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天然气企业加强技能操作人员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天然气企业加强技能操作人员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技能操作人才队伍是中国石化“三支队伍”的有机组成部分。天然气技能操作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安全生产与平稳运行。如何加强技能操作人员队伍管理,是天然气企业面临的新难题、新挑战。文章以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为例,在总结天然气技能操作人员队伍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未来可能遇到的一些具体困难和问题,并结合企业实际,尝试从学术讨论的角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国石化 天然气 技能操作人员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6-219-02

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减少碳排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与保障作用。2005年6月,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成立,集团公司天然气业务板块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此后10年间,公司业务发展迅猛,人才队伍建设卓有成效,包括技能操作人才队伍在内的“三支队伍”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不断加强技能操作人员队伍建设,深化技能操作人员劳动用工体制改革,公司进行了积极创新和探索。特别是近年来,与有关方面合资成立了A天然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进一步

强化了天然气技能操作人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取得了良好的实效。一大批综合素质好、技能水平高的人员脱颖而出,大量契合企业实际、操作性强的管理办法和经验也应运而生。但与此同时,还是有一些具体问题和细节,需要在深入调研和思考的基础上,“摸着石头过河”,在探索中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逐步完善技能操作人员队伍管理体系。 一、相关背景

2005年6月,面对兄弟企业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全线投产后、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国内天然气消费量和需求量急剧增长、山东等区域市场出现“气荒”的局面,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结合川东北地区海相型盆地构造天然气资源勘探取得的重大突破,决定组建天然气分公司。自那时起,川气东送、榆济天然气长输管道,中原文96储气库,青岛、北海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码头等国家重点工程和集团公司重点工程项目现场捷报频传,各项目安全平稳实现建成投产,“两线三站三库”战略蓝图全部变为现实指日可待;二级、三级天然气市场开发,公司客户关系管理和整体经营效益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10年间始终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有力地推动了集团公司党组“天然气大发展”战略部署的落实。

在此过程中,天然气分公司从“零起点”出发,致力打造富有较强战斗力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技能操作人才队

伍,通过集思广益、多措并举,注重实践锻炼,成功地培养了一大批在天然气长输管道、储气库、LNG接收站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干部员工,这是中国石化的宝贵财富,也是下一步天然气事业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三支队伍”中,技能操作人才队伍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主要在天然气长输管道输气站、压气站,CNG加气母站,LNG接收站等从事操作、计量、安全等基础工作,日常工作的重复性比较高。总体上看,技能操作人员队伍的文化水平和学历层次不高,用工形式有时相对特殊,待遇福利也可能相对偏低。但与此同时,必须承认的一点是,担负起天然气企业安全生产、平稳运行基本职责的员工群体,正是无数的一线技能操作人员,他们作为一颗颗“螺丝钉”,支撑了企业生产体系的正常和高效运转。

二、天然气技能操作人员队伍建设的成功做法 对天然气技能操作人员队伍建设的积极探索和创新,构成了天然气分公司10年辉煌创业史的重要基础。天然气分公司在技能操作人员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不计其数的探索和尝试,形成了一批经过实践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对这些成功做法进行回顾、梳理和总结,对未来进一步做好天然气技能操作人员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各方面条件适合的情况下,这些成功做法对同类型企业也一样具有参考和推广价值。

1.加大投入、夯实基础,强化员工培训。天然气分公司首批技能操作人员来自集团公司所属相关油田企业,主要在山东管网场站工作,他们基本都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操经验,其中有些甚至是高级工,技能操作水平比较熟练。2007年,随着横跨六省两市、总里程长达2000公里的川气东送管道工程项目建设顺利建设,天然气分公司提前着手准备,开始从大专高职院校直接引进毕业生,快速壮大了技能操作人员队伍,为川气东送管道建成投产做好了人员准备。新引进的大专毕业生动手能力比较弱,实操经验基本为零,如果直接分配到天然气输气场站工作,风险将是巨大的。为解决这一问题,公司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将他们集中送到西南石油大学以及油田企业培训基地,从理论、实操、工作纪律等多方面进行培训,狠抓基本功,并区分不同专业,提前考取焊工、电工、压力容器操作证等上岗必备证书。集中培训工作实效显著,新引进大专生到岗后,能够快速进入角色、履行岗位职责。

2.以师带徒、手口相传,注重岗位锻炼。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技能操作人员尤其如此。场站不同品牌、型号的阀门之间有什么细微差异,计量仪器仪表在不同季节应该如何保养,各种防腐材料怎样正确使用,等等,无数看似细枝末节、但却是可能一着不慎而引发重大安全事故的问题,都是需要从长期的实践经验中摸索总结出来的。

对缺乏经验的技能操作人员,如果没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指导和把关,就很可能因操作不当而酿成大祸,那样对操作人员本人和对企业发展都是不利的。为加快新引进技能操作人员准确掌握所在场站设备设施的性能、安全操作重要注意事项等,天然气分公司为每一名新引进人员配备了指导师傅,签订“师带徒”协议,明确双方的义务和权利,新员工在短时间内掌握了一些核心技术,更好地融入了所在场站的工作环境。同时,老员工也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心,促进形成了互相勉励、互相提高的积极氛围,技能操作人员队伍快速地跟上了天然气企业蓬勃发展的步伐。

3.文化引领、突出能力,畅通成长机制。公司从大专高职院校直接引进的技能操作人员数量众多、群体比较庞大,他们与同期作为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引进的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年龄相仿,在同一个基层场站吃住在一起,相互之间的融洽和融合极为重要。天然气分公司着眼于“家文化”建设,对技能操作人才一视同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多管齐下,成功地击退了地方燃气公司和能源企业对成熟天然气技能操作人才的“挖角”。日常管理中,强化能力和业绩考核,对解决生产突发问题能力比较强、提出合理化建议被采纳的人员,给予奖励;为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更高一级职业资格的人员,提升待遇;在具备条件的中型或大型场站,试点选聘技能操作人员任站长。技能操作人员从“家

天然气企业加强技能操作人员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天然气企业加强技能操作人员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摘要:技能操作人才队伍是中国石化“三支队伍”的有机组成部分。天然气技能操作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安全生产与平稳运行。如何加强技能操作人员队伍管理,是天然气企业面临的新难题、新挑战。文章以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为例,在总结天然气技能操作人员队伍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未来可能遇到的一些具体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32vu3xxe41symv1jox557eja0pqkz006n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