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环境问题及其实质
学习目标 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分类。 理解环境问题的发展过程,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认识环境问题的实质。 形成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观念和意识。 明目标、知重点
一、环境问题及其分类 1.概念
(1)狭义:是指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作用下,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方向变化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2)广义:包括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 2.分类 (1)按表现形式
举例 典型地区 相互关系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污染等 发达国家 生态破坏 森林毁坏、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等 发展中国家 环境污染可能导致生态破坏,生态破坏也会影响环境污染的发生及其后果 (2)按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发生机制 ①原生环境问题:由自然界本身引起的。
②次生环境问题:由人类不适当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引起的。
③复合效应:原生环境问题与次生环境问题很难截然分开,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叠加。 二、环境问题的发展 1.采猎文明时期
环境问题主要是以气候危机和食物危机为代表的生态问题。 2.农业文明时期
开始引发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和荒漠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3.工业文明时期
环境问题表现为地区性、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进一步加剧,当代环境问题显示出大
1
范围、高危害等新特点。 三、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实质
1.产生原因:巨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 2.从本质上讲,环境问题就是资源问题、发展问题。造成人类目前所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的根源,是人类中心主义指导下的传统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而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转变观念和发展模式,寻求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健康的和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判断题
1.自然原因不会引起环境问题。( ) 2.环境污染可能会导致生态破坏。( )
3.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环境问题大体一样。( ) 4.从本质上讲,环境问题就是资源问题、发展问题。( ) 5.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是控制人口数量。( ) 答案:1.× 2.√ 3.× 4.√ 5.√ 二、选择题
6.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 A.轧钢厂的噪声传到附近居民区 B.氮肥厂的废水排入附近河流 C.焦化厂的废气排放到天空 D.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 答案:D
7.局部的环境问题之所以能够扩大甚至蔓延全球,其原因是( ) ①自然界的大气、水、地表物质不断运动、循环 ②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和渗透
③一个地区环境的改变,会使全球所有地区的环境随之改变 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主要的、明显的,差异性是次要的、不明显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8.与历史上的环境问题相比,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是( ) A.所有环境问题都有全球化趋势 B.已经能够被人类准确预见 C.过程具有不可逆性 D.都是人为原因引起的
2
答案:C
环境问题及其分类 【合作探究】
读教材P11图1-2-5“被地震毁坏的大厦”、图1-2-6“陷入泥石流中的汽车”和P12图1-2-7“沙尘暴”、图1-2-8“地面下沉”,探究下列问题。
(1)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发生机制,图中的问题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环境问题? (2)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提示:(1)“被地震毁坏的大厦”“陷入泥石流中的汽车”属于原生环境问题;“沙尘暴”“地面下沉”属于次生环境问题。
(2)原生环境问题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但二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叠加,形成“复合效应”。
【核心归纳】 环境问题的分类
(1)按表现形式可以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如下表所示:
环境污染 主要指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大量废弃含义 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多表现为环境某个或某几个组成要表现 素受污染或破坏,多为局部的环境问题 举例 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 生态破坏 主要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的环境破坏和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多表现为环境各组成要素整体退化,多为整体性的环境问题 森林毁坏、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自然景观破坏等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分布 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主体组成 环境污染,尤其是全球性环境污染可能导致生态破坏;反过来,生态破坏相互联系 也会影响环境污染的发生及其后果。二者都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 (2)按照发生的顺序以及发生机制,环境问题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如下表所示:
含义 原生环境问题 由自然界本身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次生环境问题 由人类不适当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引 3
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的环境问题 表现 自然灾害 地方病 低氟区的龋齿、高举例 地震、海啸、泥石氟区的氟骨症、缺起的环境问题,即狭义的环境问题 生态破坏 森林毁坏、水土流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污失、土地荒漠化、染、固体废弃物土地次生盐渍化、污染、噪声污物种灭绝等 染、光污染等 流、台风、干旱等 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等 原生环境问题与次生环境问题很难截然分开。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相互联系 用,彼此叠加,形成“复合效应”。这种“复合效应”使环境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例如,修建水库大坝可能诱发地震,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局部地区地面下沉或塌陷
环境问题与自然灾害的关系
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都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自然灾害主要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而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都会引发环境问题。 自然灾害只是环境问题的一个方面,二者的关系如图所示。
【跟踪训练】
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1~3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酸雨问题、沙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B.沙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D.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2.下列污染物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是( ) A.工业排放废气 B.家庭炉灶排放废气
4
C.汽车排放废气 D.建筑工地扬尘
3.图中土地沙漠化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 ) A.滥伐林木,植被遭到破坏 B.过度放牧,草原退化
C.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①分布在回归线附近和内陆地区,特别是撒哈拉沙漠和中亚沙漠区,只能是沙漠化问题;②在西欧发达国家分布最多,很可能是酸雨问题;③分布在非洲的原始林区和亚洲的横断山区等,是原始森林破坏问题;④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黄土高原至云贵高原一带,可能是水土流失问题;⑤分布在沿岸海域,应是海域污染问题。第2题,西欧的酸雨主要是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造成的。第3题,土地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沙漠周围气候干旱,在风力作用下沙土运动造成的。 答案:1.B 2.D 3.C
环境问题的发展 【合作探究】
读下面四幅漫画,探究下列问题。
(1)漫画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出现在人类发展的哪一时期?这一时期环境问题状况如何? (2)不同时期的环境问题有什么不同?
提示:(1)工业文明时期。地区性、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进一步加剧。
(2)采猎文明时期,主要是以气候危机和食物危机为代表的生态问题;农业文明时期,开始引发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和荒漠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工业文明时期,地区性、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进一步加剧,当代环境问题显示出大范围、高危害等新特点。
【核心归纳】 环境问题的发展
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人对环境的影响不同,环境问题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