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科技成果——高效纳米级工业水处理除氯
剂的制造技术
氯根是原水中所含的CL-是天然水中重要的阴离子。由于近年来水资源的短缺人们开始使用地下水或者其他自然水源,使锅炉补水中的氯离子含量居高不下,且在炉内高浓缩条件下氯根可达2000mg/L以上。锅炉内氯根含量高可能造成氯的腐蚀,成为锅炉运行的隐患之一。
同样工业循环冷却水在浓缩过程中,除重碳酸盐浓度随浓缩倍数增长而增加外,其他的盐类如氯化物等的浓度也会增加。当Cl-离子浓度增高时,会加速碳钢的腐蚀。Cl-会使金属上保护膜的保护性能降低,置换氧原子形成氯化物,加速阳极过程的进行,使腐蚀加速。
Cl-的离子半径小,穿透性强,容易穿过膜层,所以Cl-也是引起点蚀的原因之一。特别对于不锈钢制造的换热器,Cl-是引起应力腐蚀的主要原因,因此冷却水中Cl-离子的含量过高,常使设备上应力集中的部分,如热换器上花板上胀管的边缘迅速受到腐蚀破坏造成爆裂。工业锅炉和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中要求Cl-的含量不超过800mg/L。如有不锈钢制的换热器时,一般要求Cl-的含量不超过300mg/L。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对于锅炉炉水和工业冷却循环水由于浓缩倍数的增加造成的氯根的提高几乎无计可施,只能采取不断排污来降低氯根,这就造成了能源和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对于使用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外部水处理,对于大型水处理每天数万吨的水处理根本无法进行,并且需要投入巨资进行设备改造,非常不现实。
南开大学利用纳米技术合成的纳米级高效工业水处理除氯药剂、并应用于工业锅炉水处理和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经3年的实际运行可使锅炉氯根的平均去除率达60%以上,最高可达80%除氯效果明显。
该技术国内首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