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习题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用蓝“○”

E.腋下测量法:10分钟,用蓝“×” 27.发热时,体温上升期不可能出现的表现是

A.皮肤苍白 B.出冷汗 C.畏寒 D.体温上升 E.体内产热大于散热 28.退热期的特点是

A.散热大而产热少 B.产热多于散热 C.产热和散热趋于平衡 D.散热和产热在较高水平上平衡 E.散热增加而产热趋于正常 29.败血症的常见热型是

A.波浪热 B.间歇热 C.弛张热 D.双峰热 E.不规则热

30.不会引起体温过低的病人是

A.早产儿 B.新生儿硬肿症 C.晕厥 D.全身衰竭 E.濒死状态

31.消毒体温计的过氧乙酸溶液应

A.每日更换 B.每周更换 C.隔周更换 D.每周更换2次 E.每月更换1次 32.检查体温计准确性的水温应是

A.30℃ B.32℃ C.33℃ D.37℃ E.40℃ 33.体温单的记录不正确方法是

A.眉栏项目用蓝笔填写 B.40~42℃之间的相应栏目内用红笔竖写入院、出院等时间

C.住院日数自住院日起连续写至出院 D.手术后日期以手术日为第1日

E.血压、体重、出入量等用蓝笔记录在相应日期栏内 34.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脉搏为

A.50~70次/分 B.60~100次/分 C.70~110次/分 D.80~110次/分 E.80~120次/分

35.测量脉搏后再测量呼吸,护士的手仍置于病人脉博部位的目的是

A.表示对病人的关心 B.将脉率与呼吸频率对照 C.测量脉搏估计呼吸频率

D.便于看表计时 E.转移病人的注意力 37.测量脉搏时,错误的方法是

A.诊脉前应使病人安静 B.病人手臂应放在舒适的位置 C.将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在桡动脉表面 D.计数

15秒钟,将测得脉率乘4

E.有脉搏短绌时应2人同时测量心率与脉率 38.病情与呼吸异常不符的一项是

A.高热:呼吸浅而快 B.脑水肿:呼吸深而慢 C.巴比妥中毒:呼吸浅而快

D.酸中毒:呼吸深而大 E.胸膜炎:呼吸浅而快 39.潮式呼吸的特点是

A.呼吸暂停,呼吸减弱,呼吸增强反复出现 B.呼吸减弱,呼吸增强,呼吸暂停反复出现

C.呼吸浅慢,逐渐加快加深再变浅变慢,呼吸暂停后,周而复始 D.呼吸深快,呼吸暂停,呼吸浅慢,三者交替出现 E.呼吸深快,逐步浅慢,以至暂停,反复出现 40.代谢性酸中毒的呼吸表现为

A.蝉鸣样 B.费力呼吸 C.叹息样 D.深而规则的大呼吸 E.呼吸和呼吸暂停交替出现 41.蝉鸣样呼吸见于

A.颅内感染 B.安眠药中毒 C.中枢性呼吸衰竭 D.喉头异物 E.肺炎

42.血压的生理性变化,错误的叙述是

A.中年以前女子略低于男子 B.白天高于夜间 C.寒冷环境血压上升 D.睡眠不佳时血压可稍升高 E.高热环境中血压可以上升 43.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A.血压计要定期检查 B.打气不可过猛 C.听不清应立即重测 D.偏瘫病员应在健侧肢体测量 E.用后袖带内空气要放尽、平卷

44.测血压时,输气球打气至肱动脉音消失时,袖带内压力是 A.小于心脏收缩压 B.大于心脏收缩压 C.等于心脏收缩压 D.等于心脏舒张压 E.大于心脏舒张压

45.用测上臂的袖带测定腘动脉血压,其结果是收缩压比肱动脉血压

A.高15~20mmHg B.低15~20mmHg C.高20~40mmHg D.低20~40mmHg E.无差异

46.李女士,36岁。发热1周,体温持续在39.2~40.0℃,脉搏90次/分,入院后诊断为“伤寒”。可能的热型是

A.弛张热 B.稽留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回归热

47.孙先生,55岁。因“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入院。护士为其测量脉率、心率的正确方法是

A.先测脉率,再测心率 B.护士测脉率,医师测心率 C.一人同时测脉率和心率

D.一人测脉率一人计时 E.一人测心率,一人测脉率,同时测1分钟

48.章女士,55岁。近日来头痛,恶心,有时呕吐,无发热,血压150/92mmHg,脉博46次/分。此脉搏称为 A.绌脉B.洪脉C.缓脉D.丝脉E.不整脉

49.张先生,就诊时突感胸闷、心悸,护士为其测脉时发现每隔两个正常博动后出现1次过早搏动,此现象称为

A.不整脉 B.二联律 C.三联律 D.间歇脉 E.缓脉

50.张先生,60岁。主诉头晕,测血压为156/94mmHg。此病人处于

A.高血压 B.临界高血压 C.低血压 D.收缩压正常,舒张压高 E.收缩压舒张压均在正常范围内 51.弛张热常见于

A.伤寒 B.疟疾 C.肿瘤 D.肺炎 E.败血症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习题集

用蓝“○”E.腋下测量法:10分钟,用蓝“×”27.发热时,体温上升期不可能出现的表现是A.皮肤苍白B.出冷汗C.畏寒D.体温上升E.体内产热大于散热28.退热期的特点是A.散热大而产热少B.产热多于散热C.产热和散热趋于平衡D.散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55gv0ipk237lyd0yjbf83hrt8bf8q008r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