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整数说课稿
课题:分数乘整数 学科:六年级数学
各位老师大家好:
很感想能有这个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分数乘整数》。这节说课分四个环节进行,下面我就来说说每个环节。
一、说教材
《分数乘整数》是人教版六年制上册第一单元的分数乘法的第二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很分数加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这个内容中,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整数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只是这里的相同加数变成了分数,同时分数乘整数又是分数乘分数、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握好。基于以上原因,我确定了如下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迁移转化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尝试探究,合作学习的好习惯。
为了使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引导学生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二、说学法
本节课的学习依据知识的迁移,应用转化的思想,通过学生尝试自主探究,把新知识转化为已经学习过的就知识,进一步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适时点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教师让学生尝试、观察、讨论、探究中获取知识,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三、说教学流程
合理安排教学流程是教学成功的关键。针对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安 排以下几个步骤完成教学。 (一)复习课引
1、5 个12是多少?怎样列式?
111??? 131313 这两题可以让学生自己做出结果,然后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特点?第二题
2.
还有什么简便方法吗?”他们的作用是要为新授环节做一个简单的铺垫。 (二)新知探究 1.课件出示例1
(1)学生们请仔细读题,你理解这个题吗?试着来说一说。在学生分析题意的时候,随机画出图形。再仔细的读读这个题,你会列式计算吗?试着做做。 (2)学生做的时候教师巡视、指导,找有不同想法的学生上黑板去做,绝大多数同学完成的情况下,老师再布置任务“同桌互相说说你们的想法”这样就可以保证所有学生至少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候请板演的同学讲出做题的思路。
333?? 10101033 第二种?3或3?。这里关键要剖析第二种方法,为什么可以用乘法,在
1010此基础上师生共练两题,教师要做好板书的整理,而后我引导学生学习计算分数
第一种
乘整数。整个新授过程,我让学生仔细想一想、试着做一做、同桌说一说、试着讲一讲。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在尝试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2.二次尝试环节的设计意图,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掌握计算方法。 3.在教学例1第(2)题时,因为有了例1第(1)题的教学过程,学生基本有能力解决,所以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但这一题特别应该注意的是让学生明白,能约分的要约分,再计算比较简便。 (三)总结计算方法及随堂练习
教学第(2)题后,我就引导学生一起探究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然后就进入了巩固练习阶段。我在黑板上出题:
计算下列各式:
257?5= (1).?3= 4?=
76102(2)?3=( )+( )+( ) 11111 ??=( )×( )
999 同学们做完后小组交流讨论,请同学板演,不管答案对与错都要求同学说出为什么那样做以及他的思路是什么。接下来要求同学们试着做书上“练一练”的第1、2题,请同学板演,我再总结这节课的关键是计算方法和计算后能约分的要约分这两个要点。顺便布置课后练习(练习八第1、3、4题),和作业(练习八第2、5题),特别提醒学生,计算前先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分,
养成先约分再计算的习惯。 (四)课堂小结
最后我对本节课进行了小结,让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以及还有那些疑问?起到归纳知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布置作业
我布置了课后练习和作业(课后练习:练习八第1、3、4题,作业:练习八第2、5题),特别提醒学生,计算前先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分,养成先约分再计算的习惯。 四、说预设效果
这节课的设计,主要通过突破难点达到突出重点的教学思路,教学难点的突破主要是给学生充足的尝试探究的空间,学生在探究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渗透了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使学生掌握学法。
教学小提示: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成功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探索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我愿做人梯让孩子踩着我的肩膀攀登科学。是绿叶就要哺育红花开的更艳,是蜡烛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将放出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