车时和运行中产生的纵向冲击振 动的作用。

1 8.答:(1)具有自动连挂性能。 (2)具有闭锁、开锁、全开三态作用。

19.答:缓冲器的作用是减小列车在运行中由于机车牵引力的变化或起动,制动及调车 挂钩时机车车辆相互碰撞而引起的冲击和振动; ,

从而减少机车、车辆结构的破损,货物的损伤,提高列车运行的平稳性。 20.答:(1)行程:缓冲器受力下产生的最大变形量。 (2)最大作用力:缓冲器变形量达到行程时的作用外力。

(3)容量:压缩缓冲器时,作用力在其行程上所做的功。

(4)能量吸收率:缓冲器在压缩过程中,有一部分冲击能量被阻尼所消耗,其消耗部 分能量与容量(即总能量)之比,称为能量吸收率。

2 1.答:机车牵引力、机车制动力、机车阻力,以及来自列车的制动力和运行阻力。 22.答:(1)较大的转向架轴距。 (2)减小转向架的重量及转动惯量。 (3)二系较小的横向刚度。 (4)小斜度的锥形踏面。 (5)抗蛇行减振器。

23.答:(1)润滑油脂不足或过多; (2)油脂变质;

(3)轴箱内有其他杂质,油脂太脏; (4)轴箱组装间隙太小;

(5)轴头与轴挡圈的接触面不平。 ’

24.答:电力机车机械部分主要有车体、转向架、车体支承装置和牵引缓冲装置四大部 分组成。

25.答:结构速度为160 km/h的机车轴重限制为22~23 t; 1 60~200 km/h的机车轴重限制为19~21 t; 200~250 km/h的机车轴重限制为16~17 t。 .208.

5

电力机车钳工技师练习题参考答案

二、电力机车钳工技师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运动和动力2、螺纹代号3、梯形4、轮缘踏面5、20CrMnMoA6、36V7、丙酮8、润滑轮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749o0fgn60a6ri16zt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