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2024-2024学年中考第二次模拟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区域,地震频繁,2017年发生一次大地震,震中位于图中M处,城市N也感受到震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M位于N的 A.东南方
B.西南方
C.正南方
D.正西方
2.目前,能合理解释该区域地震频繁的理论是 A.板块构造学说 C.海底扩张学说 【答案】1.B 2.A 【解析】 【分析】
1.经纬线是人们为了更好地确定地球上的位置而设置的,在经纬线上,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所以图中M是位于N的西南方向,故选B。
2.由图可知,该地区位于南美洲西部,处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灾害,可以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该地区火山地震多的原因,故选A。
2. 有一种灾害性天气,常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它是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中心附近的风力可达到或超过12级,具有很大的摧毁力。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这种灾害性天气是 A.寒潮
B.季风
C.台风
D.霜冻
B.大地均衡学说 D.大陆漂移假说
2.在我国,受这种灾害性天气影响较大的地区是 A.东部沿海地区 C.西北内陆地区 【答案】1.C 2.A
B.东北地区 D.青藏高原地区
【解析】
1.由题目可知,该自然灾害常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它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旋涡,中心附近风力会超过12级,说明这是台风气象灾害,故选C。
2.台风主要形成于热带海洋洋面,我国各地区中,受台风影响最明显的地区是东部沿海地区,东北地区纬度高、西北内陆地区离海远,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受台风的影响都小,故选A。 3.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 ) A.赤道 C.本初子午线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也是南北纬的分界线;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
初子午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故答案选B。 4.对我国海洋污染最大的是( ) A.大气污染 【答案】B 【解析】 【分析】
依据我国海洋污染的情况来解答分析此题. 【详解】
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部分废物和污染物最终都进入了海洋,海洋污染越来越趋于严重.目前,每年都有数十亿吨的淤泥、污水、工业垃圾和化工废物等直接流入海洋,河流每年也将近百亿吨的淤泥和废物带入沿海水域.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有:石油污染、城市污水和农业径流、空气污染、船舶、倾倒垃圾等.在海洋污染中,油类污染物已成为最大并最具威胁的污染源,一旦发生油污事件,损失极为巨大,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还会导致伴随物质损害的经济损失,如因海域遭到污染而使渔民丧失生计、造成周边旅游业的萧条给旅馆饭店带来损失等.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海洋污染及防治.
5.上海是我国最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一,其钢铁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附近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B.有便利的水陆交通和广阔的消费市场 C.附近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B.石油污染
C.固体垃圾
D.污水排放
B.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D.20°E和160°W组成的经线圈
D.人口稀少,交通闭塞 【答案】B 【解析】 【详解】
上海是我国最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一,其钢铁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有便利的水陆交通和广阔的消费市场,缺点是煤铁资源缺乏;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长江三角洲的相关知识。 6.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是 A.工业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点睛】
该题考查农业的地位,记住即可。
7.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C.有两块大陆被赤道穿过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故A不符合题意;海洋大多集中于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故B不正确;陆地集中在北半球,故C不正确;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故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观察大洲和大洋分布图,明确大洲和大陆的区别。
8.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B.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D.地球上三分是陆地七分是海洋
B.农业
C.商业
D.旅游业
B.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C.西北地区是我国的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区 D.青藏地区是我国的畜牧业和绿洲农业区 【答案】D
【解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北方地区是以旱地为主,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正确;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正确;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是我国的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区,正确;青藏地区是我国的畜牧业和河谷农业区,故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D。 点睛:该题考查我国四大区域的农业,理解分析即可。
9.不同干湿地区植被类型差异很大,我国半湿润地区主要分布的植被类型是 A.森林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干湿地区的植被景观。 【详解】
我国湿润地区的植被景观是森林,我国半湿润地区的植被景观是森林、草原,我国半干旱地区的植被景观是草原,我国干旱地区的植被景观是荒漠。故选B 【点睛】
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四种干湿地区类型。东北山地、秦岭-淮河线以南、青藏高原东南部是湿润地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等地是半湿润地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大部、天山山地等是半干旱地区,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藏高原西北部是干旱地区。
10.某同学在超市购买了一箱方便面,商标上注有“冀卫食证字(2014)第××字样,由此他判断方便面注册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A.山西省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山西省简称晋,陕西省简称陕或秦,河北省简称冀,贵州省简称贵或黔。所以,方便面商标上注有“冀卫×食证字【2015】第×号”字样,由此可以判断方便面注册的省级行政区域是贵州省。C正确,故选C。 11.读亚欧大陆分布图,图中四地气候类型搭配正确的是( )
B.陕西省
C.河北省
D.贵州省
B.森林草原
C.草原
D.荒漠
A.A地—乙 【答案】A 【解析】 【分析】
B.B地—丙 C.C地—丁 D.D地—甲
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东亚东南半部是湿润的温带和亚热带季风区,东南亚和南亚是湿润的热带季风区,中亚、西亚和东亚内陆为干旱地区。大陆性气候强烈,亚洲是世界大陆性气候最强烈的大洲。主要表现在冬季寒冷、夏季暖热,春温高于秋温,气温年较差大。气温和降水是组成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判断气候类型,先根据最低月均温,判断所在的温度带,再根据降水分布确定气候类型,其顺序是先“以温定带”,再“以雨定型”。 【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
甲气候冬季温暖,夏季凉爽,全年湿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乙气候全年炎热,一年分为旱雨两季,为热带季风气候;丙气候冬季温暖湿润,夏季高温多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丁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为温带季风气候。A地为中南半岛,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B地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C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D位于亚洲大陆内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所以A对应正确。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亚洲气候的分布和气候图的判读,理解解答即可。 12.下列国家中,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是 A.韩国、日本 C.朝鲜、越南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国的陆上国界漫长,达2.2万多千米,有14个陆上邻国,其中与朝鲜、越南两个国家既陆上相邻又隔
B.俄罗斯、越南 D.菲律宾、马来西亚
河北省秦皇岛市2024-2024学年中考第二次模拟地理试题含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