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林曦《楷书精进》 那些值得放在心里的句子
林曦分享给大家的《楷书精进》小句子集锦内容来自暄桐教室的20次写字课程里那些值得放在心里的句子,这本小句子锦囊,它很小,可置于口袋里随身,精炼也轻松,有关于楷书的学习要点,也有让生活好甜的心法,可以按顺序阅读,也适合随翻随看,温故可以知新,学而时习很快乐。值得注意的是,你不是暄桐的学生也能看哦~~
这本小句子锦囊的内容摘录暄桐教室线上课程《从书法之美到生活之美——林曦老师的零基础书法课》中「楷书精进」的课堂内容。主讲老师林曦说:
“那一程中,写过的帖、读过的书,聊过的天,还记得吗?
一起写字,也一起读书、作文、笔记、演讲、背诵。读过《菜根谭》,读过屠隆先生为《遵生八笺》所作的序,越过语言形式的障碍,发现多少老话良言,都可以助力当下的生活。
学习这件事,没有终局,时常温故,可以知新。所以我们将课堂上的部分内容,摘选成精练的小段落,从写字要点到生活心法,收进这本小句子书中,继续同你分享。”
林曦老师谈到楷书由隶书演变而来,是后世最为通用的一种字体,楷有“模范”的意思,辞海中说,它“可作楷模”。楷书的书写紧扣汉字的规矩法度,从操作层面上来讲,它的学习是一种精细的功夫,对于我们而言,也是继篆隶对于线条的习练之后,学习如何把一个字写好,令结构与点画都平衡、合宜的基础。“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辙放言,无是道也”,苏东坡曾这样说楷书的重要性。意思是,还未能做到平正,打好基础,便去写带有释放性质的行书和草书,如同还不会好好说话,便高谈阔论,是空穴来风,不值一提。
工整漂亮是楷书的基础,但如果只理解为像印刷体一般,仅是工整,无有性情,实有偏差。张充和先生曾说,写楷书时要记得草书,草书中的牵丝回还虽然没有落在纸上,但牵在了空中,如此才有神气,有照顾。于是我们学习、感受不同书家的作品。于颜真卿处感受的天真雄浑,拉开字的间架、写出肥浸,从欧阳询处学到骨力与精度,在褚遂良的字中,练习让线条有更丰富的流动,也回转身去贴近虞世南的静气,继而体验赵孟頫的典雅。在不同书家的楷书临习中,长进了笔力,也看到了严谨法度下,字迹中所蕴含着各自的风格性情。
石涛《画语录》的核心,是“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如何找到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画得“自由”。第二章“了法章”的第一句,是“规矩者,方圆之极则也,天地者,规矩之运行也”。从“运腕章”到“皴法章”,它花了许多篇幅来讲述如何抵达这种自由的抒发。究其不过练习、师法、磨练技术,在基于“法度”和“规则”的层面里进步,积累之后,来长
自己的小苗,而当功夫长进,性情也便更能被充分地挥洒和呈现,除此无他——火候到了,稳定而流畅,顺势之时,就充沛又放松了。
从字到画,到生活,许多事都一样,从规规矩矩到潇潇洒洒,与学字同理,这也是林曦认为我们学楷书,在写得一手好字外,更值得去感受的。
▼
暄桐教室的林曦老师线上课程《从书法之美到生活之美——林曦老师的零基础书法课》中「楷书精进」的一些摘录,也是小句子书《楷书精进》的值得推敲的语句,分享给大家!
真诚 | 祝允明说“为文作字,初无意于必佳乃佳,凡事皆然,不但文字也”,一开始写东西时候,不要抱着我一定要把它写好、一定要比谁写得好的心,那样往往不得法。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得失上,先不管文字的好坏,先管真不真诚。
竹叶上的雪 |《学箭悟禅录》中“竹叶上的雪”这个比喻我非常喜欢,当压力的张力到最大的时候,它会自然产生质变。
一笔有力 | 古人形容颜真卿的《自书告身帖》:“如北人用马,南人用舟,虽一笔之内,时富三转。” 是说他的笔法里面有很多细节,像北方的游牧民族骑马、南方人用船一样,是在高度熟练里的一个个下意识的动作,“一笔之内时富三转”,这种很微妙的调整,要去理解,练习,并且表达出来。
笨功夫 | 有话言,机灵人难成长久事。因为表面聪明的人永远想要找捷径,而肯下笨功夫的聪明人更容易得到提升和成长。
A4纸 | 先试着把一本书的内容放在一张A4纸上。
整篇的文字占用脑子的空间很大,如果在脑子里是以图像的形式存在,它占的空间就很小,也容易回忆起来。从做学问的角度来说,让自己看到这本书的全貌,有一个完整、系统、层次清晰的更大的视角,也会比较少偏见,比较宽容。
说话 | 行为和语言,是一体的。所以不只要在语言上下功夫,一定要在诚意正心上下功夫。诚意正心是什么,就是始终要把听的人装在心里。
扭 | 当不能理解,或不能站在和褚大人一样的春风得意的状态中时,其实写褚字会别扭,因为这些笔画的起伏没有实际的功能,更多是一种抒情的表达。如果真的可以放下自我,不去抱怨,忍着别扭,高兴地扭起来,是临习的一种有效方法。
留白 | 虞世南习惯性地会把字间空间写大,他会把大部分的位置留出来,所谓君子气象,也是来自于他这样谦让的感觉,来自他的留白与别人的风格不太一样,别人可能会先占上那 60%,他则会先把那 60% 空出来。
不做这俩 | 生活中有两类人,一个是录音机,一个是手电筒。录音机就是定时向你播放他知道的某些观点和信息,手电筒就是光照别人,不照自己,学来这些知识都是用来挑剔和评价别人的。
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自己能够活得更通达自在,能够知行合一,就像读完书之后一定要投入到实践当中去,而不是累积优越感,这样书读得才有意义,也才不止于一种仅仅是阅读的快乐。
闲 | “闲”不是无事可做,“闲”是一种状态,在“忙”当中始终有一个自己舒服的节奏,像写字一样,既写得很流利,单看每个字的时候,笔笔又都是扎实的,这个就是忙里偷闲、闹中能取静,就是中国人认为安身立命的功夫。
三问 | 我更柔和,更少地对抗与消耗了吗? 我更精进、突破内在的限制了吗? 我更快乐更自在了吗?
愿你把林曦老师讲到值得放在心里的句子高兴地放进你的包包里。继续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