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行为愈加恶劣,引发了命案,也把自己送进了大牢。结交损友,图一时之乐,却贻害终生。
益友损友,还需仔细甄别;交友结朋,还需怀一颗向上之心。友谊,是生活的调料,放错了,却会让生活变味。成就一项事业,还需益友陪伴共勉。人生路上,还需益友几个,还需与益朋益友,一路向前。
【解析】【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①“益者三友,损者三友”意思是有三种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③“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意思是如果主人是一位有品德的君子,那么登门拜访的客人和他所交往的朋友也会是有修养的君子。表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只要你本身正直,自然就会吸引同样正直的人。这三则材料都谈到了“交友”的问题。所以文章应围绕交友来写。可以写成议论文,通过一些名人事例来论证自己的交友观“一定要结交益友,万不可结交损友”,可以写成记叙文,通过写和朋友交往的一件事来表现益友对自己成长的好处,也可以通过反面事例来表现损友不可交。如果写议论文,一定要选用说服力强的名人事例,最好能从正反两方面选取事例,论证观点。如果写记叙文,文中一定要有细节描写,可以是一句简短的话语,可以是一个细微的动作,可以是一个微妙的表情,细节描写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理情感,目的要突出。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考生要注意对材料进行分析,从材料中提取关键的信息,确定文章的立意,同时也通过审题,进行谋篇布局。考生要注意平时素材的收集,要按照题干的要求进行写作。在写作时要情感色彩饱满,让触动自己的那份情感也触动读者。注意恰当运用写作手法,表达上合理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使文章的主旨得以升华。同时考生在平时要加强写作的训练,做到应试时能够迅速构思,写出优秀的文章。
15.请以“这一刻,我又想起了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5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②内容真实,情感丰富,语言流畅。 【答案】 【参考例文】
这一刻,我又想起了你
立春过后,天气开始转向小雨了。站在窗前,凝望黑夜,没有了炫目的星罗棋布图,也没有振奋人心的“弯月飞舞”表演。天空是漆黑的,没有一点闪亮之处。牛毛般的小雨飘落下来,无声无息。
同样的天气,同样的夜晚,却多了一个娇小的身影,那就是你。那天晚上,我值日,匆匆忙忙地来到教室,把书本放在宿舍忘了拿。我站在走廊里,死死地盯着宿舍门口,一双手焦急地捏弄着,紧锁眉头,咬着下唇,盼望有人能走出来。果然,不一会你走出来晾衣服了。我像抓住了一棵救命稻草,不顾旁人诧异的眼神,天真地笑着,把手做成喇叭状,一蹦一跳,对着你大喊:“同桌!同桌!”你像一只受惊的小兔,四处张望,看到我后又友好地招招手。“帮我拿课本过来!”我又大声喊了一下,结果受不了连咳了几声。你笑着点头,露出两个可爱的小梨涡,小虎牙在夜中特别闪亮。
同学们都陆续回到座位上,安静地复习了,可是你还没有来,我等着等着急得连椅子都坐不稳了。烦躁地转动着笔,身体不安分地扭来扭去,虽然面向着下面同学,可眼睛却瞄
准门口等候你的出现,心思也飞到你身上了。终于,你来了!和几个舍友谈得不亦乐乎,在门口才依依不舍地回到座位。我急忙奔向你,问你要书本。你突然“啊”的一声,左手捂住自己的脸,鼓足腮帮子,嘟着嘴不知嚷着什么,两只眼睛从指缝里望出来,骨碌骨碌地转着,一脸歉意地说:“我忘了!”虽然看到你的动作,我已经猜到了几分,但听到你亲口确认,心里就更气愤了。明明答应了别人的事却又做不到,当初又何必答应呢?我没有理你,转身欲走。你却望了一下钟,说:“还有5分钟,等等我。”说完就像一支离弦的箭,飞了出去。等我反应过来是,你早已不见了踪影。
因为没有带书本过来,所以我十分无聊。撑着下巴,右手转弄着圆珠笔,讲台下“刷刷刷”的写字声格外刺耳,与我的掉笔声完全不能相融合。上课铃很快就响起了。“砰”一个不明物体撞到讲台,发出巨大响声,全班同学齐眼望了过去。突然,不明物体喘着粗气,缓缓抬起头,傻笑地对着我。我才发现原来是你。剧烈运动过后的你头发显得有点凌乱,额头和腮边上都挂着晶莹的汗珠,脸蛋通红,嘴唇却很苍白。
你调皮地吐吐舌头,伸出左手插进头发,随意整理好。然后,抽出右手放在桌子上,说:“书帮你拿回来了!”我仿佛挨了个霹雳,全身抖了抖。我接过书本,想起刚才错怪了你,恨不得打自己一巴掌。偷偷瞄了你一眼,右手心中红红的带着血丝,雨水打在上面,膝盖处还湿着,脏了一大块,应该是刚才路滑摔倒的吧。我内心惭愧无比。我小心拂去书上的雨珠,却永远拂不去你的承诺。
雨,还在空中飘落;夜,还是一如既往的漆黑;只是此刻,我又想起了你。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这一刻,我又想起了你”中,关键词是“想起”,写作对象是“我”,“想起”的对象是“你”,时间是“那一刻”,“又”是“再一次”的意思。也就是说,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因为某个场景触景生情,突然想起了“你”。这里的“你”,可以是某个具体的人物,比如说身边的亲人、老师、同学等,也可以是仅有一面之缘的某个人物,但他/她给你的感触特别深刻;“你”可以是某样事物,比如家里曾经养过的宠物等;“你”可以是某个历史人物或者是小说中的某个主人公,比如在遇到困境时想起了苏轼的豁达乐观,失败时想起了海伦凯勒的勇敢坚强等。总之,文章通过具体生动的人物描写写出“你”带给自己的感触或者深刻影响,以至于自己在某个特定的场景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如果能加上适当的环境描写来烘托渲染,文章会更上一个层次。
【点评】命题作文首先要审好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确定文章的中心。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就需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需要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16.请以“ 在心中流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叙事要有真情实感。③字数不少于 600 字。 【答案】 【参考例文】
温暖在心中流淌
布满青苔的石阶,清幽的风铃声,泛黄的图画,不断撞击着我的心扉,童年那段你追我赶却又单纯美好的时光逐渐在脑海中清晰起来,恍惚间发现记忆里的你依然美好,那指尖的温暖依然如花般开得绚丽。
那年,我进入了这所学校,盛夏的热风中夹杂着悲伤的呢喃,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单,我经常在被窝里偷偷哭泣,让黑夜来埋藏着一切。
突然,我一觉醒来,感觉脸十分烫,去医务室量体温,呀!发烧了,这可不妙,“怎么办?怎么办?”我在心中焦急地喊道。以往,我生病时,都是妈妈一直在照顾我,可现在又有谁呢?真是坏事成双啊!
我沮丧地来到教室,开始打扫卫生。这时,您看到了我,赶紧走了过来,着急地对我说:“怎么样,你没事吧,听她们说你发烧了,吃药了吗?现在感觉还好吗?”说罢,将手抚上我的额头,小声说:“是有点烫。”这只手真舒服啊,暖暖的,轻轻的,软软的,就像妈妈一样,身上还带着一股甜甜的香味。
您见我沉默不语,连忙说道:“是不是很难受,去休息一会儿吧。”我摇了摇头,笑了笑:“不用了。”“那你要是不舒服,记得叫我哟。”您这才放心地走开了。
那双手融化了我的孤单,温暖了我的心,我决定一定要考出个好成绩,让你高兴。之后,我就一直很努力,直到我登上领奖台上的那一刻,我看到您笑了,为我自豪地笑了。 查看着时光轴上的点点滴滴,不禁又一次想起了你,想起你温暖的双手,想起了你温暖的笑容,感恩在阳光明媚的那一天与你相拥。有的温暖是不会磨灭的,它一直流淌在我的心中。
【解析】【分析】此题是半命题作文。审这个题目,要先弄清“流淌”的意思,“流淌”的原意是是指液体在流动。文题是个形象的比喻,在这里应指一种美好的情感带给自己的感受或启发。“流淌”的可以是真情真爱,可以是快乐,可以是感动,可以是泪水,可以是温暖,可以是幸福,可以是诗韵,……结合“在心中”可知,应写一切美好的时光在你的心中“定格、滋生、沉淀”,给你美的情、美的悟、美的思想,这种获得的“美的感悟、生活的体验、人生的哲理”会在你的心中慢慢“流淌”。简言之,就是生活中的美的人,美的景,美的物,没的心灵,美的思想带给你深深的感触。选材可以写自己的成长路上来自朋友、老师、亲人的关心呵护,友情、亲情的涌动,去赞美生活中的真善美,写出我们的感动,感恩之心;也可以写自己的坚强、勇敢、自信、乐观,催我成长、成熟;也可以从细节人手,去写陌生人的一个微笑,一个动作是留存于心底;还可以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自然界的一花、一草、一物给我的人生启示,催我奋进,在我心中的“流淌”。无论写什么,都要有真情实感,不能给人编造之感。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考生要注意对题目和材料进行分析,从题目和材料中提取关键的信息,确定文章的立意,同时也通过审题,进行谋篇布局。考生要注意平时素材的收集,要按照题干的要求进行写作。在写作时要情感色彩饱满,让触动自己的那份情感也触动读者。注意恰当运用写作手法,表达上合理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使文章的主旨得以升华。同时考生在平时要加强写作的训练,提升写作能力。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世上谁没有追求?谁没有向往?谁没有渴望得到的事情?也许有人渴望得到理解、爱护、肯定、温暖……也许有人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台电脑、一张邮票、一个足球……也许有人渴望一场旅游,一场表演,也许渴望得到……
青春年少的同学们,请用心来抒写你的“渴望”吧。请以《渴望得到 》为题,
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得套作抄袭;(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答案】 【参考例文】
渴望得到满怀春风
谢此际春风待我慷慨,回眸处一川青黛。
——题记
清明时节,柳絮纷飞,梨花开得正盛。阳光明媚地吐下一圈圈金光,映得树影婆娑。和煦的南风掠过,熏得人温暖陶醉,懒洋洋地不愿动弹——已是暮春了。
今年的春光似乎来得迟,去得早。北风呼啸中,天地一片凋蔽萧瑟,竟然也算是立春;如此这般,寒冷地捱到了春分,本以为春风会捎夹着暖意而来,却只等到了炎热的南风。二十四番花信风,本应循着气候一番一番地盛开,今年却因为冬天占领的时间太长,气温刚一回升,就迫不及待地开了满城。虽然也是争妍夺艳,姹紫嫣红,却终究少了几分春天的味道。
还未赏到真正的春光,也没有与春风打个照面,就匆匆忙忙地过了清明。飘飞的杨花似乎叫嚣着:“春天已经离开了!春天不会再来了!”
我不禁想念起往年的春风了。乍暖还寒,仍带着一点怯意,像哪家娇憨的女孩偷偷地溜出家门,一不小心就与人撞了个满怀。那风里确乎是带着泥土的气息,与芳草、百花的气味混杂着,清新怡人,沁人心脾。这种想念,已从最初的期待酝酿成浓烈的渴求——我渴望得到春风满怀!
“胜日寻芳泗水滨”,古人有闲情逸致到湖边去踏春。纵我有附庸风雅的心思,却无附庸风雅的工夫,只得被锁在家里,被禁锢在书桌前,一头埋进书山题海,到无尽的文字与数字中觅春了。
夕阳西下,走出那栋灰暗的大楼,漫步在甘棠湖畔,深吸一口气,试图理清被几何图形占据的纷杂思绪——怎么却嗅到了春风的味道?
确乎是充满了泥土、青草与鲜花的气息,吹面不寒,沾衣欲飘,一不小心被撞了满怀。抬眸望去,春风乍起,搅一池萍碎,拂满湖涟漪。晚樱在风中簌簌地落花,铺了一路的残红,杨柳垂于水面,与山水一色。
我站在湖畔,任春风拂乱了鬓发。满怀的春风,柔软而又温和,清新怡然,沁人心脾。 盼春不得,寻春不得,在我已失却了对春的信心时,渴望已久的春风却充盈了我的胸怀。是造物在我疲惫时给予的拥抱?是时令对我歉疚的补偿?造物无言却有情,只待唤醒了人寻美的决心,方给予人以美的享受。 谢此际春风待我慷慨,回眸处一川青黛。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首先审题。结合“青春年少的同学们,请用心来抒写你的‘渴望’吧”可知,这篇文章是一篇从自己的生活出发、第一人称的文章。“渴望得到”是题眼,是写作的中心,“渴望”是非常想要的意思,表现盼望的程度。而要补充的题目内容则是写作对象,补题时要注意主题的基调一定是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不能写消极的内容。其次,思路。先明确补充内容。补题的过程就是选材和立意的过程,生活中自己渴望的事情比较多,但是要选择那些对自己来说比较重要的、比较特别的渴望,对自己的
生活有重要影响,对自己的成长有重要影响的的渴望才有写作的价值,才能写出自己对于生活的一些认识,对周围人和事情的一些看法,对于成长的看法。补题的内容可以是一些具体的对象,例如,渴望得到那只钢笔,渴望得到一抹微笑等,补题内容也可以是一些抽象的对象,例如,渴望得到自由,渴望得到赞赏等,即使是具体的对象,也要写出渴望对象背后的一些心理需求、情感需求。明确补题对象后,考虑文章具体内容,为了不写假大空的文章,要重点写为什么有这样的渴望,渴望原因的背后就是文章的情感主题,同时也可以在写追求渴望的具体行为过程中表现情感主题。第三,结构。从题目上看,本文更适合写记叙文,这篇文章更多的突出的是情感主题,所以一定要抓住典型的细节来展现生活的真实性,以小见大,方能发掘出比较深刻的主题。 【点评】半命题作文的补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充分吸取题中的隐含信息。要仔细审题,看清题目要求,注意题目所提供的选择范围和提示的情境,抓住关键信息,充分吸取其中的有用信息:或有关文章体裁,或暗示作文中心、感情,或框定了选材范围,或明确了填词拟题的要求。
二、要尽力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半命题作文在调动学生生活储存方面,为同学们作文提供了方便、自由。所以作文时要考虑到自己的生活实际,要积极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选择最真实、最有个性的材料,并据此确定自己在题目中要补填的词语或短语。
三、要精心体现运思的新颖独到。填题运思,在符合要求、切中题旨的前提下,还应避俗求新,题文相符,让人读后能为之一震。这就需要在填题上进行深加工了。
18.请以“这天,又听到那熟悉的声音”为题,叙写真实的生活故事。
要求:①不得抄袭、套作。②不少于500字。③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答案】 【参考例文】
这天,又听到那熟悉的声音
初中以后,我最怀念的,便是那小学门口的叫卖声。
令人兴奋的放学铃声响起,我小跑出校门。校门口真热闹:车水马龙,叫卖声不绝于耳。走在这一条不宽不窄的大街上,听着这些熟悉的声音,心里便有了一份踏实感。 那时,兜里揣着三四块钱,就觉得知足。我可以一下买两个吃的,一手拿一个,幸福感油然而生。酱汁在我的嘴边沾着,一向都注重形象的我自从听到叫卖声就收不住了,早就把什么淑女形象抛到了九霄云外。我的下颌一上一下,眼里那种对食物的欲望熊熊燃烧。 回到家,站在门口,我赶紧把省吃俭用“省”出来的口香糖塞进嘴里,嚼了又嚼,用来清除嘴里残留的垃圾食物的味道。美好的一天就在这样一段轻松而愉快的时光中度过了。 “一次考试代表不了什么,我考了132名我还没哭,你哭啥?只要我们稍微一努力,就可以进步个几十名。”我劝着同学。嘴上坦荡,心里纠结。初中以后的我不再像小学那样轻松,一下从班里的尖子生沦为差生,这给了我重重的打击。我担心,担心家长会上妈妈看到成绩后的失望,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会一直停留在这个地步……我始终相信,妈妈会理解我,但没想到换来的是妈妈的眼泪。我焦躁不安,担惊受怕,整天活在忧虑当中…… 今天,我重回到这条大街上,熟悉的路,陌生的人,我鼓起勇气穿过这条大街。“竹筒粽,黑米粽,白米粽”“兰花串夹馍,肉夹馍……”一阵又一阵熟悉的叫卖声传入我的耳朵,随之,我的忧虑也不复存在,那种踏实感如利剑一般把脸上的积云割开,绽放出久违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