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配套K122019届高考热点题型(二)探究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方式及速率的测定学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情况下进行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

A.叶圆片y比叶圆片x重

B.(y-x)g可代表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有机物的净增加量

C.在下午4时至晚上10时这段时间内,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的量可表示为(y-z)g D.假设全天温度保持不变,则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一个叶圆片制造的有机物为(y-x)g 答案 D

解析 y经过了光合作用,比在饥饿处理下的叶片多积累了一些有机物,因此y比x重,A项正确;(y-x)g可代表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有机物的净增加量,B项正确;下午4时到晚上10时整个装置都在黑暗中,植物叶片只进行细胞呼吸,(y-z)g表示这6个小时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量,C项正确;(y-x)g可代表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光合作用中有机物的净增加量,(y-z)g表示这6个小时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量,所以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一个叶圆片制造的有机物=6个小时细胞内有机物的净增加量+6个小时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量=(y-x)+(y-z)=2y-x-z,D项错误。

10.(2017·安徽月考)如图所示的玻璃容器中,甲中注入蒸馏水并投入少量的新鲜绿叶碎片,乙中注入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并投入少量的新鲜绿叶碎片,密闭后,设法减少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会看到叶片沉入水中。然后甲黑暗处理,乙用相当强度光照射容器,两装置叶片都重新浮出液面,下列关于叶片重新浮出液面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叶片吸水膨胀,密度减小 B.叶片消耗养料重量减轻

C.乙装置叶片上浮是NaHCO3溶液因放出CO2而密度增大

D.甲装置叶片上浮是因为CO2充满叶肉细胞间隙,乙装置是因为O2充满叶肉细胞间隙 答案 D

解析 叶片浮出水面的原因是叶片进行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浮在叶面上,A项错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会使养料重量增加,B项错误;NaHCO3溶液的作用是保持容器内二氧化碳的浓度稳定,C项错误;甲装置叶片上浮是因为进行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充满叶肉细胞间隙,乙装置是因为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O2充满叶肉细胞间隙,D项正确。

11.图甲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片沉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转至不同温度的NaHCO3(等浓度)溶液中,给予K12小学初中高中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皿叶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图乙),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在ab段,随着水温的增加,光合速率逐渐减小 B.上浮至液面的时间可反映表观光合速率的相对大小 C.通过图乙分析可以找到真正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 D.因为抽气后不含氧气,实验过程中叶片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答案 B

解析 ab段,随着水温的增加,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需要的时间缩短,说明氧气产生速率加快,光合速率逐渐增大,A项错误;根据题意可知,上浮至液面的时间可反映表观光合速率的相对大小,B项正确;通过图乙分析可以找到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C项错误;虽然抽气后不含氧气,但实验过程中的光照可以引起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故实验过程中叶片能进行有氧呼吸,D项错误。

12.图甲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强度对茉莉花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乙为所测得的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NaHCO3溶液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控制本实验自变量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防止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装置如何设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12小学初中高中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测得,当用40 W灯泡照射时,红色液滴没有发生移动,这是因为此时_________。 (5)图甲所示装置无法测得A点数据,除非将其中的NaHCO3溶液换为____________溶液,且将装置放在____________环境中。

答案 (1)维持密封瓶内CO2量的稳定 (2)用不同瓦数灯泡或改变灯与广口瓶的距离 (3)将装置中的茉莉花换成等量死花,其他设置与装置甲一样 (4)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5)NaOH 黑暗(或遮光)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甲是研究光照强度对茉莉花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装置,甲中NaHCO3溶液的作用是维持密封瓶内CO2量的稳定。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可以用不同功率的电灯泡或相同功率的电灯泡与实验装置之间的距离控制光照强度的变化。该实验通过液滴移动的距离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由于气压变化等物理因素也可以导致液滴移动,因此为了消除物理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可以将装置中的茉莉花换成等量死花,其他设置与装置甲一样,纠正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用40 W灯泡照射时,红色液滴没有发生移动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与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相等,即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光照条件下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细胞呼吸,测得的数值是净光合作用量,为了测得实际光合作用强度,需要将其中的NaHCO3溶液换为NaOH溶液,且将装置放在黑暗条件下测出细胞呼吸强度,用测得的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才是植物实际光合作用强度。

13.如图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植物叶片质量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质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由图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______,总光合速率可表示为________。在13~16 ℃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胞呼吸强度将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将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2)恒定在上述________ ℃温度下,维持10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该植物叶片增重最多,增重了________ mg。

答案 (1)X Y+2X 增强 增强 (2)14 30

解析 (1)呼吸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有机物的减少量来表示,所以是X。净光合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有机物的积累量来表示,而总光合速率还要加上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的量,所以是Y+2X。在13~16 ℃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胞呼吸强度很明显在逐渐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在逐渐增强。(2)单位时间的净光合作用的积累量是Y+X,10小时的积累量是10(Y+X),

K12小学初中高中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再黑暗10小时,只有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量是10X,经过10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剩余的有机物的量是10Y,据题图可知,在14 ℃时增重最多,增加的量是30 mg。

K12小学初中高中

配套K122019届高考热点题型(二)探究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方式及速率的测定学案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情况下进行分析,其中错误的是()A.叶圆片y比叶圆片x重B.(y-x)g可代表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有机物的净增加量C.在下午4时至晚上10时这段时间内,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的量可表示为(y-z)gD.假设全天温度保持不变,则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一个叶圆片制造的有机物为(y-x)g答案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5v7b9sc7s862m61dk4v721et5ixw1005m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