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1.2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 强化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强化导向的理论,早期包括巴甫洛夫(链接到网页)的条件反射原理,华生(J. B. Watson) (链接到网页)的行为主义,桑代克(E.Thorndike)(链接到网页心理学家简介,文件存于网页文件夹中)的刺激—反应理论,斯金纳(B.skinner) (链接到网页)的操作性行为主义,多拉德和米勒(链接到网页)(J.Dollard&N.E.Miller)的模仿论。随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和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的出现,强化理论对人的社会心理现象的解释范围和深度扩大了,因而受到更多重视。

(一)强化理论溯源

该理论强调,早期的学习决定了行为方式;在任何情境下,每个人都会学到某种行为;多次的学习会形成习惯;当类似或相同情境再次出现时,人会采取惯用的方式做出反应。

(二)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

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与学习产生的机制有关,其中核心概念有三个,即联结(association)、强化(reinforcement)和模仿(imitation)。

1. 联结

联结是两种刺激在大脑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用联结也能解释人的社会心理现象和行为。例如,“谈虎色变”。

2. 强化

这是强化理论最核心的概念,其含义是,人们之所以学会某种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能产生令人愉快的后果,或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人们之所以避免某种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会给人带来不愉快的后果。

与强化密切关联的概念还有刺激与反应(stimulus and response)、驱力(drive)、泛化(generalization)、分化(discrimination)、消退(extinction)等。

3. 模仿

模仿就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社会心理现象。通过延伸刺激—

反应关系与强化的概念来理解模仿的心理机制。

评价:强化理论假定,行为主要通过个人过去的学习经验获得,倾向于将行为原因归于外在环境,忽视个人对环境的主观感受。注重解释外表行为,而忽视解释主观心理状态。

(三)社会学习理论

班社拉(A.Bandura,1977)的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又称为观察学习理论),个人自身的因素与行为和环境要素是交互作用的关系,而行为则受个人和环境两方向因素的影响。同时,行为不是终极的输出端,而是对行为者和环境发生作用的一个要素。

按照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社会行为的背后有着注意、保持、复制、动机等几个方面的社会学习的过程。

1. 注意过程(attentional processes)

观察者比较容易观察与自身相似或者被认为优秀、热门和有力的榜样。自我概念低、有依赖性、焦虑的观察者,更容易产生模仿行为。

2. 保持过程(retention processes)

即记住从榜样情境中了解的行为,对观察到的行为在记忆中以符号(表象和语言)形式表征,储存感觉表象,使用言语编码记住这些信息。

3. 复制过程(reproduction processes)

复制从榜样情境中观察到的行为涉及将符号表征转换成适当的行为。个人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会影响复制过程。

4. 动机过程(motivational processes)

动机过程是指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鼓励。包括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外部强化(external reinforcement):指外部因素对个人行为所进行的一种直接强化,如物质奖励、口头表扬等。

替代强化(vicarious reinforcement):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杀一儆百”、“杀鸡骇猴”就是制造替代强化。

自我强化(self-reinforcement):指个人针对自身行为是否符合符合标准而进行的奖惩。

评价: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被看成近年来最近步、最受注意的—种心理学理论,代表着近代心理学发展的一大主流。但是它也被批评为借用认知概念,但没有揭示导致认知活动结果的过程与条件,并且其交互决定论带有二元论色彩。

(四)社会交换理论

霍曼斯 (G.Homans,1958,1974)采用强化心理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把人际相互作用比作经济交易,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他认为交往本质上是“收益”与“代价”的“社会交换”,个体得到奖赏越多,就越愉快,并倾向于增加有关行为或活动;当前活动与过去得到奖赏的活动越相似,人就越易于由于收益期待而发生这种活动。

某种活动收益越大,人就越多做出这种活动;但如果一种活动得到的奖赏越多,往后的同样奖赏引起相同行为的单位价值就越小(如奖金发得过多,再发同样的奖金的激励价值就变小);而一种活动若不能得到预期的奖赏,就会引起愤怒,此时侵犯对人就有了奖赏的意义。

评价:以强化原理为基础的社会交换理论虽然可以解释许多关于人的相互作用现象,引起当代社会心理学家的极大兴趣,但该理论解释力的局限也很明显。比如,该理论难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贪得无厌(据该理论观点,收益大大超过代价,人会内心不安;但是贪得无厌的人得到很多,并没有内心不安);也无法解释大公无私者和人类父辈对于后代做出的巨大牺牲(据该理论,收益小于代价或者无收益,相互作用就难以维持;代价大大超过收益,就产生气愤。但是,大公无私者和为人父母者,不但保持了与他人、与子女的相互作用,而且在代价高出收益的情况下,并没有产生气愤)。

二、 认知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一)认知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基本取向

认知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基本取向是,用人的认知过程解释人的社会行为,把社会现象置于心理意识现象中考察,强调人的内部心理积极性和主动性。

人解释社会事物的过程,被心理学家称为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该理论的观点认为,人的行为取决于人对社会情境的知觉和加工过程。

(二)认知失调理论 1. 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假设

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又称认知不协调理论,最初是由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于1957年阐明和完成的。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各认知因素之间出理“非配合性”关系时,认知主体就会产生认知失调。这种失调会产生心理压力,促使个人改变有关观念或行为,以减少或避免这种失调。观念与行为的改变的本质是态度的改变。

2. 认知失调的条件

当两个认知之间的关系相对应时,二者为协调关系;反之则为失调关系。 (1)逻辑的违背。例如,水在0℃结冰与冰到30℃仍不融化,这两个观念是失调的。

(2)文化价值的冲突。一种行为在一种文化中被接受,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被摒弃。

(3)观念层次的冲突。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观念层次评价,会得出矛盾的结论,也会引起失调。

(4)新旧经验的矛盾。消失的行为与旧有经验不一致时,对行为的认知也会出现失调。例如,一个人过去反对抽烟,现在与朋友聚会又不反对抽烟,甚至同朋友一起抽烟,就会产生失调。

3. 认知失调的程度

认知失调的程度,取决于两个方面:

第一,失调的程度与某一认知元素对个人生活的重要性成正比。涉及的认知后果越不重要,失调的程度越低;涉及的认知因素越重要,失调程度就越高。

第二,失调的程度取决于个人所具有的失调认知的数目与协调认知数目的相对比例。

4. 减少和消除认知失调的途径

认知主体的失调作为一种机体紧张状态一经产生,人的避免焦虑、肯定自我的倾向就会推动人减少或避免失调。减少或消除失调的途径主要有:

(1)改变行为,使个体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 (2)改变态度,使个体的态度符合其行为。

(3)引进新的认知因素,消除原有认知因素间的失调关系。 (三)社会同一性理论

社会同一性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又称为社会认同理论,由英国社会心现学家塔吉菲尔等提出,是群际行为研究领域影响最大的理论。按照塔吉菲尔等的解释,社会同一性是个体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它来源于个体对自己作为某个或某些社会群体成员身份的认识,以及附加在这种或员身份之上的价值和情感方面的意义。在某些情境中,个体会依据自己的群体成员身份行动,其所属群体对他们具有重要意义。把人们进行社会分类,既给环境安排了秩序,也界定了个人在社会上的位置。

评价:社会同一性理论首次将社会比较区分为人际社会比较和群际社会比较两种不同过程,并且明确将同一性区分为个人同一性和社会同一性两种自我知觉水平。这一理论还包含了不同于个体自尊的“集体自尊”这一全新概念,并且表现出与美国主流认知社会心理学的不同,被看作是近几十年来欧洲本土化心理学员重要的成果之一。

(四)自我类化理论 1. 类化的概念

所谓类化(categorization),就是当我们知觉事物时,往往先根据一些简单的原则,将事物进行归类。人们在类化时,往往根据他人或事物与原型的相似性来进行,即把被

1.2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一、强化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强化导向的理论,早期包括巴甫洛夫(链接到网页)的条件反射原理,华生(J.B.Watson)(链接到网页)的行为主义,桑代克(E.Thorndike)(链接到网页心理学家简介,文件存于网页文件夹中)的刺激—反应理论,斯金纳(B.skinner)(链接到网页)的操作性行为主义,多拉德和米勒(链接到网页)(J.Dollar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6g5j6djai8qp2012imx4yj364q360011nx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