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小学科学_白天与黑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白天与黑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地球不停的自转,自转一周为一天,约24小时。知道昼夜更替是地球自转造成的,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认识。 2、能力目标:能用简单工具进行模拟实验,并表述探究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与人合作,体会人类认识科学历史的艰辛 ,养成尊重事实,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昼夜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难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相关课件,视频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现在开始我们的课!

现在是上午八点,我们坐在教室上课。猜想一下美国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睡觉)

为什么会在睡觉呢? (黑夜)

同样住在地球上,我们是白天,而他们却是黑夜,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

(板书14 白天与黑夜)

我们知道地球对着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而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白天-昼,黑夜-夜 白天和黑夜是怎么出现的? (循环出现)

像这样昼夜循环变化出现的过程 就叫昼夜交替(板书) 你知道一个昼夜需要多长时间吗? 24小时

看课题和了解了昼夜交替现象,你们有什么问题? 生答:

我想知道白天和黑夜是怎样形成的。 我想知道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 我想知道白天是怎样慢慢变成黑夜的。 我还想知道昼夜的时间有什么不同。 ......(你的问题有非常有研究价值)

你们真是爱动脑的好孩子,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们今天就来一起探究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 二、了解地心说、日心说和地球的自转 (一)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师:同学们,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来,西方落下去,第二天,太阳又从东方升起了西方落下去,我们站在地球上不动,是不是地球不动,太阳在绕着地球转? 不是

眼见不一定是事实的真相,其实早在古代人们也有这样错误的想法,并且被人们信封了一千多年,这就是————————地心说 出示图片 播放动画视频

老师:随着科学在发展, 我们知道太阳运行的速度是每秒250千米,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1.5亿千米。太阳围绕地球一圈要花1046.6小时,约需要43天。太阳绕地球一圈 才出现一次昼夜现象,你们认为可能吗? 不可能,

所以地心说是不正确的,早在在16世纪,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就发现地心说的错误,并提出了日心说,出示日心说图片,播放视频。 哥白尼的日心说把地心说的一些错误纠正过来,为建立完善的宇宙体系奠定了基础。

日心说打破了长期处于统治地位的地心说,提出遭到了古罗马教皇的极力反对,有的科学家被活活的烧死,可是即便如此,他们仍然不畏权威,坚持真理,真理是封锁不住的,日心说后来得到了许多科学家的继承和发展。

从日心说中,我们知道了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绕着太阳转的同时,也在自转,你认为是哪种转动方式引起昼夜交替? (二)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

师: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分开来看,先看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播放动画)

我们都知道地球绕太阳一圈,需要多长时间?

(一年)

一年才产生一个白天与黑夜符合实际吗? (不符合)

所以这种转动方法也不正确 (三)地球的自传

现在只剩下一种可能,地球的自转。 我们先了解一下地球的自转

同学们看一下地球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你们的左边是西,右边是东。自西向东转,也可以自东向西转。

那么地球到底是自西向东转呢?还是自东向西转呢?科学来源于生活这就要大家到生活中去找答案了。

教师:现在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地球仪和一个手电筒,地球仪代表?手电筒代表?每个小组还有一个红绿标志,

我们知道太阳每天是从哪个方向出现的,那地球怎么样的转动让我国的东方最先看到太阳?

我们以我们国家为例,用红色代表居住在我国东方的小朋友,蓝色的代表住在我国西方的小朋友。

教师:看如何让东方的小朋友最先看到太阳。请同学们分别用两种转法来实验。做一做,看一看。地球到底是自西向东转呢还是自东向西转呢? 生:自西向东

师:是的,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请看大屏幕

地球的自转

你认为地球的这种运动有可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吗?(可能) 师:这样看来,是地球自转引起了昼夜交替变化。 怎样才能验证我们的假说是正确的呢? 模拟实验

是的!模拟实验是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经常用到的实验方法 三、设计实验,模拟验证

那你能利用我们的模拟仪器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揭示昼夜交替的原因吗?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师:在做模拟实验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生:注意安全

师:出示温馨提示(注意的事项)

(1) 调节手电筒跟地球仪的距离,差不多正好能照亮个地球仪。 (2)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3)红色标记为观察点,慢慢的转动地球仪,仔细观察昼夜交替现象。

四、对比辨析,总结提升

1.小组汇报交流。(结和实际现象解释) 你的语言表达非常严谨。

你们组在实验操作中分工明确,动手能力非常强。 你们组观察非常仔细,具有小科学家的天赋。 你的表达能力非常强,能详细的表述实验过程。

46fc80p8hf3j4le87moy0088t3x4ji00jjy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