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口与环境(学案)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考点1.人口自然增长及影响因素(理解)
1.人口自然增长率= 一 。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 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社会福利、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但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的发展水平。
考点2.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理解) 1.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地区分布 人口增长模式 “高一高一低“模式 原始型 特 点 出生率 死亡率 高 高 传统型 高 高 较低 缓慢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为主 “高一低一高“模式 过渡性 高 低 高 迅速 发达国家:工业化初期(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发展中国家:20世纪50年代—现在 以近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化生产使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低一低-低“模式 现代型 低 低 低 缓慢,甚至负增长 新技术革命时期(后工业文明时期),目前主要是发达国家 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育观念的变化 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 自然增长率 极低 增长速度 社会发展阶段 极为缓慢 原始社会 原因 原始社会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 极少数落后的原始群体 分布 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2.人口问题
1)人口增长过快
产生的原因:在人口再生产还处于过渡型的国家,出生率仍然较高,但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导致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人口增长速度过快。我国人口增长较快不是因为出生率高,而是因为人口基数大。
带来的问题: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甚至过度开发利用资源,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造成粮食等生活用品短缺,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条件改善困难等社会经济问题;甚至造成社会、经济、环境的恶性循环。(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是相伴发生的,分析时需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
解决的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力,转变生育观念,促进人口再生产向现代型转变。(政策强制见效快,但治标不治本,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还是要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力。)
2)人口老龄化
含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或者老少比大于30% 原因与措施:寿命延长和少生孩子。
由于人们的寿命延长而产生老龄化。这是人们生活水平和保健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是民富国强的标志。而是如何应对由此造成老龄化后所带来的劳动力不足,养老金不足和养老服务不足的问题。主要措施是引进和善待劳动力,延迟退休和加强养老服务等。
由于人们少生孩子而产生的老龄化,这是生育观念的改变。解决的措施是奖励多生、补助多生。
3我国人口问题
表现:1)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多。 2)人口老龄化。 3)性别比失调。 4)人口素质低 措施: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2)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吸引移民;健全社会保障体系。3)改变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立法禁止孕期性别鉴定。
4人口金字塔的判读(见上页)
【典例1】读下面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 ,计算方法是 。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 率下降开始的,它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3)图中处于人口增长模式传统型阶段的是 (填字母); 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 国家和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 (4)A是人口增长的 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 。 (5)从图中看,C阶段死亡率最低,在C阶段后期死亡率又有所上升, 这是由于 。 (6)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基本进入 阶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较快,这是我国大力开展 工作的结果。 答案:
(1)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死亡
(3)B 发展中
(4)原始型 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自然增长率低,且波动较大,人口增长处于静止或低速增长状态
(5)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造成的 (6)现代型 计划生育
【典例2】下图为我国五省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总数的统计图,读图 回答。
(1)该年,图中所示各省区中() A.宁夏出生率、死亡率均较高 B.江苏新增人口最多 C.西藏的死亡率比上海高 D.北京人口自然增长最快 (2)从图中可以看出()
A. 西藏、上海的人口增长呈现出较高的出生率、较低的死亡率、较高的自然增长率特点 B. 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高 C. 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正相关
D. 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北京低,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比北京低
解析:(1)图中给出来的是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通过计算宁夏死亡率并不高,故A错误,因为苏的人口总数最大,根据计算其新增人口最多,所以B正确,而D就错误,通过计算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之差,可以得知西藏的死亡率比上海低,故C错误。正确答案是B。
(2)A.上海是低出生率、自然增长率为负值,而西藏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不符合题意;B.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高,故正确; C.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呈负相关,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相关,不符合题意;D.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北京低,主要是因为上海人口老龄化更严重,死亡率高,不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1)B(2)B
【典例3】读甲、乙、丙、丁四地的近年人口统计图(如下图),回答(1)~(2)题。
(1)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丁、丙、乙、甲 D.丁、乙、丙、甲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型 B.乙地是发达国家
C.丙地人口数量最接近人口合理容量 D.丁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甲地0到4岁人口的比重大,说明该地区人口出生率高,即自然增长率高;丁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乙地的人口出生率约为38‰,死亡率约为38‰,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0;丙地65岁及以上的人口约占5%,由此可以判断该地区未进入老龄化,所以人口还在不断增长。四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甲、丙、乙、丁。第(2)题,读图可知,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高—低—高”型;乙地人口增长模式为“高—高—低”型,为发展中国家;丙地人口数量是否最接近人口合理容量从试题给出的信息不能判断;丁地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型,且人口呈负增长,为发达国家,所以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
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
考点.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理解)
1.人口容量: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它有三个特点:①临界性;①相对性;①警戒性。
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 2.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即最适宜人口数量。
3.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典例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
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
(1)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
A.约15~16亿 B.15.1亿或16.6亿 C.约8~9亿 D.约14~15亿 (2)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 )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地区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D.国家人口政策 解析:主要考查了环境人口容量,环境人口容量表示的是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所能承受人口的最大负荷量,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警戒值。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很多,例如,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的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1)依农业资源或粮食生产能力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为环境人口容量;而合理人口容量即该地区的最适宜人口数。据表可知,我国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为8亿到9亿,即人口合理容量为8亿到9亿。 (2)影响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的丰富、地区开放程度的高低、科技和消费水平的高低等,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无关。 答案:(1)C(2)D
【典例2】广州提出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以内,应该说,这“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据此回答下列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是指环境承载力
B.该指标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C.该指标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成反比
D.该指标与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成正比 2. 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广州应( ) ①超出本地区范围索取资源,发展生产
②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 ③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加快人口的增长,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1.“活得舒服”是指人口合理容量,该指标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呈正相关,由于在不同的时期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该指标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2.超出本地区范围索取资源,发展生产,这种说法错误,因为发展生产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过度索取资源会破坏生态,从而使人口合理容量下降。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这种说法正确,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种说法正确。加快人口增长,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这种说法错误,这样只会使广州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更加严重。 答案:1.B; 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