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教育学原理》离线作业答案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教育学原理》作业 一、 单选 1.中国现代学校产生于: C A. 民国 B. 明末清初 C. 清末 D. 新中国
2.美国学者富勒提出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是: C
A. 心理发展阶段论 B. 职业生命周期阶段论 C. “关注”阶段论 D. 教师社会化发展阶段论 3.由美国联邦教育部评定的一种示范性学校是: D A. 灯塔学校 B. 特许学校
C. 磁石学校 D. 蓝带学校
4.《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提出的教育的四个支柱为: B A. 身体、知识、技能、品德 B.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C.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 D. 体育、智育、德育、美育 5.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学家是: A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卢梭 D. 裴斯泰罗齐
6.明确提出“培养完人”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文献是: A A.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 B.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C. 《儿童权利公约》
7.在《非学校化社会》一书中批判学校体系的教育学家是: D A. 古德曼 B. 弗莱雷
C. 巴格莱 D. 伊里奇
8.提出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国教育家是: A A. 陶行知 B. 杨贤江 C. 晏阳初 D. 蔡元培 9.学校的简单要素不包括: A A. 组织结构 B. 组织目标 1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C. 参与者 D. 技术
10.美国学校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B
A. 校长办公室 B. 学校董事会 C. 校务委员会 D. 学校议会 二、多选 1.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包括: BD
A. 学校专业生活 B. 培训活动 C. 研讨会 D. 自主学习研究 2.学校改进在内容分布上,主要的包括: BCD A. 校园文化 B. 学生学习
C. 教师教学 D. 学校管理
3.课程评价按照评价进行的时间可分为: BD A. 目标本位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目标游离评价 D. 总结性评价 4.学校内部关系经营包括: CD
A. 学校与教师 B. 学校与学生 C. 教师与学生 D. 学生与学生 5.评价教师的方法有很多,比较常见的包括: ABCD A. 自我评价 B. 学生评价
C. 领导评价 D. 同行评价和家长评价 6.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有哪些类型的学校: BCD A. 修道院学校 B. 人文主义学校 C. 新教学校 D. 天主教学校 7.我国的“混合制”学校类型包括: BC A. 国有民办学校 B. 公办民助学校 C. 民办公助学校 D. 股份制学校 8.一般来说,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哪些问题: ABC A. 学习障碍 B. 学习困难
C. 学业不良 D. 学业倦怠
2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9.从课程管理和开发主体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划分为: ACD
A. 国家课程 B. 综合课程 C. 地方课程 D. 校本课程 10.学校的价值体现为: ACD A. 个体价值 B. 集体价值 C. 社会价值 D. 人类价值 三、简答
1.“六三三”学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人们对它有怎样的评价,
“六三三”学制分 3 段 5 级:( 1 )初等教育段 (6 年 ) ,分初小( 4 年义务教育)与高小( 2 年) 2 级。( 2 )中等教育段 (6 年 ) ,分初中 (3 年 ) 和高中 (3 年实行普通)师范)职业分科制 )2 级。此外,下设蒙养院不计年限。除去上述普通教育系统外,还有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系统。
“六三三学制”的颁布实施正值杜威访华,它的基本理念蕴含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它的优点就在于:首先,它将缩短了小学年限,同时将小学分为两个阶段,有利于实施义务教育,这是与当时中国的国情相适应的。第二,它将中学分为两个阶段,有助于当时中学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分流,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第三,它的分段基本上与中国当时儿童的年龄特征相适应。
2.一所学校的文化氛围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1 ) 校训,是指经由学校领导提出的对全校师生的思想道德要求、行为习惯训练和进行人格、品格
培养的戒训,是学校为了树立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而制定的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是一个学校以及学生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