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摘要】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女性自性成熟期逐渐进入老年期的过度时期内出现的一系列性激素减少所致的症状,如潮热、盗汗、烦躁、心慌、皮肤感觉异常等,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到目前为止,西医治疗主要是依赖激素,虽然疗效肯定,但长期应用仍存在诸多问题,如阴道出血、乳房胀痛已经恐癌的远期忧虑,都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和耐受性。中医药有其独特优势,植物雌激素和中药越来越多的被用于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关键词】中医药;围绝经综合征;研究进展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而出现的一系列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症候群[1]。临床上见烘热盗汗、月经紊乱、精神状态的变化及心血管与生殖泌尿系统病变、骨质疏松等,是困扰围绝经期妇女的主要病症。虽然采用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疗效肯定,但是其阴道出血、乳房胀痛等不良反应及中远期致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副作用不能排除[2]。国际上已对HRT的长期使用提出质疑,植物雌激素和中药越来越多的被用于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1 中医学对更年期综合征的认识
中医学无此病名,历代医家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出现的诸类证候,依其临床表现的侧重不同,将其归属于“绝经前后诸证”[3]、“心悸”、“失眠”、“眩晕”、“头痛”、“脏躁”、“水肿”、“崩漏”、“月经过多”、“郁证” [4] 等。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冲任二脉虚少,天癸渐竭,月经将断而至绝经,生殖能力降低而至消失,这是妇女正常的生理变化,但由于素体差异及生活环境、社会因素等的影响,不能适应这个阶段的生理过渡,使阴阳二气不平衡,脏腑气血不相协调,从而出现一系列的证候。
中医学认为肾、天癸、冲任二脉与妇女的月经和生殖有密切关系,如《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明确指出妇女的生长、发育、衰老与肾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在病因病机方面认为,肾精气亏损为其本,肾虚导致心、肝、脾等多脏器发生病理改变,如:心肾不交、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心脾两虚、肝郁脾虚、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肝郁化火,痰气郁结,痰热上扰等[4]。
2 中医药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优势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的问题,据调查我国妇女寿命均已超过70岁,到2030年,我国50岁以上的妇女可能高达2.8亿。而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病比男性早l0年,大约有70%~90%的更年期妇女会发生月经失调,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10%~30%的妇女症状较严重,因此对绝经后退行性疾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