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输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第二步: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否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第三步: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输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否则,输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练习3:已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值.
设计出解决该问题的一个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 解:算法如下:
第一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第二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第三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第四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第五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第六步:输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练习4:设计一个求任意数的绝对值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 解:第一步:输入任意实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第二步: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否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第三步:输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练习5:(课本第18页例6)设计一个算法,使得任意输入的3个整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输出,
并画出程序框图.
练习6:
五、课堂小结
1. 画程序框图的步骤:首先用自然语言描述解决问题的一个算法,再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程序框图;
2. 理解条件结构的逻辑以及框图的规范画法,条件结构主要用在判断、分类或分情况的问题解决中.
1.1.2 程序框图(第3课时)
一、回顾练习
引例:设计一个计算1+2+…+100的值的算法.
解:算法1 按照逐一相加的程序进行
第一步:计算1+2,得到3;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的运算结果3与3相加,得到6;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的运算结果6与4相加,得到10; ……
第九十九步:将第九十八步中的运算结果4950与100相加,得到5050.
简化描述: 进一步简化: 第一步:sum=0; 第一步:sum=0,
i=1;
第二步:sum=sum+1; 第二步:依次i从1到100,反复做sum=sum+i; 第三步:sum=sum+2; 第三步:输出sum. 第四步:sum=sum+3; ……
第一百步:sum=sum+99;
第一百零一步:sum=sum+100 第一百零二步:输出sum.
根据算法画出程序框图,引入循环结构.
二、循环结构
循环结构:在一些算法中,也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的情况,这种结构称为循环结构.
循环体 循环体 满足条件? 满足条件? 否 是 是 否
循环体:反复执行的处理步骤称为循环体.
计数变量:在循环结构中,通常都有一个起到循环计数作用的变量,这个变量的取值一般都含在执行或终止循环体的条件中.
当型循环:在每次执行循环体前对控制循环条件进行判断,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不满足则停止.
直到循环:在执行了一次循环体之后,对控制循环体进行判断,
当条件不满足时执行循环体,满足则停止.
练习1:画出引例直到型循环的程序框图.
当型循环与直到循环的区别:①当型循环可以不执行循环体,直到循环至少执行一次循环体.
②当型循环先判断后执行,直到型循环先执行后判断. ③对同一算法来说,当型循环和直到循环的条件互为反条件. 练习2:1.1.1节例1的算法步骤的程序框图(如图) 说明:①为了减少难点,省去flag标记;
②解释赋值语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还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③简单分析.
练习3:画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程序框图.
小结:画循环结构程序框图前:①确定循环变量和初始条件;②确定算法中反复执行的部分,即循环体;③确定循环的转向位置;④确定循环的终止条件.
三、条件结构与循环结构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条件结构通过判断分支,只是执行一次;循环结构通过条件判断可以反复执行.
联系:循环结构是通过条件结构来实现. 例1:(课本第10页的《探究》)画出用二分法求方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近似根(精确度为0.005)的程序框图,并指出哪些部分构成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
练习4:设计算法,求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成立的最小自然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值,画出程序框图.
练习5:输入50个学生的考试成绩,若60分及以上的为及格,设计一个统计及格人数的程序框图.
练习6:指出下列程序框图的运行结果
五、课堂小结
1. 理解循环结构的逻辑,主要用在反复做某项工作的问题中; 2. 理解当型循环与直到循环的逻辑以及区别:
①当型循环可以不执行循环体,直到循环至少执行一次循环体. ②当型循环先判断后执行,直到型循环先执行后判断.
③对同一算法来说,当型循环和直到循环的条件互为反条件. 3. 画循环结构程序框图前: ①确定循环变量和初始条件;
②确定算法中反复执行的部分,即循环体; ③确定循环的转向位置; ④确定循环的终止条件.
4. 条件结构与循环结构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条件结构通过判断分支,只是执行一次;循环结构通过条件判断可以反复执行.
联系:循环结构是通过条件结构来实现.
1.2.1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第1课时)
一、回顾知识
顺序结构及其框图
二、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例1:(课本第21页例1)
分析:首先画出解决该问题算法的程序框图,并解析BASIC语言中的数学运算符号表示.
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写成2*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写成5^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写成5/3,5除以3的余数为“5 MOD 3”,
5除以3的商为“5\\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写成“SQR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写成“ABS(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等等.
1. 输入语句的一般格式 INPUT “提示内容”;变量
说明:①输入语句的作用是实现算法的输入信息功能.②“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用双引号.③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用分号“;”隔开,若输入多个变量,变量与变量之间用逗号
“,”隔开,如“INPUT “a=,b=,c=”;a,b,c”.④变量是指程序在运行是其值是可以变化的量,如③中的a,b,c都是变量,通俗把一个变量比喻成一个盒子,盒子内可以存放数据,可随时更新盒子内的数据.⑤如③中当依次输入了1,2,3程序在运行时把输入的值依次赋给a,b,c,即a=1,b=2,c=3.
例如,输入一个学生数学、语文、英语三门课的成绩: INPUT “Maths,Chines,English”;a,b,c 输入任意整数n: INPUT “n=”;n 2. 输出语句的一般格式 PRINT “提示内容”;表达式
说明:①输出语句的作用是实现算法的输出结果的功能,可以在计算机的屏幕上输出常量、变量的值和系统信息.②“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出什么样的信息,用双引号.③提示内容与表达式之间用分号“;”隔开. ④要输出表达式中的字符,需要用双引号“”,如:PRINT “提示内容:”;“a+2”,这时屏幕上将显示:提示内容:a+2.
例如,下面的语句可以输出斐波那契数列:
PRINT“The Fibonacci Progression is:”;1 1 2 3 5 8 13 21 34 55 “…”
这时屏幕上将显示:
The Fibonacci Progression is: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 例2:(课本第23页例2)
分析:补充写出屏幕上显示的结果.
3.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 变量=表达式
说明:①赋值语句的作用是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②赋值语句中的“=”叫做赋值号,它和数学中的等号不完全一样;赋值号的左右两边不能对换,赋值语句是将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如a=b表示用b的值代替变量a原先的值.③格式中右边“表达式”可以是一个数据、常量和算式,如果“表达式”是一个算式时,赋值语句的作用是先计算出“=”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