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一般过程施工方案
一、测量定位放线及轴线标高控制方案
1、基础工程施工顺序:
测量放线→土方开挖→钎探、验槽→混凝土垫层→柱放线→柱钢筋→柱模板→柱混凝土→拆模养护→标高放线→粱模板→梁钢筋→梁混凝土→养护→外墙防水防腐→基础土方回填。
根据图纸绘制放线图→补测控制标点并埋设控制桩→检测校核并验收签字→使用定位桩进行放线及标高测定→验线并做好验线放线记录。 2、土方开挖阶段:结合规划红线图及施工总平面图定位。
3、基础施工阶段:利用矩形网边上设置的轴线控制点用经纬仪直接向基槽内投点放线,而后展开放出其它轴线及边线。
4、标高控制由业主提供的水准点,经监理工程师和技术负责人复验后引测至施工现场,并在附近永久性构筑物及轴线控制桩上做出标识。
5、控制网设置,网点测试完毕后,须经有关部门及监理工程师闭合差校核,合格签字后方可使用,并报规划部门验线确认。 6、控制点采用埋设永久性预制砼控制桩。
7、建筑物各层轴线或模板边线应弹出墨线以便复核,关键部位应用红油漆做三角标记,且控制线在外墙也应作相应标记,以便控制外墙砌体和外装修的垂直控制基准线。
8、为提高放线定位的准确度,仪器必须定期进行校验,同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消除“人为偏差”和减小误差影响,保证建筑轴线定位的准确性。 9、基础砼拆模后,立即用仪器将±0.000标高线从标准基点引测至基础以便控制轴线,并用红漆做出三角形状标明,然后用钢尺配合经纬仪逐层丈量标高,每层标注一次,并及时复核,校正误差,此外室内均应弹±50线以控制门窗洞口、设备预埋位置尺寸。测量竖向垂直度时,每隔3-5条轴线选取一条竖向控制轴线,各层均应由初始控制线向上投测,层间垂直度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建筑全高度垂直度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H/10000(H为建筑总高度),且不应大于10mm。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控制线,应包括建筑物的主轴线,其测度精度不低于1/10000,其测角精度不超过20。
10、建筑的标高控制根据复核后的水准点求已知高程点引测,引测高程采用往返沿测法和附合测法两种方法,测量的闭合差不应超过±5√n mm(n为测站数)或±20√L mm(L为测线长度)。 二、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本工程拟建场区持力层为卵石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fk=300Kpa,基底设
计标高-1.7m。 1、施工准备 (1)、主要机具:反铲挖掘机1台、自卸汽车6辆、铁锹、手推车、小白线、钢卷尺等。 (2)、作业条件:
①.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②.建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③.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④.施工区域运行路线的布置,应根据作业区域工程的大小、机械性能、运距和地形起伏等情况加以确定。
⑤.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
⑥.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3)、操作工艺 ①.工艺流程:
修边和清底 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 分段分层平均下挖②.坡度的确定:因为本工程勘察范围内未见地下水,场地土为中硬土,属Ⅱ建筑场地,故确定放坡坡度为1:0.75。
③.开挖顺序:根据放出的开挖边线,由南向北沿端头以倒退行驶的方法开挖。自卸汽车配置在开挖机的后面装运土。
④.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坑壁和边坡的状态。发现问题,随时进行处理,以防基坑坍塌。
⑤.开挖基坑,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应保留30cm左右由人工进行清底,以防对基底土质扰动。
⑥.在机械挖不到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
⑦.修帮和清底。在距槽底设计标高50cm槽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橛,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同时由两端轴线引桩拉通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基坑宽标准,以此修整基坑边。最后清除基坑土方。 ⑧.基坑底修理铲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4)、开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 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根据土质变化情况,应
做好基坑的支撑准备,以防塌陷。
②土方开挖时应经常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③. 土方开挖不得超过基底设计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书面同意。
④. 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如果与地质勘察报告不符的情况时应及时通知地质勘察设计等有关单位。
⑤. 土方开挖时应将开挖范围外1.5m处沿基坑搭设安全防护栏,用密目网全封闭,夜间应设置照明设施,并设有明显标志。
⑥.基础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钎探测试,每隔2m设置一个测试点,采用10公斤重套锤,DN25 钢钎1.8m高,用套锤将钢钎砸入基底土层,并做好记录,钎探完后,在基底上设置垫层标高,每隔2米测设一个标高并做上灰饼。
⑦基槽开挖完毕自检合格后,应通知有关人员验槽,确认后办理《地基验槽记录》,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三、基础结构施工方案
(一)、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1、钢材使用要求:钢筋进场按照计划分批分量进入施工现场,进场时要检验钢材出厂合格证及质保单。同时现场试验员要配合监理、业主按照规范执行好见证取样,做好钢筋复试检测工作。检测通过后方可投入使用。 2、钢筋的加工
2.1、钢筋采用现场加工方式,随加工随使用。钢筋配筋工作由负责土建施工的专职配筋人员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和设计要求执行。
2.2、项目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和现场储料能力编制钢筋加工和供应计划,根据日供应计划加工。
2.3、钢筋的堆放:钢筋要堆放在现场指定的场地内,钢筋要集中堆放并进行挂牌标识,标识要注明使用部位、规格、数量、尺寸等内容。钢筋标识牌要统一、一致。对成品和半成品钢筋下面设方木支垫,表面用防雨布遮盖,防止钢筋的锈蚀及污染。
2. 4、放样:设专职技术员放样、细部出大样图。放样严格按设计要求、03G101、GB50204-2002规定执行。钢筋配料单经审核无误后方可下料,施工过程中随时注意设计变更,洽商、掌握施工中结构变化情况。
2.5、交底:组织加工人员学习规范及标准、详细进行技术及下料原则交底。 2. 6、放线:其中顶(底)板钢筋绑扎完毕后、弹出墙、柱位置轴线及支模边线,校核准确。
2. 7、定位:在梁板筋绑扎完毕后,按照放好的边线、在顶板筋上绑扎牢固附加筋,在墙柱主筋上绑扎牢固附加筋(附加筋控制好立筋间距及保护层),两附加筋绑扎点焊牢固。 2. 8、钢筋绑扎安装:
2.8.1基础地梁钢筋连接,上排钢筋在支座1/3范围内连接、下排在距中l/3范围内连接。各受力钢筋之间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任一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的35倍的区段范围内,有接头的钢筋受力截面面积不得超过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50%。
2.8.2门窗洞口加固筋与墙体钢筋同时绑扎,钢筋位置要符合设计要求。 2.8.3柱钢筋绑扎:(柱钢筋连接采用套筒冷挤压)
2.8.3.1工艺流程:放柱边线——沿线剔凿砼软弱层——钢筋调直——绑扎柱竖向钢筋——套箍筋——画箍筋分档控制线——绑扎箍筋——安装保护层砼垫块——验收。
2.8.3.2基础钢筋位置要求严格,是施工控制的一个重点。在绑扎之前,先在垫层上放出柱轴线,边线等,为便于在绑扎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查,防止发生插筋遗漏,放好线检查无误后,在柱子等处弹好墨线。
2.8.3.3柱钢筋与基础连接:柱的纵向钢筋要贯通基础而插入到基底。基础插筋底部设90度弯钩,弯钩尺寸按图纸。
2.8.3.4调整施工缝处钢筋后、计算柱箍筋数量、按箍筋接口循环错开方式套入主筋、柱内钢筋最底机械接头点距楼板面750mm。连接好后划箍筋位置线绑扎箍筋、第一个箍筋离砼面为50mm以便清除杂物及焊渣;主筋上安装环形砼垫块以确保保护层厚度准确,柱主筋保护层厚度为30mm。
2.8.3.5当上下柱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柱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钢筋之前,先行划分准确。梁、柱节点、钢箍加密区等构造钢筋,必须按设计和抗震标准,认真绑扎,不得遗漏。
2.8.3.6柱钢筋接高:因楼层较高,故按每层接高一次施工。柱、梁的箍筋必须呈封闭性,开口处设135度弯钩,弯钩外平直段长度不小于10d。
2.8.3.7柱主筋采用定位夹具固定控制,首先采用定位卡在浇筑混凝土前将定位卡套在柱筋的顶端,用绑扣将柱筋紧靠在定位卡上,控制钢筋间距位置,下部用砼垫块控制保护层厚度。
2.8.3.8控制柱节点部位密箍区采用先将梁主筋就位,再按尺寸绑扎密箍,保证结构受力合理传递。 2.8.4梁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梁模板验完——在模板侧帮上画箍筋分档标记——放箍筋——穿梁下铁钢筋并与箍筋绑扎——穿梁上铁钢筋并与箍筋绑扎——安装保护层垫块
——验收
平板钢筋施工工艺流程:核验梁板模板标高――弹线(底层钢筋位置及预留孔线)—摆放绑扎底层钢筋—电工配管—绑扎铁马凳及上层钢筋—铺设马道—支放垫块—安放固定预留孔模具—施工缝封挡—自检、互检、交接检—报监理隐检。
2)箍筋入模前,用气泵将模内的木屑等杂物吹出,然后按照箍筋间距在模板侧帮上画分档标记,将箍筋放入模内后,按照先下铁、后上铁的顺序将梁主筋与箍筋逐点绑扎牢固。
板筋绑扎前,清理模板上的杂物,弹好钢筋间距线,先绑底层筋,待管线安装后再绑上层筋。板的纵向受拉筋锚固长度为45d、钢筋排距采用马凳铁控制、双向板的长跨底层筋置於短跨底层筋之上。下排钢筋弯钩向上、上排钢筋弯钩向下,均不得平躺。
3)所有楼板外围的两行纵横向钢筋的交叉点,用铁丝全部扎牢,其余部分可用梅花形绑牢。扎丝绑扎钢筋的拧扣丝尾均向结构件内侧,确保丝尾不触模板。楼板内上下层钢筋用φ12钢筋马凳控制位置,数量每平方米不少于一只。
4)主次梁钢筋同时配合施工,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钢筋在中层,主梁钢筋在下。梁板下排钢筋接头位置在距支座1/3范围内,上排钢筋接头在跨中1/3范围内,粱箍筋绑扎前在主筋上划好箍筋间距线,梁内纵筋绑扎接头范围内箍筋按间距100mm加密。
5)电线接线盒的固定:采用附加φ8的钢筋的方法将电线盒焊接定位。
6)预留钢筋:梁柱模支设完成后,依据图纸要求放出预留构造柱和埋件的位置线,就位后进行加固,在混凝土浇筑时设专人检查校正。 7)预留洞、门窗洞的加强筋,梁柱钢筋的锚固:
根据图纸的要求设置预留洞口、门窗洞口等的加强筋、加设措施筋焊接固定,防止混凝土浇筑时移位,对梁柱钢筋锚固长度重点控制。
8)钢筋保护层控制:柱30mm、梁25mm、板15mm;钢筋保护层控制采用砂浆垫块,剪力墙钢筋采用梯子凳,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柱顶部设钢筋定位卡,楼板负筋设ф10的马凳钢筋,钢筋马凳每平米不少于1个,浇筑砼时还必须设专人修整,保证负弯矩钢筋的正确位置。墙体模板均绑扎钢筋梯子凳(间距800,钢筋直经大于墙体竖筋2mm)以确保墙体厚度和保护层厚度;梯子凳横向筋端面涂防锈漆。
2.8.5砌体插筋预埋:构造柱与墙体拉结每500高设2φ6拉结筋,施工时应按图纸规定的标准图集预埋插筋。
5.8.6往模板上刷隔离剂时不得污染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二)、模板工程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