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宏观经济学复习纲要.doc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宏观经济学复习纲要

第十二章(注意课后计算题)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 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理解:

1. GDP包括一切部门提供的产品和劳务。 2. GDP用市场价值来计算。

3. GDP 一般仅指市场活动所导致的价值。

4. GDP只计算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 它避免了中间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 最终产品和服务:作为整个生产的结果而产出并直接进入最终使用过程的物品及服务。 5. GDP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而不是所售卖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6. 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概念而不是存量概念。 7. GDP是一个地域概念,而非国民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境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是一地域概念。

国民半产总值GNP (Gross National Product):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全体国民所牛.产 的全部授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是一个国民的概念。 注意:计入GDP的项目必须要同时符合这几个条件!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1. 支出法(最终产品法)(从买方角度):核算在一定吋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 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來计算GDPo GDP二C+I+G+NX(或 X-M)

2?收入法(所得法、分配法)(从卖方角度):从生产过程屮产生收入流量的角度计算国内生 产总值的方法。

GDP=T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谋差 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一投资恒等式 四部门中考虑居民户、企业、政府和对外贸易。 从总需求的角度:Y三C+I+G+X (出口)

从总供给的角度:Y三各种要素的供给+政府供给+国外供给 三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税收+进口 三 C + S+T+M

则 C+I+G+X=Y=C+S+T+M I+G+X 三 S+T+M

得I三S+ (T-G) + (M-X)(四部门的储蓄一投资恒等式) 名义GDP和实际GDP

实际GDP=名义GDP/GDP隐含折算指数

第十三章

边际消费倾向MPC:在增加的一单位收入小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 MPC=VC/VY 或 dC/dY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等于收入。C+S = Y

2、 若APC和MPC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APOMPC,则APS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 递增,但APSVMPS。

3、 APC+APS=1, MPC+MPS=1

乘数的概念:总收入增量与投资增圧之比。即指在边际消费倾向为一定的悄况下,总投资的 增加将引起若干倍于投资增量的总收入的增加。B|J:K=VY/VI=1/ (1- 3 ) 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1、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KG二 VY/VG=1/ (1- 3 )

2、 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KT= VY/VT=-P / (1- P ) 3、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KTR= VY/VTR=P / (1- B )

4、 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与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 支出变动的比率。Kb=l

第十四章(注意课后计算题)

IS曲线:是指产品市场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或投资与储蓄相等的情况下) 利率与国民收入间关系的曲线。

S曲线的经济含义(作为一般了解):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卜,当利率下降时,投资需求 增加,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反之,当利率上时,投资需求减少,总需求减少,均衡国民收入 减少。因此,要使产品市场保持均衡,即储蓄等于投资,则均衡国民收入和利率Z间应存在 反方向变化的关系。 IS曲线的斜率

1?两部门 r=[ ( a+e) /d]-[ ( 1? B ) /d]Y

2. 三部门 (a?BT+BTR+e+G() ) /d]- (1-P ) Y/d (固定税制下) 货币需求动机和流动性偏好陷阱 (一)

货币需求动机

(1) 交易性需求:个人或企业止常交易的需要。对货币的镒要量取决于收入,收入越高, 交易量越大。

(2) 预防性需求:为预防意外支出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失业、疾病、意外事故)。其需 求量与收入成正比。L1=L1 (Y) =kY(k=dLl / dY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L1-交易和预防 动机需要的货币,Y-收入

(3) 投机性需求: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货币的投机需 求取决于利率。 (二)

货币的流动性偏好陷阱(凯恩斯陷阱)

(1) 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持冇货币的偏好。

(2) 流动偏好陷阱:当利率极低吋,人们不管手中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屮,而不愿 购买有价证券。

原因:货币是流动性或灵活性最大的资产,可随时交易,用于应付不测之需;可随时川于投 资。

LM曲线:是指反映货币市场上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利率与国民收入ZI'可关系的Illi线 LM曲线的三个区域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非均衡LM曲线的三个区域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非均衡

第十五章

财政政策效果

1. LM曲线的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变化

(1) IS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的效來越明显;(2) IS曲线越平缓,财政政策的效果不明显。

2. IS曲线的斜率不变,LM曲线斜率变化

(1) LM曲线越陡酩,财政政策的效果不明显;(2)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的效果越明 显。

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悄况:如果出现一种IS曲线为垂肓线而LM线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则财 政政策将十分冇效,而货币政策将完全无效,这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

挤出效应的影响因素:(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的大小。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越大,挤 出效应就越大。(2)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皱感程度即K的大小。K越大即LM越陡峭, 则挤出效应越人。(3)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h的人小。H越人,LM平缓, 则挤出效应越小。(4)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即d的大小。d越大,则挤出效应越大。 总Z,挤出效应少KG、K、d正相关,与h负和关。

货币幻觉:即人们不是对货币的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川货币來表示的名义价值作出反 应 货币政策效果(1)LM曲线斜率不变,IS11B线的斜率变化

IS曲线越平坦,移动LM曲线,货币政策的效果大;IS躺线越陡悄,移动LM曲线,货币 政策的效果小。

(2) 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的斜率变化

LM曲线越平坦,称动LM曲线,货币政策的效果小;LM |11|线越陡峭,移动LM曲线,货币 政策的效果人。

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如果水平的IS曲线与垂直的LM曲线相交,则称为古典主义的极端 情况,此时财政政策无效、货币政策十分冇效。

第十八章 (课后计算

自然失业:山于经济中某些无法避免的原因而引起的失业。包括:縻擦性,季节性,结构性 题)

1、 摩擦性失业:由于正常的劳动力的流动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火业。

2、 季节性失业:由于生产的季节性变动而引起的失业。如农业、旅游业、建筑业等。 3、 结构性失业: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而引起的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 或因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而产牛的失业。 非自然失业:包括效率工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1. 效率工资失业:由于实施效率工资而造成的失业。 效率工资:高于劳动供求均衡的工资。

2. 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社会总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自愿失业:指工人不愿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 非自愿失业: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 奥肯定律: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一个百分点。

自动稳定器:内在稳定器,是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十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

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即时地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即时地减轻萧条,无须 政府采取任何行动。包括政府税收、政府转移支付和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公开市场业务(或公开市场操作):是日前央行控制货币供给最重要最常用的丁?具。是指小 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宏观经济学复习纲要.doc

宏观经济学复习纲要第十二章(注意课后计算题)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理解:1.GDP包括一切部门提供的产品和劳务。2.GDP用市场价值来计算。3.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所导致的价值。4.GD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3f3x4ybs47zlrl1bkfq6d7jn4l91z0138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