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点 溪边土壤 晚上10点 上午10点 山地土壤 晚上10点
A. 该表中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是记名计算法
很少 少 非常多 较多 较多 多 较少 少 非常多 较多 较少 很少 B. 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表中土壤动物的种群密度 C. 土壤中的小动物没有垂直分层现象
D. 实验探究了水分和时间对土壤动物分布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分析】
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即用一定规格的捕虫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详解】A、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判断,统计方法是目测估计法,统计以“多度”为标准,A错误;
B、土壤中的小动物活动能力强,体积小,不能用标志重捕法,B错误; C、土壤中的小动物也有垂直分层的现象,C错误;
D、分析自变量溪边和山地是水分,上午和晚上是时间,所以该实验探究了水分和时间对土壤动物分布的影响,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的相关知识,识记相关实验知识可以解答该题。
40.秦岭太白山弃耕荒地的演替经过了一年生草本阶段、多年生草本阶段、灌木阶段和乔木阶段,最终形成森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乔木阶段时灌木中的阳生植物的生长受到抑制 B. 该群落在演替过程中优势种始终保持不变 C. 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物种丰富度先升高后降低 D. 秦岭太白山弃耕荒地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答案】A 【解析】
乔木阶段时灌木中的阳生植物不能充分获得光能,所以其生长受到抑制,A正确;该群落在演替过程中优势种不断变化,B错误;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物种丰富度先升高后保持相对稳定,C错误;秦岭太白山弃耕荒地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D错误。 二、简答题
41.图Ⅰ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Ⅱ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a、b和c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①②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Ⅰ中B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图中ABC所构成的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_________。若图Ⅰ中的组织细胞是小肠黏膜的分泌细胞,则其产生的________会释放到B液中,随后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2)图Ⅱ中,内分泌腺a是指_________(填“下丘脑、垂体或甲状腺”),腺体b细胞的内环境是图Ⅰ的_______ (填A液、B液或C液)。
(3)图Ⅱ中,甲状腺激素为___________ (用数字①②③作答),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对abc中的某些腺体的活动起抑制作用,这种调节机制为___________调节。
(4)在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的同时,机体也可以通过传出神经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它与甲状腺激素有______作用,该过程中的内分泌腺可以看作是反射弧的____________部分。 (5)当体温调节中枢的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时,则此处膜内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无机盐、蛋白质 (2). 媒介 (3). 促胰液素 (4). 垂体 (5).
A液 (6). ③ (7). (负)反馈 (8). 协同 (9). 效应器 (10). 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解析】 【分析】
1、分析题图Ⅰ:图Ⅰ是人体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其中A液表示组织液,B液表示血浆,C液表示淋巴液;人体的内环境是由组织液、淋巴、血浆组成的。
2、分析题图Ⅱ: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过程,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即图Ⅱ中a是垂体,b是甲状腺,c是下丘脑,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
【详解】(1)图Ⅰ中B是血浆,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ABC构成了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小肠黏膜的分泌细胞分泌促胰液素释放到血浆中,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2)根据分析,内分泌腺a是垂体,b是甲状腺细胞,其内环境是组织液A。
(3)根据分析甲状腺激素是③,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对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起抑制作用,这种调节机制为负反馈调节。
(4)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可以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所以二者有协同作用,都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作为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5)当体温调节中枢的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细胞内正电荷增多,由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成分和激素的分级调节及反馈调节,神经调节中电位的变化,难点是图Ⅱ中各种腺体和激素的判断。
42.癌症免疫疗法被评为2013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首,免疫系统识别和摧毁异常细胞的能力可能可以成为阻止癌症发展的一个手段。PD﹣1是活化的T细胞、B细胞等淋巴细胞表面的一种免疫抑制性跨膜蛋白质分子,它可以阻止T细胞全力攻击“入侵者”,就像刹车的作用,而PD﹣1抗体(也称PD﹣1抑制剂)可以促进T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淋巴因子的产生,是近年治疗一些晚期癌症的特效药。请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回答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问题: (1)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______________组成的。免疫细胞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吞噬细胞等,一类是_____________,其中的T细胞迁移到_______中成熟。
(2)免疫系统可以抑制癌症的发生,体现了其___________的功能;细胞癌变后,主要是_____________起作用(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
(3)抗体是由_______分泌产生的,根据题中信息,PD﹣1抗体发挥作用的场所是下列选项中的__。
A.内环境 B.细胞内液 C.细胞膜 D.组织液和血浆
(4)请根据题中信息分析,在健康人体内阻断PD﹣1,将导致机体患下列哪种疾病__。 A.自身免疫病 B.过敏反应 C.艾滋病 D.胸腺发育不良
(5)异体器官移植容易产生__反应,因此,器官移植后,__(填“促进”或“阻断”)病人PD﹣1的功能,将有利于供体器官的存活。
【答案】 (1). 免疫活性物质 (2). 淋巴细胞 (3). 胸腺 (4). 监控和清除 (5). 细胞免疫 (6). 浆细胞 (7). C (8). A (9). 排斥(排异) (10). 促进 【解析】 【分析】
1、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2、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详解】(1)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的。免疫细胞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吞噬细胞等,一类是淋巴细胞,其中的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2)免疫系统有防卫、监控和清除的功能,抑制癌症的发生体现了其监控和清除的功能,癌变后,依赖于效应T细胞的作用,所以是细胞免疫发挥作用。
(3)抗体由浆细胞分泌产生,根据题干分析可知,PD-1抗体是抑制PD-1的作用,而pd﹣1是细胞表面的一种免疫抑制性跨膜蛋白质分子,所以该抗体发挥作用的场所是细胞膜。 故选C。
(4)阻断PD-1是自身的物质,抗体攻击自身物质属于自身免疫病。
故选A。
(5)异体器官抑制容易产生排斥反应,促进PD-1的功能,抑制T细胞的作用,将有利于器官的存活。
【点睛】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了解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类型,能准确判断题干叙说所属疾病的类型。
43.Ⅰ、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某一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放置在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度(α)如图甲。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度(α)可得出弯曲度(α)与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关系,如图乙。请回答:
(1)生长素可由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在成熟组织中的韧皮部,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运输。
(2)从图乙可知,含两个不同生长素浓度的琼脂块放置在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度(α)可以相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性,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
(3)将含有某一浓度生长素溶液浸没的琼脂块放置在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度为α1,从图乙中可査到与α1对应的有两个生长素浓度,即低浓度(A)和高浓度(B)。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中生长素的真实浓度,有人将该溶液稀释至原浓度的80%,另取一琼脂块浸没在其中,再将琼脂块放置在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度为α2。比较α2与α1的大小,并得出相应的结论:若α1>α2,则该溶液是_________(填低浓度(A)或高浓度(B))
Ⅱ、脱落酸可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有人试图在棉田中喷洒一定量脱落酸以除去叶片便于机械采摘棉花,但效果不明显,生物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探究原因。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