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370MPa级低碳方案冷轧碳素结构钢带工艺优化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370 MPa级低碳方案冷轧碳素结构钢带工艺优化

葛树海, 赵小龙, 王 强

【摘 要】按照降锰增硅方案,采用价格较低的硅锰合金、硅铁代替价格较高低碳锰铁,对370 MPa级低碳方案冷轧碳素结构钢的合金成分进行了优化。热轧冷却模式由前段集中改为后段分散。结果表明:采用降锰增方案后,热轧中间产品屈服强度增加明显,屈强比增加3%;试验产品经过冷轧退火后,产品屈服强度增加明显,屈强比增加4%,组织中出现了更多的硅锰复合粒子。最终产品整体力学性能优良,试验结果满足该产品相关标准要求。优化试验让该系列产品的合金成本吨钢降低75.3元,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取得了较好结果。 【期刊名称】山西冶金 【年(卷),期】2018(041)004 【总页数】3

【关键词】冷轧碳素结构钢 低碳方案 降锰增硅 合金成本

冷轧碳素结构钢,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和力学加工性能,生产成本低、表面美观的特点,广泛应用在汽车零部件制造、机电工业和建筑业等[1-2]。随着国民工业体系轻量化、高强化的发展,市场对冷轧碳素结构钢产品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酒钢生产冷轧结构碳素钢采用低碳方案,并严格控制成分中硫、磷等有害元素,钢质纯净、加工性能优良,尺寸精度高,实物质量水平达到国内主流钢厂产品水平。但是随着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有必要对该系列产品的成分和工艺进行优化调整,以降低成本。本文对370 MPa级冷轧碳素结构钢做了些工艺优化试验,取得了一些结果。

1 工艺优化试验

抗拉强度为370 MPa级的冷轧碳素结构钢,代表牌号有德标的St37-2G,以及国标的Q235。国内许多钢厂成分设计采用0.10%~0.20%左右的C再配合微合金Mn来实现。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酒钢)冷轧原料为CSP产线供给,在制定该级别钢种技术条件时,结合自身工艺特点,采用低碳工艺方案进行设计。其设计思路和方案是在低碳钢的基础上,通过添加Mn、Si合金固溶强化来实现强度达标,其碳质量分数控制范围为0.05%~0.07%。此次工艺调整优化,重点保证该产品力学性能稳定的同时,降低合金成本,也就是把Mn成分降下来。对于碳素结构钢来说,除了Mn之外,C、P、Si都是强化元素。酒钢采用CSP工艺生产冷轧原料,所以C含量不易再高,否则进入包晶区,给生产控制带来较大困难;增加P能提高钢的强度,但P降低钢的韧性提高冷脆性,适合于超低碳钢;加入Si也能提高钢的强度,但是容易在钢中形成非金属夹杂物,考虑到目前Si控制范围较低,计划适度提高Si含量,以弥补降Mn之后提升强化效果。酒钢目前370 MPa级的冷轧碳素结构钢产品力学性能稳定,存在一定富余量,因此具备合金优化试验的条件。 1.1 合金成分优化

酒钢在生产370 MPa级的冷轧碳素结构钢,在精炼炉处理时,加入低碳锰铁进行锰合金化。此次试验,重点进行降锰增硅,将钢中Mn成分降下来,把Si成分提高,其他成分维持不变,在满足力学性能达标的基础上,使得合金成本得到大幅度降低。表1为成分设计优化方案。

根据优化成分,采用价格较低硅锰合金代替价格较高的低碳锰铁进行合金化。加入硅锰合金首先保证钢中锰含量达标,不足的硅成分通过加入价格更低硅铁补齐。

1.2 热轧工艺优化

370 MPa级的冷轧碳素结构钢热轧工艺采用的是1 140℃加热温度、890℃终轧及610℃低温卷取。较高的加热温度有利于铸坯中第二相粒子溶解,终轧温度略高于Ar3和终轧后立即快速冷却,可获得均匀的铁素体晶粒,并使Si、Mn充分固溶在铁素体中,产生较好的强化效果。在冷却模式上,本次配合成分优化,做了略微调整,由原来前段集中快速冷却,变成后段分散冷却。后段分散冷却,可使组织中获得弥散分布的珠光体,提高抗拉强度。表2为热轧工艺及冷却模式。 1.3 冷轧工艺优化

冷轧工艺对带钢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冷轧压下率、退火制度和平整延伸率等。此次优化试验,冷轧及罩式炉退火工艺不进行调整,罩式炉退火维持580℃/620℃冷热点工艺设置。

2 试验结果分析

2.1 优化试验成分分析

根据成分优化试验方案,现场试验2炉钢,得到试验钢的成分和随机抽取的原工艺的钢种成分如表3所示。试验工艺1、试验工艺2均达到表1所要求的范围。经过实际测算,精炼环节采用硅锰合金和硅铁代替低碳锰铁后,整体合金成本吨钢降低约75.3元。 2.2 热轧组织性能分析

热轧轧制时采用52 mm薄板坯,连轧后成品厚度为5.5 mm。优化试验采用后段分散冷却模式。表4为同规格热轧中间产品力学性能。采用优化试验,热轧中间产品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略有上升,屈强比有了明显增加。图1为热

370MPa级低碳方案冷轧碳素结构钢带工艺优化

370MPa级低碳方案冷轧碳素结构钢带工艺优化葛树海,赵小龙,王强【摘要】按照降锰增硅方案,采用价格较低的硅锰合金、硅铁代替价格较高低碳锰铁,对370MPa级低碳方案冷轧碳素结构钢的合金成分进行了优化。热轧冷却模式由前段集中改为后段分散。结果表明:采用降锰增方案后,热轧中间产品屈服强度增加明显,屈强比增加3%;试验产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39oe7fe269pg7z7hdvh6c4rp7oyx100sn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