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纪念刘和珍君》优秀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纪念刘和珍君》优秀教案

【知识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学习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2、理解重点词句在文中的特殊含义 3、学习反语讽刺的批判艺术 【能力目标】

1、迅速把握文章整体内容与思想情感。 2、能结合写作背景赏析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情感目标】

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渴求真理、勇于斗争、对祖国有高度责任感等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重点词句在文中的含义。

2、难点:领会反语讽刺对表达情感的作用,学习作者的语言艺术是难点。 【教学方法】概括法、探究法、引导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积累词语 寥落:稀少、冷落。 踌躇(chbuchfi):犹豫; 平素:平时、平常。

桀骜:性*情刚强不屈。桀:不顺从。

噩耗:指自己亲近的人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噩:凶恶惊人的;耗:消息。 惨淡:暗淡五色*,这里是悲惨凄凉意。 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

引退:指辞去官职。这里是告退的意思。

出离愤怒:愤怒到极点。甚至超出了愤怒的程度。

广有羽翼:到处都有同一党一的帮凶。羽翼:本为鸟的翅膀,此指帮凶。 惩创:惩治伤害。

淋一漓:湿一淋一淋往下滴 二、解题导入

1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伟大的文学家、思 想家和革命家。

1918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接着又发表了《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等。L923年和1926年相继出版了短篇小说集《o内喊》和《彷徨》。另外鲁迅先生这一时期的作品还有《坟》、《热风》两本杂文集和散文诗集《野草》。

1927年10月以后,鲁迅走上了他人生道路上最光辉的历程,这是他率领“左联”文艺大军同国民一党一反动派英勇奋战

的时期。

主要著作是《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

《南腔北调集》等杂文集和历史神话小说集《故事新编》。 鲁迅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殚精竭虑,积劳成疾,1936 年10月19日不幸去世。在葬礼仪式上,他的遗体上覆盖着上 海各界敬献的绣着“民族魂”的旗帜。 2、文体知识

杂文是一种文学体裁,它是采用文艺的笔法所写的议论文。杂文—般短小精悍,活泼锋利,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凡是有关社会生活、事件动一态、日常:工作、学习的杂感、杂论、随笔、短评、札记、读后感等部属于杂文的一类。

杂文分讽刺性*杂文和疏导性*杂文。鲁迅先生的杂文—一般 属于讽刺性*杂文,邓拓的杂文一般属于疏导性*杂文。 杂文的特点是:内容具有针对性*,说理具有形象性*,语言具 有丰富多彩性*。

杂文写作往往用物象说理,以小见大,由 实人手,从实到虚,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三、速读,整体把握思路及内容 悼念刘和珍君爱

写作缘由控诉反动zheng府逻辑顺序 (1、2)痛斥走狗文人恨 唤醒麻木庸人 追述生平事迹生前

记念主体概括惨遭杀害时间顺序

2

(3、4、5)遇害 详写遇难经过

教训意义劝诫徒手请愿否定逻辑顺序 (6、7)激励奋然前进肯定 四、作业

1、完成课后二、三土、一题思考 2、完成《导学》知识巩固部分 第二课时 一、探究思考

1、为什么一再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来”“我还有什么话可说”? 烈士被杀,无限悲痛,不能不写,很有必要。但是“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无话可说,是愤怒到极点!反动派的杀害人民的凶残,文人的污蔑和惑众的下劣,令人说不出话来。

作者因“悲恨”而感到有写的必要,因“恨”而无话可说,“悲”和“恨”两股情感在文章—开始就升腾交织。

2、作者为什么一再写刘“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强调刘的善良可爱,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劣。 3、“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中“也”字如何理

“也”字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陈君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动机远非限于“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而是由于鲁迅和刘既是师生又是同志。对于她的死,鲁迅感到特别悲痛。所以写文是必要的。

4、“庸人”、“中国人”、“无恶意的闲人”分别指什么人?

“庸人”者,平庸之人也,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敢“直面……正视……”他们特别容易忘却“旧迹”,忘却历史教训,他们不思反抗,苟且偷生。

“中国人”是指反动派,还是指所有的中国人? “不惮以最坏的……”中的“中国人”不仅指反动 派,而且包括一般中国人。

“无恶意的闲人”对世界的态度极端地冷漠,他们冷眼观看 人生,甚至将烈士的鲜血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作 者是不抱希望的。 二、概括文章的中心

3

文章的标题—一《纪念刘和珍君》,即中心。

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位革命青年:渴求真理,富于斗争精 神,而又和蔼、善良;有思想,有远见,富有革命责任感。 这样一位热血青年,为了“援助外交”,“欣然”前往执zheng府 请愿,却遭到执zheng府卫队的杀害!因此,在纪念的同时,有怒不 可遏的揭露,义愤填膺的鞭挞,揭露了反动zheng府杀害爱国青年 的凶残暴行,揭露了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 在悼念烈士的同时,严肃地从历史的高度,总结“三一 八“事件的教训、意义,激励继续战斗者“更奋然而前行”。 文章第一、二、三部分,侧重于悲痛的忆念、哀悼,第四、五 部分侧重于愤怒的揭露控诉,第六部分侧重于对历史经验的总 结;三者交错融汇,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 作者为什么不按照一般纪念的方法来写呢? 他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刘和珍等该惨案中牺牲

的优秀进步青年的纪念,评述“三·一八”惨案整个历史事件, 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沉痛的总结。

三、迁移拓展,说说你对文中反语讽刺艺术语言的体会,如今运用反语洋能够注意什么。 四、作业 1、背诵重点章节 2、预习《故都的秋》 【教学反思】

4

《纪念刘和珍君》优秀教案

《纪念刘和珍君》优秀教案【知识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学习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2、理解重点词句在文中的特殊含义3、学习反语讽刺的批判艺术【能力目标】1、迅速把握文章整体内容与思想情感。2、能结合写作背景赏析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情感目标】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渴求真理、勇于斗争、对祖国有高度责任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3f993smr577xpo5846y5ap1c1kz8f00qa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