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非理性视角下共享单车恶性竞争问题探究
作者:和丽芬 段君仪
来源:《北方经贸》2024年第07期
摘要:共享单车作为一种新兴产业,践行了“共享发展”的新理念,成为近些年资本市场追逐的热点。然而在资本的助推下,共享单车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行为,导致企业丧失健康现金流量、侵害消费者利益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基于资本非理性视角,以摩拜单车为研究对象,从竞争对手步步紧逼、互联网行业恶劣竞争环境、大资本的明争暗斗和企业内部缺乏创新能力四个方向对摩拜加入共享大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资本;非理性;共享单车;恶性竞争 中图分类号:F57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24)07-0124-02
2017年以来以摩拜、ofo为首的共享单车企业凭借着短期内高频率、高金额的融资行为进入大家的视野,随后开启的共享单车大战更是成为近年来互联网行业最热门的话题。在这场竞争中,资本导向型的ofo率先开战,进行各种免费骑行、免押金等活动吸引客户。而作为产品导向型的摩拜却没有坚持以往的产品质量取胜的战略,在推出低价版本的“轻骑版”单车后,也加入到了这场补贴价格战争,这背后的原因难以离开各种资本的助推。因此本文将从资本非理性角度,深入剖析摩拜参与此次共享单车大战的原因,并探讨此次资本助推下的共享单车大战给与初创企业、投资者以及政府的启示。 一、共享单车恶性竞争问题的研究
近年来对于共享单车的研究数量众多,主要集中于共享单车社会公益性拓展、共享单车发展问题防治、共享单车盈利模式分析三大方向。对于2017年实践中产生的共享单车恶性竞争问题,相关研究还很不充分。谭袁(2017)认为,共享单车大战的实质为共享单车运营商之间的“底线竞争”问题,而问题的解决需要依靠运营商制定自律性规范并严格予以执行。对于形成恶性竞争局面的成因,王彦(2017)则运用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模型对企业之间进行补贴竞争原因进行了分析。杜传忠(2017)进一步分析了互联网企业补贴竞争的合理性,提出互联网企业进行用户补贴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过度“补贴”的目的是为了寻求垄断。
以上分析可知,对于共享单车的研究虽然文献较多,但对于共享单车恶性竞争问题的研究还比较欠缺。已有文献主要聚焦企业竞争角度,也有学者认同资本对共享大战的影响,但鲜
少从资本非理性角度分析共享单车大战的深层次诱因及结果。资本的非理性是助长共享单车恶性竞争的根本性经济支撑,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究。 二、共享单车大战过程及结果 (一)摩拜、ofo竞争格局形成过程 1.短时间内高频次、高金额的融资行为
摩拜与ofo在几乎相同的时间内开始多次、高金额的融资。摩拜在2016年8月至10月间,融资4次,金额超2亿美金,其中不乏红杉资本、高瓴资本、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等一线资本注入。与此同时,ofo在2016年8月至10月间,同样分四次融入总金额约2亿美金资本,投资方包括滴滴、天使投资人王刚等。 2.资本助推下,运营战略出现趋同
摩拜与ofo在发展初期采用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运营战略,但在资本助推下,二者运营模式出现趋同。ofo是一家资本驱动的公司,采购低价低质的传统单车大规模铺量占据市场,但却因易坏损、高维修成本、无gps定位导致大量单车难以找回等问题遭到诟病。而摩拜依靠产品驱动市场,坚持自主研发、生产高科技含量的智能单车,但因成本过高导致了铺放规模有限和投资回收期过长。随着竞争的开始,二者都在资本助推下补齐各自的模式,彼此靠攏。 3.价格大战
在资本的支撑下,双方开始了价格大战。为了争夺用户、抢占市场份额,摩拜与ofo先后进行了“免费骑行”“充值优惠”“免押金”“红包车补贴”等价格大战。 4.腾讯阿里之争
双方的斗争不仅表现在融资、运营战略、骑行价格上,还表现在阿里与腾讯在共享单车领域的明争暗斗。腾讯多次对摩拜进行战略投资,并通过滴滴出行对ofo的投资,间接持股ofo。阿里则是通过蚂蚁金服,与ofo多次开展战略合作。摩拜与ofo之间的斗争,渐渐变成了腾讯与阿里之间的角力。
(二)摩拜ofo恶性竞争最终结果 1.企业丧失健康现金流,盈利能力成谜
恶性的低价竞争导致双方企业丧失健康现金流。根据摩拜单车战略合作方上海市宝山区政府发布的公告可知,在摩拜单车投放量为5100辆时,日均骑行次数已超3.1万次,假设摩
拜在上海的单车投放量达到10万辆,那么摩拜单车只在上海一地一年就能获得超2亿元的营业收入。然而,随着价格战的开始,摩拜单车依靠单车使用费收入来弥补成本、创造收益已经成为泡影。
2.行业陷入低价低质无序竞争、消费者利益难以保障
由于共享单车行业进入门槛低,加上行业内对市场占有率的盲目追求,这样的无序竞争将导致整个行业衰落。在摩拜和ofo进入战场后,小鸣、小蓝、永安行、酷骑等20余家运营商也参与了这次大战,但最终只剩下包括摩拜、ofo在内的3、4家企业能够维持基本运营。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短期内,某些消费者会因为运营商之间的这种底线竞争“受益”,但长期来看消费者利益将难以保证。客户会因企业在竞争中破产而权益受损,诸如小蓝车倒闭后的退押金难等问题会不断涌现。 3.社会资源严重浪费
这场橙黄大战导致的社会资源的浪费,不仅体现在远大于需求的单车投放,还体现在无数资本的付之东流。以北京市为例,截至到2017年9月,共享单车总计投放235万辆,远远超过实际需求,政府只得紧急出台政策暂停单车投放,共享单车企业已经成为了城市垃圾制造商。从资本角度来看,仅在2016年,共享经济的融资规模就达到了1710 亿元。随着无数企业的倒下,这些投入的资本也覆水东流。
三、资本非理性视角下摩拜参与共享大战原因分析 (一)竞争对手的步步紧逼
在非理性的资本支持下,ofo率先执行低价战略,摩拜难以在竞争对手步步紧逼下独善其身。根据资料可以看出,ofo的运营战略是依靠大资本速战速决成为行业垄断者。ofo投资人朱啸虎也曾在共享大战开始时多次强调ofo会在3个月内结束战斗。当竞争对手不断采取免费骑行、补贴、免押金等竞争手段吸引客户时,摩拜也很难坚持质量取胜的战略。 (二)互联网企业恶劣的行业竞争环境:烧钱换取垄断地位
为什么共享单车市场会出现这种对于市场份额的盲目追求?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当前互联网行业恶劣的竞争环境及竞争模式:只要有强大的资本支撑,“补贴”和“并购”比产品创新更快速、更有效。在不断的烧钱过程中,那些缺少资本支撑的企业将会接连退出,最后,资本家们开始行动,以行业内的并购重组结束这场补贴战争。正是由于这种恶劣的竞争环境及竞争模式导致了共享单车价格大战。
(三)大资本的明争暗斗:腾讯和阿里的军备竞赛背后助推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