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考点学与练 专题19 高效解答非选择题的方法与技巧(解析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专题19 高效解答非选择题的方法与技巧

非选择题在知识方面突出对教材重点和主干知识的考查,在能力方面侧重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验与探究的能力以及判断、推理、分析和综合运用的能力。由于试题综合性强、思维跨度大,考生普遍感到偏难。长期以来,同学们对非选择题的认识和作答存在或多或少的、这样或那样的误区,答题技巧和规范性等方面也有许多迷惘,这个问题不解决,必将影响答题效果和得分率。

【解题技巧】

技巧一 迁移运用,准做基础再现题

基础再现题,是指考查的内容相对基础、简单的非选择题,此类试题多以文字表达的方式来呈现,考查的内容涉及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实验技能等多方面的知识,遍布各个板块,主要考查考生的识记、理解和对原理、规律的应用能力。

要解答好此类题,关键是充分理解题干所表达的相关信息,快速地分析、判断和迁移,确定试题考查的主要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等相关知识点,最后做出规范完整的解答。这类试题考查的内容往往是生物学的专业术语和结论性语句,这就要求我们在作答时,应该向生物学的专业术语和结论性语句方面思考。

例1、生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1)施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除去田间的双子叶杂草、生产无根豆芽,这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都说明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________。

(2)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分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并向前传导时,细胞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________(填“相反”或“相同”);由于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即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递。

(3)动物的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下丘脑和垂体在其中起重要作用。下丘脑是机体________的枢纽;________是促进哺乳动物的乳腺发育和泌乳的激素,它是由________分泌的,它与孕激素之间具有________作用。

【解析】阅读题干信息可知,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的激素调节及动物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等相关知识点。(1)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但是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不同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利用这个原理,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除去单子叶植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对生长素最敏感,芽次之,茎最不敏感,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产无根豆芽,即只长芽不长根的豆芽。(2)神经纤维的某一部分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形成局部电流,在细胞膜内电流方向是从兴奋部位传向未兴奋部位,即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由于递质只存在于轴突末端的突触小体内,释放到突触间隙并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递。(3)动物的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垂体分泌的催乳素能促进哺乳动物乳腺的发育和泌乳,它与孕激素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答案】(1)两重性 (2)相同 轴突 胞体或树突 (3)调节内分泌活动 催乳素 垂体 协同 技巧二 全面观察,细做图像综合题

图像综合题是指通过各种图像,图解创设新的情境,提供新的题材,展示生物学原理、生理过程和功能等,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其考查的知识往往呈递进关系,即试题前一个问题的答案往往是解答后一个问题的条件或关键。

对于图像综合题的解题技巧主要体现在“细”上。一是细读题干,读懂题目给予的文字说明以及相关提示,特别要注意与解题有关的重要词语。二是细看图形的名称、相似结构、过程含义以及图示说明等,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转换、迁移、拓展。三是细看设问,从设问着手,结合题干的文字说明以及图形中获得的信息,把知识进行链接、综合,通过分析判断,使问题得到解决。

例2、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且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以致西方发达国家把它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号“杀手”。目前对糖尿病的治疗,大多采用激素疗法,该激素过去主要从动物(猪、牛)中得到。自从70年代基因工程发展起来后,人们开始采用这种新技术生产,其操作的基本过程如图所示。(1~7代表某生理过程,a~g代表细胞或结构)

(1)2过程需要使用________处理,4过程需要用到________。

(2)已知g代表的胰岛素分子是由51个氨基酸分子构成的蛋白质,具有两条肽链,合成一分子g需要脱去水分子________个,控制该过程的基因至少有________个含氮碱基。

(3)可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过程包括________。 (4)b细胞能否是人体的任意体细胞?为什么?________。

【解析】本题的图形主要表示基因工程操作过程,结合基因工程,综合考查了有关DNA、RNA、氨基酸、含氮碱基的计算等,读懂图示是解题的基础。(1)基因工程中所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进行切割,DNA连接酶是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进行连接。(2)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DNA含氮碱基数∶mRNA含氮碱基数∶氨基酸数=6∶3∶1。(3)3过程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4过程为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需要碱基互补配对,6过程为以DNA为模板,进行DNA的复制,7过程为目的基因的表达,有碱基互补配对。(4)只有胰岛B细胞才含有指导胰岛素合成的mRNA,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答案】(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连接酶

(2)49 306 (3)3、4、6、7 (4)不能,因为只有胰岛B细胞中才有指导胰岛素合成的mRNA 技巧三 观察趋势,速答曲线变化题

曲线变化题常以坐标图为载体呈现。有些生物学的现象和生物学事实,想用语言描述清楚很不容易,倘若用曲线再配以一定的文字描述就会一目了然,更便于我们对知识的掌握、交流和表达。

曲线变化型题的解题技巧:通过“读轴—看线—抓点”,以看线为中心,观察曲线变化趋势为核心,从而快速作答。读轴即领会横、纵坐标的含义、刻度和单位。看线即准确描述曲线的增减变化、找准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这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抓点则是注意抓住曲线的起点、转折点和终点。

例3、“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太湖水的美丽早已深入人心,但太湖蓝藻爆发却使它的形象大打折扣,专家指出,气温过高会导致蓝藻提前爆发,如果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太湖蓝藻蔓延的面积将越来越大,蔓延时间将持续整个夏天。请据此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太湖蓝藻数量迅速增加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如图所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如图中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如图中乙)。若此图表示太湖蓝藻种群增长曲线,则蓝藻的防治应在________点之前开始较好;当种群数量达到________点后,增长率为0。

(3)由于水质污染,湖中藻类过度繁殖,但鲢鱼可以吃掉大量藻类,净化水体。假设湖中藻类的总生物量(有机物干重)为m,每条鲢鱼的平均生物量为n,则理论上太湖能放养的鲢鱼最大数量为________。

(4)若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太湖水域自我调节能力的限度,生态系统将会遭到破坏,如果停止污染物的排放,该生态系统还会恢复到接近原来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

【解析】(1)由题意知,高温来得早,使藻类生长高峰期大大提前;太湖水体中氮、磷含量相对较高,水体富营养化比较严重,养分充足,适合藻类的生长;太湖水域水体流动性很差,藻类相对集聚较多。(2)据题图可知,a~b时期(相当于调整期),种群增长速率不大,要使蓝藻不大规模繁殖,应该在b点之前采取防治措施;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出生率=死亡率,即增长率为0。(3)能量在相邻营养级之间的最大传递效率是20%,因此理论上太湖最多能放养生物量为m/5的鲢鱼,而每条鲢鱼的平均生物量为n,所以理论上太湖能放养的鲢鱼最大数量为m/5n。(4)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能恢复到接近原来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

【答案】(1)①气温升幅较大且持续时间较长;②水体富营养化比较严重;③水体流动性很差(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b e (3)m/5n (4)恢复力稳定性

技巧四 提炼信息,巧答材料信息题

材料信息题往往是以现代生物科技新成果、新发现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信息筛选、加工、运用等能力。这类题型的命题意图是:能力立意(决定考查哪些知识和原理)→创设情境(提供材料)→确定设问(提出要考生回答的问题)。

这类试题的解题技巧:遵循“阅读情境材料→理解、筛选信息→前后联系、思维整合,确定概念原理→联系材料组织答案”的答题思路。

例4、据报道,美国耶鲁大学的生物学家正在从事将病毒引诱到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繁殖的实验研究。例如:HIV通过T细胞表面的CD4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注射大量用CD4分子修饰过的红细胞(如图乙),则该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但HIV在红细胞中无法完成复制增殖过程,最后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该方法目前已经在小鼠体内获得阶段性成果。

(1)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由免疫系统将其清除。人体的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________等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2)T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试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两方面分析);T细胞

与红细胞共同来源于________细胞。

(3)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之所以能成为“陷阱细胞”,从细胞结构角度分析是因为________,不具备HIV增殖的条件。

(4)CD4是HIV识别T细胞的重要特征物质,该物质最可能的成分是________。 (5)衰老的红细胞成为________,由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

【解析】本题所呈现的情境材料有些陌生,通过阅读材料,筛选与答题有关的信息。人体的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其中免疫活性物质有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是受抗原刺激后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的作用是受抗原刺激后分化为效应T细胞;T细胞与红细胞共同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之所以能成为“陷阱细胞”,从细胞结构上看是因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核糖体等结构,所以不能增殖。糖蛋白与细胞识别有关。衰老的红细胞将成为“非己”成分的抗原,由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

【答案】(1)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往选其二)

(2)受抗原刺激后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 受抗原刺激后分化为效应T细胞 骨髓造血干 (3)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核糖体 (4)糖蛋白 (5)抗原

高频考点一、细胞代谢 1.分析命题特点

(1)常穿插考查物质运输方式、遗传与变异、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等知识。

(2)常借助实验考查酶活力的测定、细胞呼吸的方式、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等基础知识。同时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等。

(3)高频考向:种子的萌发与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2.锁定命题角度 角度1.细胞呼吸的过程。 (1)有氧呼吸。

C6H12O6+6H2O+6O2――→ 12H2O+6CO2+能量。 (2)无氧呼吸。

酶①C6H12O6――→ 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考点学与练 专题19 高效解答非选择题的方法与技巧(解析版)

专题19高效解答非选择题的方法与技巧非选择题在知识方面突出对教材重点和主干知识的考查,在能力方面侧重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验与探究的能力以及判断、推理、分析和综合运用的能力。由于试题综合性强、思维跨度大,考生普遍感到偏难。长期以来,同学们对非选择题的认识和作答存在或多或少的、这样或那样的误区,答题技巧和规范性等方面也有许多迷惘,这个问题不解决,必将影响答题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3cvz50fse6tck19hpxv8jj329nz0t003l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