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作物平衡施肥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对策与建议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作物平衡施肥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对策与建议 摘要:土壤是农业的基础,肥料是粮食的粮食,要获得优质高产的农产品,必须注意合理施用肥料。开展平衡施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平衡施肥;土壤;产后技术;产业化发展;

土壤是农业的基础,肥料是粮食的粮食,要获得优质高产的农产品,必须注意合理施用肥料。开展平衡施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就经济效益而言,在不同的种植方式下,实现平衡施肥即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协调施肥品种比例,在每667m2投入肥料成本差不多的情况下,产量可增加10%,增产粮食65kg,增加收入65元左右;减少日光温室蔬菜过度施肥量,在不减产的情况下,每公顷可减少1800kg化肥用量,每公斤按1.6元计,即可减少投入2880元,同时减少人力物力和时间。就社会效益而言,通过开展平衡施肥工作,可以使广大农民受到科学施肥的培训或指导,以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在生态效益方面,通过合理施肥,使地力水平保持常新,地下水及环境受不到污染,真正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水和绿地。

我国现在土壤养分状况及施肥中存在诸多问题。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以后的近20年间,种植制度的变化,化肥的大量投入尤其是氮肥的施用量偏大,使土壤养分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

因此提高农民对作物施肥作用的认识至关重要。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增加有机肥的投入,不断培肥土壤,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降

低生产成本。推广平衡配套施肥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倡化肥深施;调整氮、磷、钾肥的投入比例,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有针对性的施用中微量元素;调整基、追肥比例,提倡适时适量追肥;有条件时可引进灌溉施肥技术、精准施肥技术,切实提高化肥利用率。 合理施用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受土壤条件和不同作物的敏感性制约,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土壤状况、作物种类、生育时期灵活应用。 引进推广肥料新品种,如控释肥料、生物肥料、商品有机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等。对养分资源实行宏观管理,建立肥料宏观管理系统,

力求达到减少化肥施用量,从整体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目的。 面对如何减少和改变无公害农作物(食物)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如何降低和抵御无公害农产品(商品)贸易的“市场风险”? 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的办法有两个:

1、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各种高新技术以及一系列现代技术的组装配套应用于产前、产中、产后,将是挑战“自然风险”的有利武器。

2、在大农业观念指导下,通过人、财、物、资源合理整合,集技工贸、种养加、产供销、农科教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集团),科学管理与战略经营,将是无公害农业降低“市场风险“的有效途径。 21世纪餐桌上的美味,不仅为人类提供丰富、健康的营养,还将洋溢着现代农业文明和高新技术所带来的美好享受。

一、产后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实现无公害农业产后减损增值的基本保证。

1、现代农业中产前与产后的关系(农业生产与食品工业) 现代食品工业已不再是农业生产的简单延伸和继续,更不是农副产品剩余后的一般加工,它将通过市场导向来指导和要求农业生产。农业产后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大市场的建立,使农业的产后业(食品业)更具有制造工业的性质,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食品工业将对加工原料提出更高和更具体的要求。以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基本特征的市场规律,将使人类食物不再是简单的农业食品的概念,工业食品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主导地位。

现代农业和现代食品不再是食品短缺和温饱型,而是食品剩余型、小康型和健康型,吃什么→买什么→加工什么→生产什么,是质量型、技术型、健康型生产,靠高产、优质、高效、无公害,市场是买方市场。这样直接食品降低,工业食品增加,食物结构发生变化。 2、无公害农业产后技术与产业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产后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产后减少损失等于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产量、开发资源等。如10000亿斤粮食减损5%等于增加500亿斤粮食或者扩大种植几千亩耕地。通过产后技术处理如无污染的贮运、包装、商品化、精加工利用等可大幅度将农产品增值。如无公害马铃薯:售价2.0元/公斤→绿色速冻薯条:售价10元/公斤(增值2倍)→法式炸薯条:售价40元/公斤(增值30倍)。从薯条现象可以看出产后技术和产业可大幅度增加农产品的价值,但目前无公害农业生产与产后技术及产后产业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a育种目标和要求还没有完全跟上加工要求的特异适应性指标,

如专用粉中国有9种、美国大于100种、英国大于70种、日本大于60种;又如同样是大豆制品的豆腐,中国豆腐就没有日本豆腐好吃等。发展无公害农业优质、高产、无公害良种要先行。 b我国的条块、部门、科教与市场间存在着一定的分割。 这样的分割就造成产前、产中、产后没有连贯性,各自为政。 c大农业观念差,农业产后技术和产业发展与产前不协调。 d生态环境、水利、交通的整治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产后技术设施投入不足。

目前我们必须解决、协调好以上问题,无公害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才具有连贯性,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3、产后高新技术的发展

产后高新技术的发展日加迅速,如生物工程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微生物多糖→黄原胶)使发酵工业进入大规模商业应用时期;基因工程用与微生物等改造,再用于食品添加剂生产;酶工程的应用有着巨大的潜力(通过酶反应生产香味物质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为开发绿色健康食品创造了新的途径,如真菌多糖、免疫乳、功能因子定位等技术的利用,比如超高压技术:应用于酶失活、低温灭菌、蛋白变性等生产出对色、香、味无损失的绿色食品。产后高新技术及食品工业的发展,对无公害农业生产有着指导和推进作用,使产前和产后更加协调紧密地集合,从而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更是产后增值,农民增效的基础。

二、无公害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本世纪农业的重要特征

产业化即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技工贸、农科教、产供销、种养加、农工商综合化。如品种良种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化、原料基地化、生产现代化、经营规模化、产品多元化、产业企业集团化、市场国际化、管理科学化、商品标准化、服务系统化等。向高水平、高技术、大规模、外向型、大品牌的现代化农业发展。

供需关系决定产业集团的产生。农民生产的是产品,卖的是原料;买的是商品,选的是印象。而农民分散、个体、自然经济、小农意识、信息滞后、生产具有规模小盲目性、资金、商品意识、营销能力及科学知识等均有限。而市场是大流通、全球化的大市场,且具有多变性,要求产品要树立品牌、形象、质量,从而决定企业要有一定的规模和竞争能力及信息流通快捷。政府在农民和市场之间导入产业集团来影响农民和市场。

同时农民面对市场已意识到“市场风险”的存在,产生了对一种体系的强烈需求;市场的发展已向生产者提出了建立稳定、充裕、高效的商品来源。产业的双向延伸和资源整合,农业的投入、融资和工商企业对农业产业效益政策,高新技术的运用及成果的推广与研究开发等均需求产业化。

综上所述,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无论是生产、贮运、包装、加工等工序都要进行科学的管理,首先要做到真正无公害、无污染、品质优等特点,同时要打磨品牌,树立龙头企业,走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的产业企业集团发展模式才能参与到国际大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把无公害农业向高水平、高技术、大规模、国际化、大品牌

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

作物平衡施肥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对策与建议

作物平衡施肥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对策与建议摘要:土壤是农业的基础,肥料是粮食的粮食,要获得优质高产的农产品,必须注意合理施用肥料。开展平衡施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关键词:平衡施肥;土壤;产后技术;产业化发展;土壤是农业的基础,肥料是粮食的粮食,要获得优质高产的农产品,必须注意合理施用肥料。开展平衡施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596g6x4oe9pg7z7hdvh6c4rp7oypx00sqp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