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高校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
作者:陈欢欢 孙桂芳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7年第16期
【摘要】高校实验室是承担着科研及教学任务的重要基地。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资金的投入逐年增加,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就当前管理体制下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为新形势下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008-02 当前,随着“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及争创“双一流”的建设,各高等院校对各类实验室的资金投入呈逐年增加态势。实验室办学条件和设备都得以大力的的改善,同时对设备管理的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科学合理的配置和管理现有实验设备资源,已然成为新形势下高校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有必要就当前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作进一步的思考。 一、加强部门间沟通和协调
由于社会人才的需要及各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专业的发展向着学科交叉、甚至多学科相互融合的方向发展。对于理工类来讲,如机械专业与自动化专业、机械专业与材料成型专业,环境科学与材料科学专业等这些学科对一些实验设备存在着共同的使用需求。而高校的设备购置工作一般由学院级使用部门根据教学科研需要申请,向学校各审核部门报批。这样致使一些学院级单位仪器设备购置存在着重复购置、且使用率不高的現象[1-2]。因此,首先应着力打破学院壁垒、加强各部门沟通避免重复建设和购置,由实验室建设的“大而全”向“高精尖”转变。同时,集中建设可降低购置成本、实验室使用面积和减少人员配置。其次在此基础上统筹安排教学科研计划,有利于提高设备的人时数和利用率。只有实现统筹规划、合理分配设备资源才能更好的建设出适应现代化教学和科研需要的高水平实验室。 二、推进设备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
实验仪器设备的资产管理传统方法采用纸质卡片式的手工操作,种类冗杂且容易出错,不仅不利于资产的追溯和问责而且相对落后的管理模式极易造成规划发展的滞后与混乱。及时更新管理平台由纸制化向信息化迈进是科学管理的必要途径。基于现代互联网技术建立实验设备管理系统,能够在平台上记录并查询设备型号、数量、用途、购置来源、所有人等信息。对于大型贵重仪器的使用还需逐步实行打卡制信息化录入,可方便地预约仪器的使用顺序、清晰地对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完好状况及使用者进行追查。这样不仅可大大降低资产流失的风险,
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是形成责任到人、问题追溯的有力保障,从根本上杜绝仪器设备有人用无人管的现象。 三、完善设备管理制度
设备管理体制的建立健全是各高校不断摸索和发展的一个过程。设备的管理从购置申请、验资、合同审批、验收、入账、清查、报废、更新的制度根据具体设备价值分类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流程。设备使用过程中预约、操作规程、使用记录和维护维修记录等情况都应有一套明确的执行方案,为仪器设备的健康运行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3]。为保证制度的落实情况应建立一套逐级监督体制,实验教师监督学生严格依据操作规程使用仪器并及时做好使用记录,资产、财务、审计等职能部门认真履行各项管理监督职责,使仪器设备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做到有章可循。
仪器所有部门为保障仪器的正常运转,应建立完善的仪器使用制度,维修保养制度[4],并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我校资源与材料学院针对大型仪器设备的特点,建立了科学,有效的使用机制。对大型仪器设备配备专人管理,专人操作。仪器操作人员,要经过厂家应用工程师的专业培训,合格后方可操作。对于一些可以对学生开放的设备,学院每年都会安排教师对学生进行大型仪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学生使用设备需要提前预约,使用后严格填写仪器使用登记表,包括使用人,使用时间,使用后仪器的完好情况等。同时,仪器负责人时时监测仪器的运转情况,定期对仪器进行保养,对仪器的故障及时维修,并做好仪器维修维护的登记工作,使仪器的状态做到有案可查,为仪器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四、落实设备安全使用规程
落实实验设备的安全使用规程是保护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高校教学科研活动正常开展和校园和谐稳定的头等大事。因用电不当、危险品意识薄弱;设备老化、操作不当、疏忽大意而引发的事故屡见不鲜。这些事故警示着我们一方面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积极排除设备方面的安全隐患,尤其对于特殊仪器设备如: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需要我们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操作规程、规范安全管理。针对特殊设备,我校X射线衍射实验室,严格按照环保局要求,将仪器的安全操作规程上墙、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上墙,事故应急措施及应急预案上墙。同时,为仪器负责人配备个人剂量检测牌,实验防辐射服,实验室配有辐射个人报警仪,射线检测仪。能够做到按季度监测仪器周围的射线强度,并按期给环保局提交年度评估报告。真正把各个环节落到实处,保障了人员及环境安全。 五、结论
新形势条件下,高校的实验室建设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办学条件得以改善的同时我们也应清楚的认识到当前在设备管理工作上存在的落后和不足。只有认真思考积极应对才能提高我国高等院校的办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余祥玲,沈江玮.高校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探究[J].民营科技,2017(8):252. [2]王明泉,彭利军,李莉.提高高校大型仪器使用效益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4):2.
[3]吴青凤,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的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12(2).
[4]韩坚洁,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0(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