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协调生产,具有良好组织协调能力,正确引导班组,增强班组凝聚力;并能将生产相关会议精神进行传达,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c、正确的工作态度与方法,及时将生产线存在问题、员工思想动态进行反馈; d、熟悉产品生产流程,并能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四、案例分析
1、1)这是由于员工工作分配不明确,工作完成之后,又没有检查的程序。证据:因为分工不明确,员工与员工之间不知道各自的工作范围,才会导致工作中出现扯皮、推诿责任的现象。
2)如果我是张小发,会进一步明确班组中每一个员工的工作分工。设计出一个点检清单,让每一个员工都了解本部门的工作流程,在最后出货时对照工作清单进行清点。
2、1)下属犯错误主管应该承担责任。 2)新员工的培训工作不够。3)主管亲自处理次品是工作职责错误,本末倒置。4)不良率的过程管理不够。5)与上级的沟通方式不好。 3、1)B。 2)A。 3)B。 五、论述题
一、班组长的使命是:
为了达所公司或部门追求的目的,根据现有的条件,高效率地达成自己应承担的组织目标或者被分担的业务。
二、班组长的任务
1.指挥工作。即保质保量完成具体的工作(产品及服务的提供) 2.领导人员。提高部下及同事的能力,创造有工作意义的劳动环境。 (1和2必须同时进行,连续不断地努力实现。)
3.班组长应有的精神准备具有发现问题的意识;做事细心,善于革新;具有不被既定观念约束的能力,做事有灵活性。善于收集,具有管理的预见性。根据三现主义(现场、现物、现实)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影响力。一定的社会知识和被人信赖的人品。 三、班组长自我角色的认知
1.班组长是企业价值和利润的创造者。是基层的管理员,直接管理作业人员。班组长不要认为与上级、下属和平共处就可以了,如果不能达到为企业创造利润的目的,就不是合格的班组长。 2.班组长是中层管理人员的左右手。班组长是主管人员命令、决定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同时对自已的某方面工作起着辅助和补充作用。在对现场管理过程中,班组长既是管理精神传播的窗口,又是主管与员工沟通的桥梁。
3.班组长是一线员工的帮助者和支持者。班组长是员工的直接的领导,并对其进行作业指导,培训,评价其工作能力及工作成果。经常有人认为班组长一旦晋升,就有了“权力”,就可以对员工颐指所使,动辄呵斥处分,引起员工的不满和对抗。班组长多数从优秀员工中提拔上来,所以原来的工友对这个转变一般有一个适应过程。如果对一线员工以帮助者及支持者的身份出现解决他们工作上的困难相信很快就会获得员工的拥戴,以权相压只会适得其反。
4.班组长是同事之间的战友和兄弟。对班组长来说其他班组长是同事,是工作上的协作配合者。现代化生产最直接的特点是高度的协作分工,所以同事之间工作交流配合频繁。
【如何成为优秀班组长】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24分)
1、常见的激励手段有 。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最著名的激励理论之一,他认为人有 个层次的需要。 3、整理是将 与 区分开来,在岗位上只放置 。 4、清扫的目的是 。
5、在激励中,需要掌握两个原则:1)不要多次 ,这样会让此人被团队孤立;2)相对表现比较落后的员工,一旦在工作上有所起色,应 ,以强化他对工作改善的重视。 6、PDCA循环是指: 、 、 、 。 三、简答题(共38分)
1、试述安全管理的内容,如何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能力?(5分)
2、6S中的“清扫”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大扫除”有什么区别?(5分) 3、我们为什么要推行6S管理?(5分) 4、什么是作业现场的目视管理? (5分)
5、物品的标识要达到的五种理想状态是?(5分) 6、实施目标管理的简要步骤有哪些?(5分)
7、请说明班组长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职责及所起的作用?(8分)
【如何成为优秀班组长】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24分)
1、常见的激励手段有 。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最著名的激励理论之一,他认为人有 个层次的需要。 3、整理是将 与 区分开来,在岗位上只放置 。 4、清扫的目的是 。
5、在激励中,需要掌握两个原则:1)不要多次 ,这样会让此人被团队孤立;2)相对表现比较落后的员工,一旦在工作上有所起色,应 ,以强化他对工作改善的重视。 6、PDCA循环是指: 、 、 、 。 三、简答题(共38分)
1、试述安全管理的内容,如何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能力?(5分)
2、6S中的“清扫”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大扫除”有什么区别?(5分) 3、我们为什么要推行6S管理?(5分) 4、什么是作业现场的目视管理? (5分)
5、物品的标识要达到的五种理想状态是?(5分) 6、实施目标管理的简要步骤有哪些?(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