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掌跖脓疱病
掌跖脓疱病是指出现在手掌和足部的一种慢性易复发的脓疱型疾病,属于中医“瘑疮”范畴,临床皮损局限于掌跖,以红斑基础上周期性发生皮内无菌性小脓疱、伴角化、脱屑、中度或严重瘙痒为特征,部分伴有甲损害。好发年龄在 30~60 岁,女性多于男性。 二、临床表现
掌跖脓疱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有所区别,最主要的表现特征就是:红斑、脓疱、渗出、角化、脱屑、色素沉着、指甲损害。
此病初发的时候,在掌跖部位随机出现红斑,部分患者左右掌跖的红斑呈对称状,
在红斑上面长出粟米大小的脓疱,此时的脓疱并没有凸出皮肤成疹,而是在透明的表皮下面形成的,眼睛可以清晰看见,微痒。
随着病情逐渐的发展,红斑扩散面积变大,表皮开始角质化,角质化脱落后边缘处层层叠叠,红斑处有新皮生成,过不久新皮又会开始角质化,皮损可以对称,也可以不对称。同时脓疱也会由粟米大小变成绿豆至黄豆大小,患者自己身上所长出来的脓疱大小比较一致,脓疱的生成速度比较快,数个小时就可以生成,有不同程度的自觉症状。脓疱的数目根据人不同,数目也不同,部分患者患处脓疱遍布密集,破裂之后结成厚厚的黄褐色脓痂,包裹着患处,更有甚者整个手脚都被脓痂包裹,动则脓痂破裂,就有鲜血溢出。
部分患者的表皮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在表皮脱落之后的暗红色部位,覆盖有糠秕状的鳞屑,长出粟米大脓疱,脓疱不会变大,脓疱数目较少。表皮脱落边缘的角质层较厚较硬,颜色呈土黄色,脱落的比较慢,如果强行撕扯会有痛感,撕破后会有血液浸出。 三、病因病机
西医观点:目前掌跖脓疱病的病因在医学上还没有定论,现报道其发病与遗传、免疫异常、汗腺汗管、病灶感染、吸烟、金属致敏、甲状腺疾病及药物使用不当等相关。夏季手脚多汗、女性经前期、妊娠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都有可能诱发掌跖脓疱病。
中医观点:中医认为掌跖脓疱病的出现主要是风邪、湿邪、热邪客于肌肤而成。湿热流窜到掌跖部位,壅滞不前,熏蒸肌凑而成。湿热性粘,加之掌跖部位经络细小,粘滞的湿热很容易就瘀堵在经络里面,郁久之后,就化成痰火,火炼液为痰,痰郁化火,就在掌跖皮肤形成了黄白色脓疱,又疼又痒。由于湿邪重浊、黏滞,热邪伤阴、动风、动血加之风邪游走不定,故而患者的掌跖脓疱病时好时发,时轻时重,缠绵难愈。这样一直循环不休,就令掌跖脓疱病的病程缓慢,反复发作,迁延日久。
中医对掌跖脓疱病的辨证分型:
1.湿热蕴结证:发病急,手掌、足跖或掌跖部皮损以脓疱为主,有少量水疱,局部红肿,自觉灼热不适或胀痛、瘙痒;全身伴有便干,溲赤;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微数。
2.湿盛于热证:起病缓慢,掌跖部皮损以水疱为主,有少量脓疱,轻度潮红,重时可见点状糜烂面及少量渗液,无自觉症状或微痒,全身症状可伴有纳呆,四肢沉重乏力等;舌质淡,苔白或白腻,脉弦滑或沉缓。
3.热毒蕴结证:发病时间较长,掌跖脱屑,露出暗红色嫩薄的表皮,基底有少量脓疱,干裂渗血,指(趾)甲增厚变形或甲周红肿;舌质淡红,苔薄白而干或苔黄少津,脉细数。
4.血虚风燥证:病程日久,皮损以紫红,角化,脱屑为主,少有脓疱,或时有干裂,疼痛;舌质淡,脉沉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