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语文高考模拟古代诗歌赏析阅读练习及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4~15题。

李端公 卢纶

故关衰草遍①,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注)①故关:故乡。②风尘:指社会动乱。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 “离别自堪悲”这一句紧承上句而来,写得平白直露,为全诗奠定了深沉感伤的情感基调。

B. 颔联中,“人归”对应“路出”,“暮雪”对应“寒云”,色调和谐,两句勾勒出一幅严冬送别图。

C. 颈联写诗人送走了友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不禁抚今追昔,回忆往事,为友人的经历感慨。

D. 本诗以一个“悲”字贯串全篇,“衰草”等景物描写把诗人的感情烘托得凄楚悲切。 15.尾联中的“泪”包含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 ______。”

(2)《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3)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述了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 14.C

15.①故乡衰败之悲,诗人借“衰草遍”写出了故乡衰败之悲;②送别友人之悲,直言“自堪悲”,别后“掩泪空相向”,写出了送别友人的悲伤;③感叹身世之悲,幼时丧父,多年客居他乡;在外漂泊;历经磨难;晚逢知己;④社会动乱之悲,“多难”写出了社会的动荡,“风尘何处期”写出因社会动荡,与友人相见无期的悲伤。

16.(1)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3)岂无山歌与村笛 呕哑嘲哳难为听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李白的两首诗,完成12-14题。(12分)

金陵听韩侍御吹笛

韩公吹玉笛,倜傥流英音。风吹绕钟山,万壑皆龙吟。 王子停凤管,师襄掩瑶琴。余韵度江去,天涯安可寻。

观胡人吹笛

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十月吴山晓,梅花落敬亭。 愁闻出塞曲,泪满逐臣缨。却望长安道,空怀恋主情。

注:王子,周灵王太子,喜吹笙作凤鸣声。李白自天宝三年被排挤出京后到处游历,曾来到宣城,与宣城太守、崔侍御等人游乐唱和,写下本诗。梅花,笛曲;敬亭,山名,在今安徽宣城境内。

12.下列对两首诗的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风吹”二句,风吹送优美的笛声环绕钟山,山谷里回响起龙吟般的声音。 B.“余韵”二句,悠扬的笛声渡过长江去了,飘到遥远的天涯,无处可寻。 C.“胡人”二句,“秦声”指下文长安的乐曲,唐朝都城长安旧属于秦地。 D.“十月”二句,秋季肃爽时节,山丘疏朗,梅花纷纷飘落在敬亭山上。 13.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诗的一二句都点明吹笛者及引发诗人感慨的由来。 B.两诗的三四句都明确交待了“吹玉笛”的时间和地点。 C.两诗的五六句都从听者角度凸显了“笛声”的感染力。 D.前诗侧重描写笛声的美妙,后诗侧重于闻笛声而生情。

14.结合诗句,分析比较两首诗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6分) 答: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 《琵琶行》中

“ , ”两句表现了琵琶乐曲终时满船寂静、冷月无声的意境。 《蜀相》中的

“ , ”两句以凝练的语言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与耿耿忠心。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

署, , 。”为了打消晋武帝的猜忌怀疑,李密自述并非想要沽名钓誉。 要想有所成就,都既需自身努力,又要依凭借助外在力量,正如古诗文名句所言:“ , 。” 12.(3分)D 13.(3分)B

14.(6分)答案示例:

(1)“听吹笛”一诗侧重描写笛声的美妙(1分),表达了作者对韩侍御吹笛的欣赏赞美之情(2分)。

(2)“观吹笛”一诗侧重描写作者观看胡人吹笛后的痛苦之情(1分),作者由观胡人吹笛而联想到自己的处境,表现了自己遭流放之后的怨愤之情和对人主的眷恋之情(2分)。 15.(8分)

15.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示例: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评分标准】8分,每空1分。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该句不得分。处,除示例外,填写符合题意的其它诗句亦可。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l4~15题。

三十年前好用工

吴澄①

三十年前好用工,男儿何者为英雄? 世间有事皆当做,天下无坚不可攻。 万里行方由足下,一毫非莫入胸中。 拳拳相勉无他意,三十年前好用工。

(注)①吴澄(1249—1331),字幼清,江西崇仁人,元初学者。弟子甚多,从学者不下数千百人,平时结草庐而居,人称草庐先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诗题源自孔子“三十而立”,诗人刚刚到三十岁,思想开始成熟,已具有独立的见识。 B. 首联即开宗明义,并用设问的句式总起下面的诗句,设问的方式能引起读者的深思。 C. 中间两联提到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如果没有经过长期的培育积累,是绝难办到的。 D. 全诗首尾照应,语言平实,态度真挚,表现出了老师对学生殷勤勖勉的深情。 15.在诗人看来,成为英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观刈麦》中诗人看到农民在酷夏中的劳碌与痛苦后,感叹自己没有功德,“______________”即可以拿着俸禄,因而“______________”,喟叹终日。

(2)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自己德行高尚却遭小人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一诗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A【解析】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此类试题一般从意象的含义、手法及其解说、艺术效果、语言风格、曲解诗意等角度设错,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A项,“诗人刚刚三十岁”文中无据,无中生有。故选A。

15.①对国家、社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②面对困难毫不畏惧。③有踏实认真、耐心探索的精神。④克制自己私心,不以恶小而为之。

【解析】此题考核概括诗歌内容的能力,要求概括成为英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答题时注意根据诗中的重点词句作答,诗句“世间有事皆当做,天下无坚不可攻”是说,作为一个英雄气概的男儿,他必须对国家社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所以说“有事皆当做”,有了这种献身精神,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自然会“无坚不可攻”了。“万里行方由足下,一毫非莫入胸中”说明仅有觉悟和勇气还不够,更需要有踏实认真、耐心探索的精神,稳步向前,决不可好大喜功,急躁冒进,正如行万里路要从脚底下起步一样。“一毫非莫入胸中”是值得深自警惕啊!这一句同样是从前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格言变化来的。此题可根据诗中的“世间有事皆当做”概括第一点;根据“天下无坚不可攻”概括第二点;根据“万里行方由足下,一毫非莫入胸中”概括第三点;根据“拳拳相勉无他意,三十年前好用工”概括最后一点。

诗意概括,诗意概括是诗歌鉴赏常考的内容,有的概括诗歌的情节,有的概括物象的特征,有的概括人物的活动、心理等,答题时注意抓住诗中的重点意象、重要的场面,景物进行分析。

16.曾不事农桑 念此私自愧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解析】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字词:愧、嫉、蛾、谣诼、淫、艰、繁、霜鬓、潦倒、停。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贺新郎·酬辛幼安再用韵见寄

[南宋]陈亮

离乱从头说。爱吾民、金缯不爱,蔓藤累葛。壮气尽消人脆好,冠盖阴山观雪。亏杀

我、一星星发。涕出女吴成倒转,问鲁为齐弱何年月?丘也幸,由之瑟。

语文高考模拟古代诗歌赏析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4~15题。李端公卢纶故关衰草遍①,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注)①故关:故乡。②风尘:指社会动乱。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离别自堪悲”这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5uhw8cm4i0a6ri16ozy38gut0xt46013q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