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常考三种类型作文的审题立意
| 专 题 导 读 |
综观近年来全国卷高考作文,在试题命制上,主要以新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和漫画类作文三种类型为主。这些作文试题,总体上以厚重感与鲜活性兼具的材料、新颖而灵动的形式,直接而有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命题更贴近学生生活,考生感到熟悉、亲切,进而产生思想、情感
的共鸣。同时,命题也加大了对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
一、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对应学生用书P232]
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材料(内涵)是考生作文立意的源头;但从表现形式上看,又是话题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限定话题,允许考生对材料进行多角度解读,从中提炼出不同方面的话题,进而确立其文章主旨。
新材料作文既有规定的限制性,如要求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又有灵活的自由度,如允许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等。由于它较好地融合了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长处,因此近年来深受命题者的青睐。2024年天津卷、浙江卷、江苏卷,2024年全国卷Ⅱ、天津卷均采用了这种题型考查写作,可见,新材料作文是当今高考作文的主流题型。
|佳作赏评| 书生报国成何计 天津一考生
回望百年,国运坎坷,幸有心怀热血之志士,齐心蹈厉,国难方平,中华乃兴。他们用信念照亮前路,用职责坚定步履,更把个人之力汇入时代洪流,助力民族复兴。
信念,是爱国的初心,是报国的前提,是爱国之本。
百年前的中国,万马齐喑。个人命运如江中浮萍,国家命运前途未卜。在“中国万事不如人”的叫嚣声中,梁启超振臂高呼:“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他把复兴中国的厚望寄予在未来中华少年的身上。在失掉自信的国人垂头丧气之时,鲁迅呐喊:“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相信风雨压不垮中国的脊梁。几十年后,有人把美苏争霸看作“蚍蜉撼树”,心中是中华民族必将崛起的坚定信念。正是这种信念,让爱国之情敢于迸发,报国之心不坠青云。
责任,是爱国的底线,不是压在身上的重担,而是报国的基础。在普法战争中,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坚决退回德国波恩大学授予他的名誉学位证书。“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籍。”他的话掷地有声,也告诫后人,爱国是每个公民最低限度的本分。钱学森、李四光、茅以升……他们放弃了国外优渥的工作条件,回到祖国的怀抱。正是因为他们认识到,倘使抛弃了爱国、报国这一基本的职责,所谓理想事业都将是无根之花、无本之木。爱国之责任是成就他们卓尔功绩的基石。
百川东流,才能掀起洪波萧瑟;海纳百川,才能托起日月之行。用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报国,是爱国的标志,是个人理想的升华,是爱国之美行。
晏阳初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他出生在19世纪末,毕业于久负盛名的耶鲁大学,归国前身为文学博士的他立志不当官,要把一生奉献给劳苦大众。他相信,救中国就要开启民智;开启民智,首先要帮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他与陶行知、朱其慧等人建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深入河北一个贫困的小城定县;到20世纪70年代末,这里仍是整个河北农村文盲最少的地方。他用一生实实在在的行动去爱国,诠释了爱国赤子之心的具体内涵。
叶嘉莹先生有诗云:“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心中铭责任,知行重合一,方可教育影响世人。国运待昌,我辈深感责任之重大,愿你我效法先贤做细流入海,为海晏河清贡献力量。
[名师点评] 1.思路清晰,结构完整。标题明确本文重点谈的是“书生”如何“报国”,开篇总说“用信念照亮前路,用职责坚定步履,更把个人之力汇入时代洪流”,主体部分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具体展开。结尾引用叶嘉莹的诗句,照应标题,呼吁“我辈”要以先贤为榜样,做出自己的努力。
2.事例典型,解析具体。以梁启超、鲁迅的言论为例,强调“书生”要坚定信念,唤醒民众;以巴斯德、钱学森等人为例,强调爱国是“书生”的基本职责;
以晏阳初等人为例,强调“书生”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去报国。且晏阳初的事例十分新颖具体,较好地彰显了作者的素材优势。
|技法指导| (一)思辨类新材料作文
所谓“思辨类”,是指所给的材料在思维指向上呈现二元对举或并举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思辨性和哲理性,要求考生做辩证的思考,表达自己的看法。这种作文蕴含着丰富的内涵,给予考生发挥自由想象的空间,却又不容易“套作”和抄袭,受到命题人的青睐。关于这类作文的审题,可采用如下模板:
第一步:抓关键词,明确意图
思辨型材料作文往往通过材料中的关键词或语句暗示命题者所给材料的中心思想或情感倾向。因此,通读材料,明确材料中的关键词或语句,再进行深度思考,是考生对思辨型材料作文进行审题立意时最容易把握也最稳妥的方法。
第二步:溯果追因,探求本质
考生要想写出立意深刻的文章,还需要对材料的要点进行由表及里地分析。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溯果追因,探求结果背后的本质。
第三步:兼顾多者,辩证分析
对于试题材料所提供或蕴含的多个观点,考生可兼顾两者或多者,将其放在一起辩证分析。如:既看到其正面,又看到其反面;既关注现象,更思考其原因与实质;既关注现在,更关注未来;既关注其影响,更思考其解决方案等。
【例1】 (2024年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思路规范] 第一步:抓关键词,明确意图
第一句话,选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水”和“盐”,指出“水至淡”“盐得味”,交代两者性质不同,各有其特点,旨在强调“物各有性”;第二句话,“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点明同类事物的简单相加并没有带来质的变化,强调事物本身的稳定性和纯粹性;第三句话,点明各种味道虽然性质不同,但它们可以共存,且在共存中创造出了更多的精彩,强调事物间的“共存相生”;最后一句话,由“物”及“事”再及“人”,点明前面所说的道理既是客观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