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新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教学,帮助学生认识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自觉继承弘扬优良道德传统,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知荣辱、求发展,努力按照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完善自我。 教学重点、难点:

1、 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与作用。 2、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系问题。(难点一)

4、 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问题。(难点二)

5、 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诚信及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问题。

道德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皆见,人人都知道道德,可并非人人都说得清道德是怎么回事。比如说:道德是怎么产生的?它到底有什么用?讲道德有什么好处?不讲道德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有些行为的善恶为什么人们众说纷纭?有些时候为什么不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同学们可能有着许多的疑问,那么我们就带着问题来一起探讨这些问题吧。 案例点击:

案例1:他怎样丢了博士帽

一条惊人的消息先是在“底下”沸沸扬扬闹了几个月,11月13日最终被捅上报端;上海学界乃至全国学界颇有名声34岁的H大学M教授,几年前在博士学位论文中有严重剽窃行为,目前被校方宣布撤消其博士学位,取消其博士生、硕士生导师资格,停止其国家超细粉末工程中心负责人、国家教委超细材料反应工程开放实验室主任、H大学技术物理研究所所长的职务。

M年轻,有才气,多年来凭实力从湖北考入H大学。曾7次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三等奖的他,既无宵小之徒的猥琐,也非不学无术的之辈。那么,他缘何入此歧途,做出那些为人不齿的行为呢?

上海有关方面明确告知,M有悖科学道德的行为的暴露,是从今年6月H大学领导第一次收到Q大学一位教授提供的详实检举材料开始的。学校立即组成了包括两院院士、材料和化学学科资深博士生导师在内的专家组调查此事,经过认真审核,该校学位委员会认为

1

2

检举情况属实,并做出决定指出:M的博士学位论文《CVD反应器中抄细粒子的形态控制》从模型、数据到表达方法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剽窃现象,其抄袭是有意的、大范围的、系统的,抄袭程度前所未见,性质极其严重,且本人不能正视剽窃事实,其科研道德败坏的行为对博士学位条例是一种极大的蔑视。

此文摘自《光明日报》1997年11月15日袁梦德M事件的发生反映了许多问题,但最主要的还是年轻人如何对待做人与做学问的关系问题。M原本是个有才气的人,也因此受到了重用,但他却陶醉在虚假的成就感里而忘记了做人的原则,致使他的人生之路误入歧途。

本案例给我们提出了如何帮助大学生摆正做人与做学问的关系问题,更应引起同学们对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视。

案例2:“求实创新、为人师表”?

华东师范大学近万名学生结合新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通过辩论、小品、座谈、摄影、社会调查等各种方式,探讨新世纪大学生应树立怎样的形象,并如何进行道德规范建设。

“求实创新、为人师表”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校训。可放眼整个校园,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呢?图书馆里,撕书、毁书、偷书现象屡禁不止,理科开架书库上的“请注意:‘为人师表’,请自重!”的字迹让人脸上发烫;教室里,上课前一黑板上节课留下的板书无人问津,而在黑板旁醒目地贴着:“请未来的老师为现在的老师擦黑板”。现在的大学校园中,上课迟到、浪费粮食、考试作弊、公众场所搂搂抱抱等不文明和不道德的现象随处可见,往往习以为常。

据学校学生工作部一项调查发现,大学校园存在一个奇怪的现象:100%的学生强烈反对校园里的不文明行为,但也是这100%的学生承认,校园里的种种不文明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身上。学生工作部部长楼军江老师说,“两个100%”看似奇怪,实际上正触及到了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现象:缺乏一种对人和对己一致的普遍的公共道德标准。 针对这些不良倾向,中文、教育、历史、化学等系团委、学生会组织学生围绕如何“告别校园不文明现象”开展热烈讨论。化学系99级女学生陈雯雯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

2

3

善小而不为!”良好的道德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长期的养成过程。依我看,从我做起,管好自已,这是最起码的一点。当每个人都做到诚信,图书馆里的书就不会再少,不会再被毁坏。金融系98级学生郭煜宇说,大学生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年轻、朝气、知识层次高,可塑性强。我们更应以《纲要》为日常行为的标准,严于律己,扬善抑恶、求实创造、与时俱进,将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商学院男女同学还屈膝交谈,男生列举了看不惯女生的种种不文明现象,女生也倾诉了看不惯男生的一些不良道德行为,相互督促,文明修身。他们认为,大学生并不缺乏道德认识,缺乏的是道德实践。只有知行统一与慎独,才能达到道德修养的目的。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 道德的起源

道德的起源问题是道德学必须解决的几个基本问题之一。古往今来,人类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激烈的争论,到21世纪的今天,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上大体形成了以下几种道德起源观。

(1)客观唯心主义的道德起源观

这种道德起源观也叫宗教神学道德起源观。这种客观唯心主义认为道德起源于“上帝”、“神灵”的启示。我们中国的孔子把道德的起源归之为“天”!他说:“天生德于予。”意思是上天把圣德交给圣人,圣人再制定出道德规范教导人们。欧洲中世纪的神学家们认为道德源于“上帝”,“神”的启示。如基督教的摩西“十戒”,诸如不杀人、不奸淫、不偷盗、不贪不义之财等,都被认为是上帝的启示,(即神耶和华对摩西的启示)然后通过摩西向教民们宣讲道德禁律。

这种道德起源观的实质,是假借“天”或“神”的意志把统治阶级的道德法教神圣化,以愚弄、欺骗和统治被欺骗者。“神启论”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市场。

(2)主观唯心主义的道德起源观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道德起源于人先天固有的“良知”。我国古代的孟子认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善端”引伸出来就是“仁、义、礼、智”四种最基本的道德。孟子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这

3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新

1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帮助学生认识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自觉继承弘扬优良道德传统,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知荣辱、求发展,努力按照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完善自我。教学重点、难点:1、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与作用。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3、发展社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3z6x1iedo9o8y29wt5t6vudb8bhu400z6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