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4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八单元教材分析-最新整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八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的教材分析

在前几册教科书里,结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两个领域的知识教学,学生经常进行比较、分类、计数等学习活动,经常通过画图、操作等活动来解决问题,积累了一些数学活动经验,为学习统计的知识与方法作了必要的准备。

数学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统计教学提出三点要求:① 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②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③ 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涵信息。本单元的主要内容与要求是:教学一些简单而常用的统计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适当的标准,选用适宜的方式进行简单的分类调查,收集并随时记录、整理信息,用自己能够使用的方式呈现得到的数据;初步利用数据进行描述、交流,体会数据能够反映或说明情况,体验统计活动能够获得需要的数据,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全单元编排两道例题,组织学生开展统计活动。具体安排如下:例题教学内容练习编排例1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分类整理教材呈现的情境图里的信息,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信息,获得数据,在交流中回答问题。例2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内分类调查,及时记录信息、获得数据,并通过分析数据,回答问题。练习十

运用两道例题里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为解决简单的问题而开展统计活动,初步积累统计活动经验,感受统计的现实意义。本单元教学内容的设计,基于统计教学观念的变化。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小学数学着重制作统计图、表的教学。因为那个时期,统计图表确实是数据的主要载体,而且统计图表的制作大量地依靠手工劳动,这必然导致统计教学以教会学生看懂图表、制作图表为主要内容和重要任务。随着人类社会向信息化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数据逐渐成为统计的核心。人们的统计活动围绕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分析与利用而展开,信息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计算机代替手工,精致地做出各种各样的统计图表,促使统计教学重心发生转移。

本单元教学内容的设计,还基于统计教学的开放性。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中,“统计与概率”可以作为一个领域,但决不是完全独立、与其他数学内容相割裂的。尤其是一些统计活动,它们和其他领域的学习活动也是相通的。正如统计需要分类、比较、计数,而这些活动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中早已应用。所以,统计的教学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大量的统计活动也是学生曾经经历过的,是他们能够想到、能够实施的活动,未必都需要“新授”。

本单元编排的两个例题是有层次的。从数据信息的来源看,例1的数据存在于教材的情境图里,是已经确定的,学生可以从教科书里获取;例2的数据存在于学生身上,是不确定的,需要通过调查才能获取。从记录信息的方法看,例1的分类简单,符号也简单;例2则比较多样,分的类多,记录方式多,可用的符

号也多。从回答问题看,例1只要说出数据就够了,例2还要对数据作些简单分析才能说清楚。

1. 把学生带进熟悉的情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指导学生合理分类,放手让他们独立进行统计活动,经历统计全过程。

例1是小学数学第一道教学统计的例题。教材适当把起点放低一些,便于全体学生都进入统计学习。例题呈现一幅校园情境图,里面有学生、有教师;有人在看书、有人在下棋、有人在做游戏。教材安排以下步骤进行教学。

(1)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发统计动机。

人们为什么统计?是为了解决问题。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统计活动应该由问题引发。

例1在学生初步看过情境图,浅层次了解图画内容以后,问他们“你还想知道些什么?”鼓励学生就情境图里的事情,继续提出一些问题。从大的方面说,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是数学课程的教育目标之一,数学教学应该这样做。从小的方面说,学生产生进一步了解图画内容的愿望,才会开展统计活动,学习统计知识。

情境图里的内容比较丰富,学生能提出的问题也多。经过交流,大致可以归纳成两种:一种是关于校园活动的问题,即有哪些活动?各有几人参加?哪种活动的人数最多……另一种是关于校园里有哪些人的问题,即有几位教师?几名学生?教师和学生相差几人……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学生需要进一步观察情境图,仔细收集其中的信息,统计活动由此而引发。

(2) 指导学生合理分类,设想如何在情境图里收集信息。

“分类”是最基本、最常用的统计方法,稍复杂些的统计,都需要分类。所谓“分类”,是把一个整体,按某一种确定的标准,分成若干部分。分类以后,就能对各个部分分别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从而实现对整体的全面把握。

学生在学习其他数学知识时,早已进行过分类活动。他们对分类不是很陌生,而且能够进行简单的分类。所以,教材问学生“要弄清这些问题,可以先把图中的人分类整理,你打算怎样分类?”以此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让他们自己分类。

怎样分类?一要符合所解决的问题,二是有明确且不变的标准,三要不遗漏、不重复地涵盖所有对象。为了知道参加各项校园活动的人数,应该按活动的形式分类。情境图里有看书、下棋、做游戏这三项活动,就应该把校园里的教师和学生按参加的活动分成三类。为了知道教师、学生各有多少人,就应该把校园里的人物按教师和学生分成两类。

(3) 放手让学生独立进行收集、整理数据的活动,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和呈现数据。

每一名学生为解决一个问题,选择一种标准进行分类,并表示出分类的结果,与同伴交流记录的形式和得到的数据。

上面的教学,已经从情境图里提出了两类不同的问题,教材接着要求学生解决其中的一个问题。这是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安排。如果让每人都解决两个问题,

两种分类很可能相互干扰,导致分类混乱,信息重复或遗漏,数据错误。教学时应该帮助学生确定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并把握住相应的分类。

分类整理得到的信息,需要及时记录。学生作记录应该做到两点:一是分类记,既然是分成两类或三类进行统计的,那么就要分两类或三类记录。二是利用符号记录,即用一个符号表示一个人。至于用什么符号,不必统一规定。一个圆圈、一个方块、一个“”等都可以。

在学生作记录前,应该提醒他们“分几类记录”“用什么符号记录”。有了思想准备,记录才不会混乱。

在学生记录以后,应交流各种记录,在突出“分类记录”“用符号记录”的同时,交流所用符号的多样性,以发扬个性、激发兴趣。

(4) 利用数据回答问题,实现统计的目的。 围绕情境图的内容所提出的问题,都与数据有关,都需要用数据回答。学生通过分类统计,获得了有关的数据,教材要求他们“根据分类的结果,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教学时应该引领学生感悟如下三点:第一,提出的问题是通过统计解决的,所以说,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第二,数据能够说明问题,不同的数据能说明不同的问题,不同的问题需要用不同的数据来回答。第三,利用统计得到的数据,还能产生新的数据。例如,从老师3人、学生12人,可以想到一共15人,学生比老师多9人。从5人看书、4人下棋、6人做游戏,可以知道做游戏的比下棋的多2人,做游戏和下棋一共10人……

(5) 回顾分类整理的过程,获得对统计活动的体会。

数据虽然回答了问题,但统计教学还没有结束。因为统计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问题的答案,更是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开展统计活动,逐步学会统计,掌握一些常用的统计方法,以及对统计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愿意参与统计活动,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学生对统计的情感体验,是无法从外部输入的,只能发自个体内部,而且各个人的体验不会完全相同。回顾所进行的统计活动,反思其做法、效果、要领以及收获与教训,是获得体验、积累经验的重要渠道。

例题把“回顾分类整理的过程”作为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谈体会,激发积极情感,积累有效经验。教学时不能向学生“索要”体会,而应该引导他们产生并总结体会。例如,在情境图里提出并解决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两个问题各分成几类统计的?不同分类得到的数据怎样?对分类还有什么想法?……学生围绕这些话题展开议论,说出来的就是他们的体会。

(6) “想想做做”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配合例1的“想想做做”编排3道练习题,教学要求比例题更加高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每一道题都要求每一名学生用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活动,获得不同的数据。例1提出不同问题,选择不同标准对校园里的信息进行分类统计,获得了较

多的数据,比较深入、全面地了解情境图中的教师和学生的校园活动。但是,每一名学生只为解决一个问题,按一个确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统计,获得一个问题的有关数据。而另一个问题以及按另一个分类标准进行的统计,只是在交流中有所了解。学生只能初步感受分类标准影响分类方法和分类结果。事实上,这部分内容还要求学生按不同标准分类统计,要让每一名学生都在亲身实践中体会分类标准与结果的相关性。即:相同的分类标准,获得相同的数据,能解决相同的问题;不同的分类标准,得到不同的数据,能回答不同的问题。

为了防止两种分类的相互干扰,教学时要提醒学生先按一种标准进行分类统计,把得到的数据表示出来;再按另一种标准进行分类统计,并表示出得到的数据。

第二,要求学生自己确定分类的标准。例1的两种分类标准是学生集体讨论决定的,“想想做做”第1题的两种分类是题目规定的,但第2、3题只是提出“按不同标准分一分”,至于按什么标准,要学生自主确定。

第2题呈现的邮票,面值不同,根据面值可以按80分、100分、200分三类统计;图画的内容不同,根据图案可以按人物、器皿、建筑、花卉分四类统计。学生还可能想到别的分类标准,只要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都可以采用。

第3题按不同标准把小组里的同学分一分,比例题和前面两道习题更加开放。学生会想到一些分类标准,如按性别分类、按年龄分类、按爱好分类……他们通过这些分类统计,能够了解到一些原来并不知道的情况,这就是统计活动的价值。

第三,统计结果的呈现多样化。例1的数据,是学生回答问题时说出来的。“想想做做”第1题的数据,填写在教材的表格里。第2、3题的数据,则要学生想办法表示。他们可以采用表格形式,也可以采用其它形式,如××有多少、××有多少……逐点陈述等。

2. 通过调查获得数据,通过分析利用数据。

例2在例1的基础上教学。一方面像例1那样仍然按不同标准分类统计,另一方面要通过调查获得信息,还要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想到并不回答更多的问题。

(1) 统计的内容具有现实意义,数据具有随机性。

许多幼儿园和小学都有为儿童检查龋齿,进行牙齿健康教育的制度。所以,很多学生都知道“蛀牙”,也知道自己有没有蛀牙,有几颗蛀牙。例2问学生“你有蛀牙吗?有几颗?其他同学呢?”与之相配合的插图,创设了学生交流蛀牙情况的情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产生相互交流、了解他人蛀牙情况的愿望。

学生中,各人的牙齿健康情况不同。有人无蛀牙、有人有蛀牙;有人的蛀牙颗数少,有人的蛀牙颗数多。交流的都是真实情况,交流之前并不知道别人的蛀牙颗数,交流之后才相互有所了解。数据的真实性和随机性,体现出统计活动的价值,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

(2)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调查,了解每个同学的蛀牙情况,分类统计,自主

记录信息、整理数据。

例2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学生通过调查获得数据。调查是收集数据的一种重要方式,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调查。教材落实课程标准的精神,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在小组内、班级里、学校中开展调查活动,逐步学会调查。这是学生第一次调查,在小组内了解各人的蛀牙颗数,难度不大,学生应该能够进行。

调查得到的信息应该及时记录,避免遗失或弄错。例题没有规定记录的形式,也没有告诉学生怎样记录,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并相互交流记录的形式以及结果。教材呈现的几种记录是学生中最可能出现的,“辣椒”“蘑菇”两卡通都是依照调查的次序逐一记录,“萝卜”“番茄”两卡通都是分类记录。其实,“辣椒”“蘑菇”在整理信息时仍然要分类,才能得到数据。所以,组织学生交流记录形式与结果,要突出分类统计,即按蛀牙0颗、1颗、2颗……分别记录,能顺利得到需要的数据。“萝卜”采用画“”记录,每一个“”表示1人,统计人数要一个一个地数。“番茄”采用画“正”字记录,每一笔表示1人,统计人数可以五个五个地数。显然,画“正”字记录比用其他符号记录更加方便。教学时,应该让学生体会画“正”字记录的优点,鼓励学生像这样记录信息。

(3) 用简单表格呈现数据,并根据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教材给出两张表格让学生填写,一张按蛀牙0颗、1颗、2颗、2颗以上等四类进行填写,另一张按没有蛀牙和有蛀牙两类进行填写。无论填写哪一张表格,都需要把收集到的数据再次整理。例如,把有3颗、4颗……蛀牙的人数相加,得到蛀牙2颗以上的人数;把有1颗、2颗……蛀牙的人数相加,得到有蛀牙的人数。这些整理并不难,却能从调查得到的信息中获得了新的数据。

学生获得的数据丰富了,他们能够提出和回答的问题就多了,对小组内同学的蛀牙情况的了解也就深入了。对此,教材提出两点要求。一是根据分类的结果回答问题:“小组同学中,是有蛀牙的人多,还是没有蛀牙的人多?”“有蛀牙的同学中,几颗蛀牙的人数最多?”二是自己提出问题,与同学交流,一起回答。学生联系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加减计算,会提出许多问题,产生更多数据,并找到答案。像这样利用数据提出和回答问题,就是简单的数据分析活动。统计的价值就在于数据分析活动之中,就在于利用数据帮助人们清楚地了解事实,便于人们交流想法,有助于人们作出判断、选择、决策。

(4) 回顾统计活动过程,积累经验、体会。 例题的最后,要求学生回想开展了哪些统计活动,是怎样进行的,说说自己的体会。他们可以说的内容有很多,只要是自己经历过的、感受到的都可以说出来和同学分享。教学时,要在学生广泛交流的基础上,突出这道例题里的新内容,帮助学生关注新方法,积累新经验。例如,在小组内逐个询问同学的蛀牙情况,通过调查能够得到数据;应该一边调查一边作好记录,分类记录比较清楚,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人数比较方便……

(5) 精心设计“想想做做”和练习十,进一步提高学生开展简单统计活动的能力。

2024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八单元教材分析-最新整理

第八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的教材分析在前几册教科书里,结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两个领域的知识教学,学生经常进行比较、分类、计数等学习活动,经常通过画图、操作等活动来解决问题,积累了一些数学活动经验,为学习统计的知识与方法作了必要的准备。数学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统计教学提出三点要求:①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3p295lse872h8v7sa970wk4t3v47w00u3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