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高中2024-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
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唐诗的天空,群星灿烂,诗人们写出了诸多优美的作品。作为读者,本当用心去读,致力于成为理想的读者。但是有人在阅读之余,偏要选出桂冠之作,于是便有了不少纷争。
严羽认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自此,七律桂冠便人言人殊,莫衷一是。明代胡应麟认为《登高》一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唐人绝句,明代李攀龙推王昌龄《出塞(其一)》为压卷之作,王世贞也认为:“若以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间求之,不免此诗第一耳。”当代学者孙绍振则认为王昌龄《出塞(其二)》,“不论从意象的密度和机理上,还是从立意的精致上,都不是前述‘压卷’之作可以望其项背的。”
在这些评价中,第一都是唯一的;然而对于唐诗的评价,也有多元第一的观点。 对于唐代律诗,明代杨慎认为崔颢的《黄鹤楼》和沈佺期的《独不见》难分优劣,认为它们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诗法上。王世贞指出崔颢《黄鹤楼》与沈佺期《独不见》,“要不得为第一也”。他认为杜甫诗歌虽未尽善尽美,但是堪称第一,故隆重推出了《秋兴八首》中的四首。
对于唐人绝句,也有多个第一的主张。明代王世懋对王昌龄《出塞》为压卷之作颇不认同,认为不过是“击节‘秦时明月’四字耳”,指出“必欲压卷,还当于王翰‘葡萄美酒’、王之涣‘黄河远上’二诗求之。”相较于王昌龄《出塞》其一,明代敖英指出“王之涣《凉州词》神骨声调当为伯仲,青莲‘洞庭西望’气概相敌”,所以他认为这三首诗呈鼎足之势,都堪称第一。
胡应麟不认同永恒第一的观点,他提出了分期的冠军之说。他在《诗薮》中指出:“初唐绝,‘葡萄美酒’为冠;盛唐绝,‘渭城朝雨’为冠;中唐绝,‘回雁峰前’为冠;晚唐绝,‘清江一曲’为冠。”
当然,也有人认为不必角逐出桂冠诗作。明代钟惺、谭元春指出:“诗但求其佳,不必问某首第一也。”其实,但凡好诗都可以予人以艺术的享受和启迪,所以我们在接受唐诗时,大可不必在意哪首诗堪称第一,哪首诗可谓压卷,能够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理想的读者便
1
足够了。 (摘编自朱美禄《哪首诗是唐诗压卷之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严羽认为崔颢的《黄鹤楼》应当是唐人七律的桂冠。 B.胡应麟认为杜甫的《登高》是古今七言律诗的桂冠。 C.王世贞赞同王昌龄《出塞(其一)》为唐绝句压卷之作。 D.孙绍振认为《出塞(其二)》比不上《出塞(其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重点阐释了“唯一第一”及“多元第一”这两种关于唐诗桂冠的不同观点。 B.文章在分析关于唐诗桂冠的不同观点时,均使用了律诗和绝句两个方面的例证。 C.文章大量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为读者理解不同观点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D.文章主体部分围绕唐诗桂冠之争展开论述,阐述前人观点之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诗桂冠的论争集中在律诗和绝句,可见这两种体裁是唐代最有代表性的诗体。 B.唐诗压卷之作的纷争中,评价诗歌的标准不一,有意象、立意、声韵、情感等。 C.明代钟惺、谭元春主张读好诗,不必角逐出唐诗的桂冠,作者也认可这一观点。 D.好的诗歌给予我们艺术的享受和启迪,进而帮助我们成为古典诗歌理想的读者。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报告《新技术与21世纪儿童:最新趋势与结果》,总结了新技术的获得与使用的最新趋势 ,以及 21世纪儿童(0~18岁)面临的网络机会与风险。
当前儿童的机会正越来越取决于互联网。新技术为21世纪儿童的生活带来了根本变革,扩大了儿童的学习机会,增加了对儿童的个性化支持,儿童有很多机会去探索、表达并获得自主权。儿童接触数字设备及上网机会日益增加,儿童使用新技术呈现低龄化趋势。儿童的自由时间正日益变成屏幕时间,越来越多的儿童在不能上网的时候感觉很不好,降低了幸福感。
儿童上网时间越长,他们的机会与风险也就越大。儿童获取丰富信息的同时缺乏对信息的批判评价,而且社交媒体日益成为信息来源,儿童有可能囿于相似的信息中,无法进行批判性思考并核查信息源。网络增加了对儿童的个性化支持,但一些攻击性的、色情的、商
2
业化的或其他危险的内容正给儿童带来巨大冲击。社交网络平台日益受欢迎,儿童的网络安全与网络隐私处于极大的危险之中。
报告强调,“数字韧性”(Digital Resilience)是21世纪儿童必须拥有的一项重要技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认为,风险本身不一定不好,儿童需要接触风险以增强“数字韧性”。与成人相比,儿童面对网络风险更加脆弱,然而他们花在网上的时间比成人更多。因此,培养儿童的“数字韧性”,学校和家庭都有重要责任。
(摘编自《OECD报告:21世纪儿童必须具备“数字韧性”》《,上海教育-环球教育时讯》2024年5月)
材料二:
韧性(Resilience),原本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指物体受到外力挤压时回弹。近年来,大陆学者将Resilience译为“韧性或心理韧性”,学者认为,生命体不像物理材料那样被动地接受外力随后恢复,而是具有主动适应及自我调整的本能。从心理学意义上看,韧性不仅意味着个体能在重大创伤或应激之后恢复最初状态,在压力的威胁下能够顽强持久、坚忍不拔,更强调个体在受挫折后的成长和新生。
(摘编自崔文香等《韧性(Resilience)的概念分析》,《护士进修杂志》2008年3月) 材料三:
首先,众多家长对数字化成长的认识不足,导致他们缺乏正面引导的能力。当前家长中确实存在对数字化成长持恐惧心理的现象,他们潜意识可能认为接触数字化产品的时间越短越好,甚至认为数字化产品容易使中学生变坏。而且他们更多是从知识吸收的角度去认识数字化,并不关注孩子在数字化成长中的心路历程。
其次,目前社会给予学生数字化成长的正面引导力量也有限。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在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等数字化技术方面所做的工作不够,网络环境净化、网络行为立法、网络文明建设等诸多方面都缺乏富有成效的行动。另一方面,一些商业机构和个人在利益的驱动下给青少年带来不良影响,诱导青少年成为暴力游戏的玩家和低俗数字文化产品的消费者。
最后,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应该引导学生好好珍惜数字化成长的时代机遇。但学校有关数字化成长的教学内容往往是计算机以及网络应用,注重的是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自我完善不仅仅关系到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更关乎到人的各种素质在人的自我建构中的实现。数字化时代,教育关于知识传播的功能固然被确认,但教育的其他功能并没有充分显示出来,我们还在为非知识领域的教育如何实现而不知所措。
3
(摘编自肖凯《数字化成长中的自我完善及其教育——以中学生为例》,2014年)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社交网络平台的快速发展,给儿童带来了巨大冲击,使儿童置身于危险之中。 B.新技术为儿童带来根本变革的同时,也使儿童因被新技术掌控而降低了幸福感。 C.当前,儿童获得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表达的机会正越来越取决于互联网。 D.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理性认识风险,建议用网络风险来增强儿童的“数字韧性”。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数字韧性”可理解为在数字时代遭遇网络风险时表现出的适应、调整和发展的技能。 B.由于儿童比成人花在网上的时间更多,所以,儿童比成人更需要培养“数字韧性”。 C.儿童作为信息获取者,被相似的信息限制,以致无法进行批判性思考并核查信息源。 D.中学生的数字化成长不是知识与技能的增加,而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素质的完善。 6.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怎样做才能使儿童在数字化时代具有更强的“数字韧性”?(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荆轲塔断想 柴福善
①荆轲塔,在河北易县的荆轲山上,后人为纪念荆轲而建。
②当初,周武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都于蓟,即今北京房山琉璃河,世称燕上都。后迁都易水之滨,为燕下都,都城长达十几里,居战国都城之首,世事沧桑,今也只存断壁残垣,任凭野草掩映,风雨剥蚀,荒台下落日,山水有余情了。想燕昭王励精图治,招贤纳士,修筑黄金台,从而使燕国由弱而强,终于战败齐国。千年来,李白来此凭吊,特作《古风》,“燕昭延①郭隗,遂筑黄金台”,谁知笔锋一转,“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不免以古思己,有些哀怨了。
③其实,秦统一天下,已是大势所趋,太子丹凭借荆轲一介武夫,刺杀秦王,就想保住江山社稷,太异想天开了。而荆轲带秦武阳赴咸阳,武阳色变震恐,荆轲展图现匕,行刺未果,命丧殿上。读《史记》的刺客列传,总觉司马迁笔下有些演绎。难怪,史书本身就是断简残篇,过去的历史是无法再现的。
④荆轲未刺死秦王,即使真刺死了,马上就会有另一个秦王站出来,区区燕国依然是要亡的,天下依然是要统一的。这么说,我无意否定荆轲的英雄壮举,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
4
之士,可以荆轲为代表。而这一壮举,令后人景仰,尤其在易水河边,太子及宾客皆以白衣冠送,高渐离击筑,荆轲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歌流传至今,当地人谈此,竞念出续句:“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嘘气兮成白虹。”易县今有白虹村,传说因荆轲仰天呵气,直贯夕阳,化成一道白虹,见者称异而得此村名。
⑤我们常吟咏英雄壮举,其实还有个尾声:那击筑相送的高渐离,后变名姓为人庸保,因善击筑受秦始皇召见,识出,秦惜其技艺,赦免一死,乃嚯其目(即用马粪熏炙使其失明)。后在演奏时,以铅置筑中,举筑扑击秦始皇不中被诛。荆轲一样的英雄,历史不应该忘记。
⑥我来时,天蒙蒙细雨,怎奈山路湿滑,不便车行,只得在车中远远地凭窗而望;塔高十三层,每层八隅悬有风铃,微风摇动。清脆悦耳,声传四野。幽幽地,耳畔似有所闻。 【注】①延:邀请。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②段中李白的诗句,既有对礼贤下士的燕王的赞美,又有对郭隗的羡慕,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叹。
B.结尾的环境描写与开头的景物描写形成前后呼应,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抒发了沧海桑田、斯人已逝之感。
C.历史是无法再现的,因此作者认为包括司马迁在内的史官所写的文章都可能有自我的演绎。 D.客观所限,作者虽然最终没有登上荆轲塔,但此番畅想亦让作者的耳畔似有幽幽不止的“历史回声”。
8.作者为什么要写高渐离的故事?(6分)
9.对太子丹遣荆轲刺秦一事,作者有怎样的看法?(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