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沂蒙山小调》
教材分析:
《沂蒙山小调》是一首具有浓郁“北方官话”特点的,初起流传于山东沂蒙地区的小调,内容以歌颂沂水、蒙山的自然风光和幸福生活为主。阮若珊词,李林曲。歌曲采用了汉族小调民歌中常见的“起、承、转、合”四句体的结构,其中前三句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所特有的“鱼咬尾”创作手法,歌曲优美抒情,纯朴清秀,音调丰富,旋律舒展,富于歌唱性。 教学目标:
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了解小调的音乐特点;
二、 了解“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及一段体的“起、承、转、合”结构特
点。
三、 通过学唱欣赏《沂蒙山小调》,能够用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格演
唱歌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方言、衬词在民歌中的作用,体验感受小调的音乐魅力。
难点:学唱《沂蒙山小调》,唱好一字多音(甩腔)及具有地方特色的个别的字音。
教具准备:多媒体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导入:直接导入或由教师范唱导入。可借助PPT播放沂蒙山自然风
光,视听结合熟悉作品。
(设计目的:视听结合导入新课,建议教师开门见山或者声情并茂的示范提高学习兴趣。) 二、新课教授
1、聆听歌曲、创设问题。
(设计目的:让学生初步感知音乐,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能力)
思考感受:1、这首歌曲的速度、情绪怎样?歌曲描绘了沂蒙山哪些景物?(速度中速 情绪抒情优美 歌颂性强)
歌曲描绘了绿水青山、高粱豆花的自然风景和万担谷子、牛羊成群的丰收景象。
2、再次聆听,感受歌曲
观察思考:①、找出歌词中带有方言的字或词。
② 整首歌曲的节拍有没有发生变化?是怎样变化的?
(“低儿”、“子儿”,儿化音及发音较有特色的 山、水、堆 都具有山东方言的特色)
师总结:歌曲前三个乐句节拍运用了四三拍子,旋律优美舒展,富有歌唱性。而第四乐句第一小节节拍变为四四拍,然后又回到三拍子。变拍子使这首歌曲情绪更加富有变化,层次性增强。 3、复听歌曲 分析旋律。
观察曲谱聆听歌曲: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 每个乐句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提示:着重观察前一乐句的结束音和后一乐句的开始音,简介鱼咬尾的音乐创作手法) 4、学唱歌曲:
教师强调唱歌姿势:教师要求学生正确的坐姿,演唱的口型、咬字吐字等。 ①学生跟琴唱一唱曲谱
设计目的:学生在视唱过程中,再次体验“鱼咬尾”的旋律创作手法。进一步熟悉歌曲。
②学生跟琴加入歌词演唱:
注意:速度适当放慢。每个乐句句尾的拖腔要唱足时值。 ③解决难点:
第二乐句句尾的一字多音
(唱词:好、看、香 建议学生用手势画旋律线跟琴练习)
第三乐句的附点节奏。对应衬词“那个”附件节奏容易被学生唱错。可根据学情灵活掌握。如学生掌握的好可忽略此条。 ④学生跟琴完整演唱歌曲。 5、处理歌曲:
① 为了更好地表现意境可尝试在第一小节2 5 32 和第三小节2 5 2
的“‘5’”前面加入下滑音,增添欢乐喜悦的情绪。教师示范 学生模仿演唱。
② 第三乐句 第一小节1 3 2. 3 第二拍3音前面加上倚音“‘5’”表现
山东人民粗犷豪放、洒脱开朗的性格。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演唱。 ③ 甩腔的演唱 53 21|2 - - 教师示范 学生感受甩腔要唱出悠扬高远的
韵味。学生模仿演唱。
④ 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唱出山东民歌的韵味。
三、实践探索二:试用语言接龙、音乐接龙的方法体会“‘鱼咬尾’”的创作手法。
继续巩固“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并让学生模仿做词语接龙,感受“鱼咬尾”的特点。“鱼咬尾”在中国很多的传统艺术里都有出现,古诗、建筑、图案、雕刻等。 拓展:
再听彭丽媛版《沂蒙山小调》与用方言演唱的进行比较,感受一下不同,并说一说喜欢哪一种。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民间音乐种类和体裁也丰富多样。民间音乐是我国悠久历史传承下来的瑰宝,具有很高的人文及艺术价值。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尚有很多的民间音乐没有被发现,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一些优秀的民间艺术正在消失。如果同学们有兴趣的话,可以留心一下身边,发现和继承家乡的民间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