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人工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 (Q/TJJG1-01-03-2003)
3.1
适用范围及所涉及的强制性条文
3.1.1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的基坑、基槽、室内外地坪、管沟及大面积平整场地的人工和机械回填土。
3.1.2 本项工艺所涉及的国家工程建设标准中主要的强制性条文:
(1) 推土机行驶前,严禁有人站在履带或刀片的支架上,机械四周应无障碍,确认安全后,方可开动。(JGJ33-2001 5.4.8)
(2) 夯实机作业时,应一人扶夯,一人传递电缆线,且必须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鞋。递线人员应跟随夯机后或两侧调顺电缆线,电缆线不得扭结或缠绕,且不得张拉过紧,应保持有3~4m的余量。(JGJ33-2001 5.11.4) (3) 电缆线应满足操作所需的长度,电缆线上不得堆压物品或让车辆挤压,严禁用电缆线拖拉或吊挂振动器。(JGJ33-2001 8.8.3)
施 工 准 备
3.2.1 土料选用
3.2.1.1 回填土:宜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好土。回填土内不得含有有机杂质,粒径不大于50㎜,含水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压实要求。
3.2.1.2 碎石类土、砂土(使用细、粉砂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和爆破石碴,可用作表层以下填料。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3,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3.2.1.3 对填方的土料应按设计要求验收后方可填入。 3.2.2 主要机具
3.2.2.1 一般机具:应备有木夯、蛙夯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40~60mm)、铁锹、2m靠尺、小线等。
3.2.2.2 装运土方机械:自卸汽车、推土机、铲运机及翻斗车等。 3.2.2.3 碾压机械:平碾和震动碾等。 3.2.3 作业条件:
3.2.3.1 填土前应对填方基底和基础、地下构筑物及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并且要办好隐蔽验收手续。其结构强度已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土。
3.2.3.2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和压实工艺等合理确定填料含水量、每层填土厚度和压(夯)实遍数等施工参数。
3.2.3.3 房心和各种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道安装(经试水合格),管沟墙间加固后再进行,并将填区内的积水和杂物清除干净。
3.2.3.4 填土前,应作好水平、高程的测设,基坑(槽)或沟坡上按需要的间距打入水平桩,室内和散水的墙边作好水平标记。
3.2.3.5 确定好土方机械、车辆的行走路线,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加宽等准备工作,同时要编写好施工方案。
3.3 工 3 工 艺 流 程 与 操 作 工 艺
3.3.1 工艺流程:
基坑底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分层碾压夯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3.3.2 操作工艺
3.3.2.1 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抽除坑穴积水、淤泥。如在耕植土或松土上填方,应在基底压实后再进行。
3.3.2.2 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撒水润湿等措施。 3.3.2
填土每层的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 表 3.3.2.3 压实机具 平碾 震动平碾 蛙式 柴油式 打夯机 人工打夯 分层铺土厚度(㎜) 每层压实遍数(遍) 6~8 3~4 3~4 250~300 200~250 不大于200 根据机器性能经试验后确定 3.3.2.4 夯实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且严禁采取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碾压时,每层接缝处应作成斜坡形,
碾迹重叠~1.0m左右,上下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m。长宽比较大时,填土应分段进行。
3.3.2.5 人工填土,每层虚铺填土厚度不大于200㎜,夯重30~40㎏;落高400~500㎜。夯实基坑、地坪,行夯路线由四边开始,夯向中间。
3.3.2.6 深浅两基坑(槽)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相同的标高时,在与浅基础一起填夯。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2。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3.3.2.7 基坑(槽)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基础墙两侧标高不可相差太多,以免把墙挤歪,较长的管沟墙,应采用内部加支撑的措施,然后,再在外侧回填土方。
3.3.2.8 回填房心及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两侧填土夯实;并应由管道两侧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机械夯实。
3.3.2.9 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低于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3.3.2.10 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3.3.2 雨、冬期施工
3.3.2.1 基槽(坑)或管沟的回填土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注意雨情,雨前应及时夯完已填土层或将表面压光,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排除雨水。重要或特殊的土方回填,应尽量在雨期前完成。
3.3.2.2 雨施时,应有防雨措施或方案,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和地坪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 3.3.2.3 冬季填方前,应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土表层1m以内不得用冻土填筑;应用未冻、不冻胀或透水性好的土料填筑,其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3.2.4 冬期施工室外平均气温在-5℃以上时,填方高度不受限制;平均温度在-5℃
冬期填方高度限制 表3.3.2.4 平均气温(℃) -5~-10 -11~-15 填方高度(m) 4.5 3.5 3.3.2.5 冬期回填土方,每层铺筑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
0%~25%,其中冻土块体积不得超过填方总体积的15%;铺冻土块要均匀分布,逐层压(夯)实。 3.3.2.6 回填土施工应连续进行,防止基土或已填土层受冻,应及时采取防冻措施。
质 量 标 准
3.4.1 主控项目
3.4.1.1 基土严禁用淤泥、腐植土、冻土、耕植土和含有有机物质大于8%的土作为填土。 3.4.1
回填土工程表面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3.4.1.2 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桩基 基坑 基槽 1 标高 -50 场地平整 人工 ±30 机械 ±50 管沟 地(路)面 基础层 -50 水准仪或拉线检查 按规定方法 检查方法 -50 2 分层压实系数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3.4.1.3 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实。取样测定压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且不应集中。环刀取样的方法及数量应符合规定。 3.4.2 一般项目
3.4.2.1 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规定。 3.4.2
回填土施工技术要求 表 3.4.2.2 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桩基 基坑 基槽 场地平整 人工 机械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20 20 30 20 管沟 地(路)面 基础层 取样检查及直观鉴别 水准仪及抽样检查 用靠尺或水准仪 检查方法 1 2 3 回填土料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20 分层厚度及含水量 表面平整度 主 要 质 量 关 键 点 的 控 制
3.5.1 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实验人员签字。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3.5.2 回填土下沉:因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冬期施工时有较大的冻土块,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基地有机物或树根、落土等杂物清理不彻底等原因,造成回填土下沉。为此,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的有关规定,并要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5.3 回填土夯压不密实:应在夯压时对土适当撒水加以润湿,再打夯或碾压,如出现弹性变形的土(俗称橡皮土),应将该部分土方挖除,另用砂土或含砂石较大的土回填。
3.5.4 填方基土为杂填土,应按设计要求加固地基,并妥善处理基底下的软硬点、空洞、旧基、暗塘等。填方基土为软土,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如无设计要求时,应按现行规范的规定施工。
3.5.5 管道下部夯填不实:管道下部应按标准要求填夯回填土,如果漏夯不实会造成管道下方空虚,造成管道折断而渗漏。
3.5.6 填方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如设计无要求时,可根据工程性质、填方高度、填料种类、密实要求和地基情况等,与建设单位共同确定(沉降量一般不超过高度的3%)。
成 品 保 护
3.6.1 施工时,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等,填运土时不得碰撞,防止其下沉,并应定期复测检查这些标准桩点是否正确。
3.6.2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有足够的照明施工。防止铺填超厚,禁止用汽车直接将土倒入基坑(槽)内。
3.6.3 基础或管沟的混凝土、砖砌体应达到一定的强度时方可进行回填作业。
3.6.4 管沟中的管线及从建筑物伸出的各种管线,均应妥善保护后再回填土料。回填应分层对称,防止因压力不平衡破坏基础或构筑物。
安 全 与 环 保
3.7.1
3.7.2 夯实机作业时,应一人扶夯,一人传递电缆线,且必须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鞋。递线人员应跟随夯机后或两侧调顺电缆线,电缆线不得扭结或缠绕,且不得张拉过紧,应保持有3~4m 3.7.3 当人工回填与机械同时施工时,应精神集中避开机械施工作业面。
3.7.4 现场存放回填土时,应作好苫盖避免扬尘现象发生。如回填土采取外运,也应作好运输过程中车内土的苫盖,防止洒落及作好车辆出入现场的清理工作。
3.7.5 回填土时,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减少噪音的发生,或采取防噪音措施。
质 量 记 录
3.8.1 地基触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3.8.2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8.3 地基处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3.8.4 土壤(石硝)干密度检验报告;
3.8.5 填土分项工程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