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空间的有机构成。 在经济和艺术之间,城市规划不能走向任一极端。这就要求在主要广场和街道的设计中强调艺术布局,在次要地区则强调土地的最经济使用。 (2) 格迪斯(生物学家)的学说 格迪斯强调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人类居住地与特定地点之间存在着一种已经基本存在的,由地方经济性质所决定的内在联系,因此场所、工作和人是结合为一思路 体的。 1915年出版《进化中的城市》,把对城市的研究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把自然地区作为规划研究的基本框架即,将城市和乡村的规划纳入到同一体系成果 之中,使规划包括若干个城市以及它们周围所影响的整个地区。这一思想经美国学者芒福德等人的发扬光大,形成了对区域的综合研究和区域规划。 提出城市规划的工作模式——调查—分析—规划。 四、现代城市规划主要理论发展 1、城市发展理论 (1)城市化理论
城市的发展始终是与城市化的过程结合在一起的。所谓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从城市兴起和成长的过程来看,其前提条件在于城市所在区域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其中,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第一前提。农村劳动力的剩余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第二前提。也就是说,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城市的兴起和成长,只有当农村同时提供了有劳动能力的剩余人口时,城市现象才能发生。
现代城市化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是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了大规模机器生产的发展,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对比较成本利益、生产专业化和规模经济的追求,使得大量的生产集中在城市之中,在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条件下,由于城乡之间存在着预期收入的差异,从而导致了人口向城市集中。而随着人口的不断集中,城市的消费市场也在不断扩张。随着城市和消费的不断扩张和分化,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成为城市化发展的推动力量。
总结:城市化的发生与发展与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等三大力量的推动与吸引关系极为密切。可以说,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美国的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通过对各国城市化发展过程的研究,提出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初始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这一阶段农村人口占绝对优势,生产力水平较低,工业阶段 比重在30%以下 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农村剩余劳动力释放缓慢。 中期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城市人口可在较短的时间内阶段 比重为30%~70% 突破50%进而上升到70%左右。 后期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这一阶段也成为城市化稳定阶段。 阶段 比重在70%以上 (2)城市发展原因的解释 城市是区域环境中的一个核心。城市与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概括为:区域产生城市,城市反作用于区域。城市的中心作用强,带动周围区域社会经济的向上发展;区域社会经济水平高,则促使中心城市更加繁荣。城市与区城市发域的增长极理论认为:城市作为增长极与其腹地的基本作用机制有极化效应展的区和扩散效应。极化效应是指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中的过程。在城市成长的最域理论 初阶段,极化效应会占主导地位;但当增长极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后,扩散效应会相对或绝对增强,成为主导作用过程。与此同时,极化效应也会得到更高层次的提升。 城市发在影响和决定城市发展的的诸多因素中,城市的经济活动是其中最为重要和11
展的 最为显著的因素之一。经济基础理论提出,在组成城市经济的各种要素中,经济学 城市的基础产业是城市经济力量的主体,它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关键。 理论 城市不仅是一个经济系统,更是一个社会人文系统,因此城市的发展不仅仅城市发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和文化方面的发展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决定展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互相依赖、互相竞争。相互竞争导致为追求社会学 生产效率而促进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同时又促进了相互之间的依赖。相互依理论 赖则既强化了社会分工又使社会紧密团结在一起,在这样的基础上促使人类在空间上的集中,形成城市。 城市在经济增长社会因素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但与此同时,也由于城市发城市中各类物质设施和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而得到的发展。古滕伯格揭展的交示了交通设施的可达性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所谓可达性就是:交通设施通通讯通达的方便程度。梅耶认为交通及通讯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媒介。城市的发展理论 源于城市为人们提供面对面交往、交易的机会。交通、通讯等物质措施和科学技术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媒介,可促进城市整体全面发展。 (3)城市发展模式的理论讨论 现代城市的发展存在两种主要的趋势,即分散发展和集中发展。因此,在对城市发展模式的理论研究中,也主要针对这两种现象而展开。相对而言,城市分散发展更得到理论研究的重视,出现了比较完整的理论陈述,而关于城市集中发展的理论研究则主要出于对现象的解释方面。 1) 城市分散发展理论
城市的分散发展理论实际上是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不断深化和运用,即通过建立小城市来分散向大城市的集中,其中主要的理论包括了卫星城理论、新城理论、有机疏散理论和广亩城理论等。
1898年,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在实际中分化为两种形式:1、农提出业地区的孤立小城镇:农业地区的孤立小城镇,自给自足,形不成城市的背群;2、城市郊区:与霍华德的意愿相违背,它只能促进大城市的无序景 地向外蔓延。针对田园城市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背离霍华德基本思想的现象,由恩温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了卫星城理论。 卫星概念1924年,在阿姆斯特丹召开的国际城市会议上,提出建设卫星城理的提城是防止大城市规模过大和不断蔓延的一个重要方法,从此,卫论 出 星城成为一个国际上通用的概念。 卫星卫星城市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城理定义 立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物。 论 特点 强化了与中心城市的依赖关系,强调中心城市的疏解。 问题 中心城市的过度依赖,难以真正疏解大城市。 从1940年代中叶开始,人们对于按照新的规划设计建设的新城市统称提出 为“新城”。 新城更强调相对独立性,它基本上是一定区域的中心城市,为其本身周围的理论 特点 地区服务,并且与中心城市发生相互作用,成为城镇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对涌入大城市的人口起到截流作用。 提出是沙里宁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端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背景 展及其分布结构的理论。 有机代表1942年沙里宁《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疏散作 局结构进行调整的理论。 理论 有机疏散就是把大城市目前的那一块拥挤的区域,分解成若干个集中单理论元,并把这些单元组织成为“在活动上相互关联的功能的集中点”。针内容 对于城市规划的技术手段,他认为“对日常活动进行功能性的集中”和12
“对这些集中点进行有机的分散”这两种组织方式,是使原先密集城市得以从事必要的和健康的疏散所必须采用的两种最主要的方法。 (1)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改建动的地方去;(2)把腾出来的地区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整顿,改做其它适目标 宜的用途;(3)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 代表赖特把城市分散发展推到极致,提出了广亩城市的设想。在他出版的《宽人物 阔的田地》一书中,正式得提出了广亩城市的设想。 广亩理论广亩城市,在这种“城市”中,每一户周围都有一英亩的土地来生产供城理内容 自己消费的食物和蔬菜;居住区之间以高速公路相连接,提供方便的汽论 车交通;沿着这些公路建设公共设施、加油站等,并将其自然分布在为整个地区服务的商业中心之内。 2) 城市集中发展理论 城市集中发展理论的基础在于经济活动的聚集,这是城市经济的最根本特征之一。在聚集效应的推动下,城市不断得集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主要的理论与事件: 卡利诺于1979和1982通过区分“城市化经济”、“地方性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对产业聚集的影响来研究导致城市不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城市经济是源自整个城市的经济规模的规模,而不只是某一个行业的规模,其次,城市化经济为整个城市的生产厂家获得利润而不只是特定行业的生产厂家。 地方经济化就是要求这个生产厂与同类厂布置在一起,由于生产厂得集中而降低成1 本,经济性来源于三个方面:生产所需的中间投入的规模经济、劳动力市场的经济性和交通运输的经济性。 内部规模经济是指当生产企业本身规模的增加而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下降。根据卡利诺的研究发现,对于产业聚集的影响而言,内部规模经济并不起作用。城市人口少于330万时,聚集经济超过不经济,当人口超过330万时,则聚集不经济超过经济性。 城市的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出现了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现象,这是由于聚集经济的作用而使大城市的中心优势得到了广泛实现所产生的结果。 2 1966年豪尔《世界城市》——世界大城市在世界经济体制中将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作为世界城市应具备:政治、商业、专门人才、人口、文化娱乐中心的特征。 1982年,弗里德曼和沃尔夫发表论文《世界城市形成:一项研究与行动的议程》,提出世界城市是全球经济的控制中心,并且提出了世界城市的两项判别标准:第一,3 城市与世界经济体系联结的形式与程度;第二,由资本控制所确立的城市的空间支配能力。 1986年弗里德曼《世界城市假说》中强调世界城市的国际功能决定于该城市与世界经济—体化相联系的方式与程度。并提出了世界城市的7个指标:主要金融中心、4 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国际性机构集中地、商业部门(第三产业)的高度增长、主要的制造业中心(具有国际意义的加工工业等),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尤指港口与国际航空港)、城市人口达到一定规模。 城市聚集区——被一群密集的、连续的聚居地所形成的轮廓线包围的人口居住区,5 它和城市的行政界限不尽相同。一个城市聚集区往往包括一个以上的城市。 大都市带——法国戈德曼1957年提出,指的是多核心的城市连绵区,人口的下限6 是2500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至少250人。如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唐地区等。 (4)城市体系理论
13
城市体就宏观整体来看,广大的区域范围内存在着向城市集中的趋势,而在每个城系理论市尤其是大城市中又存在着向外扩散的趋势。在实际发展现实中也可以看到,的内容 英国的城市扩散是以新城的建设为主要特征的,而美国的城市扩散是以郊区化的方式实现的,但它们的发展也始终是相对集中的。 就区域层次来看,城市体系理论较好的综合了城市分散发展和集中发展的基本取向。城市体系就是指一定区域内城市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的总和。 城市体系的研究始于格迪斯对城市区域问题的研究。此后,经过芒福德等人的不断努力,确立了区域规划的科学概念,并从思想上确立了区域城市关系是研究城市问题的逻辑框架。贝利等人结合城市功能的相互依赖性、城市区域的观点、对城市经济行为的分析和中心地理论,逐步形成了城市体系理论。 完整的城市规划体系分析包括三部分内容:特定地域内所有城市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规模上的相互关系和地域空间分布上的相互关系。城市职城市体能关系依据经济学的地域分工和生产力布局学说而得到展开,而不同城市在系分析 地域空间上的分布则被认为是遵循中心地理论的,并将这一理论看作是获得空间合理性的关键。 对于不同城市在规模上的相互关系,齐普在1941年提出“等级-规模分布”。城市规该理论认为一个城市的规模受制于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整个城市体系,他在模分析 城市体系中所处的等级就决定了它的合理规模的大小。 2、城市空间组织理论 (1)城市空间区位理论 概城市组成要素空间布局的基础—区位理论。区位是指为某种活动所占据的场所在城念 市中所处的空间位置。 根据区位理论,城市规划对城市中的各项活动的分布掌握了基本的衡量尺度,以此目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分配和布置,使城市中的各项活动都处于最适合于它的区位,的 因此,可以说区位理论是城市规划进行土地使用配置的理论基础。 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是区位理论的基础。 研韦伯认为影响区位的因素有区域因素和聚集因素。区域因素指运输成本和劳动力两究项,聚集因素指生产区位的集中。 成廖士在区位理论中第一个引入了需求作为主要的空间变量。 果 伊萨德从制造业出发组合了其它的区位理论,并结合现代经济学的思考,希望形成统一的、一般化的区位理论。 (2)城市整体空间的组织理论 在柯布西埃影响下的国际现代建筑协会于1933年通过了《雅典宪章》,确立了现代城市的功能分区原则。 《雅典宪章》提出,“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活动是研究及分析现代从城市功城市规划是最基本的分类”,这“四个主要功能要求各自都有其最适宜发展能组织出的条件,以便给生活、工作和文化分类和秩序化。每一主要功能都有其独立发的空间性,都被视为可以分配土地和建造的整体,并且所有现代技术的巨大资源都组织理论 将被用于安排和配备它们。” 从某种意义上讲,功能分区的运用确实可以解决相当一部分当时城市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改变城市中混乱的状况,是城市能“适应其中广大居民在生理上及心理上最基本的需求。” 从城市土最为基础的是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和多核心理论。 地使用形同心圆理论——伯吉斯l923年提出,城市划分成为5个同心圆。第一环是态出发的整个城市中心;第二环是过渡区;第三环是工人居住区;第四环是良好住宅空间组织区;第五环是通勤区。这一理论还特别提出,这些环节并不是固定的和静止理论 的,在正常的城市增长条件下,每一个环节通过向外面一个环的侵入而扩展14 从经济合理性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从城市道路交通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从空间形态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自己的范围,从而揭示了城市扩张的内在机制和过程。 扇形理论——霍伊特1939年提出,城市核心只有一个,土地使用均是从市中心区既有的同类土地使用的基础上,由内向外扩展,并留在同一扇形范围内。 多核心理论——哈里斯、乌尔曼1945年提出。提出了影响城市活动分布的四项基本原则:一、有些活动要求设施位于城市中为数不多的地区;二、有些活动受益于位置的相互接近;三、有些活动对其他活动会产生对抗或有消极影响,就会要求这些活动有所分离;四、有些活动因负担不起理想场所的费用,而不得不布置在不很合适的地方。在这四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下,通过相互协调的功能在特定地点的彼此强化,不相协调的功能在空间上的彼此分离,由此形成了地域的分化,使一定的地区范围内保持了相对的独特性,具有明确的性质,这些分化了的地区又形成各自的核心,从而构成了整个城市的多中心。 根据经济的原则和经济合理性来组织城市空间,是城市空间组织在市场机制下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经济合理性的含义就在于,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城市土地必须按照最高、最好,也就是最有利的用途来进行分配。这一思想通过位置级差地租理论而予以体现。根据该理论,只有当地租达到最大值时,才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伊萨德认为决定土地租金的要素:与中心商务区的距离、顾客到该址的可达性、竞争者的数目和他们的位置以及降低其它成本的外部效果。 现在比较精致也比较重要的地租理论是阿伦索于1964年提出的竞租理论。这一理论就是根据各类活动对距市中心不同距离的地点所愿意或所能承担的最高限度租金的相互关系来确定这些活动的位置。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讲,经济合理性并不是城市规划的唯一依据,其最根本的原则应该在于社会合理性,或者说是基于公正、公平等公共利益的基础之上的。 索里亚·玛塔的线性城市是铁路时代的产物,他所提出的“城市建设的一切问题,均以城市交通问题为前提”的原则,仍然是城市空间组织的基本原则。 埃涅尔认为交通运输是城市有机体内富有生机的活动的具体表现之一。过境交通不能穿越市中心,并且应该改善市中心区与城市边缘区和郊区公路的联系。他还对城市道路交通节点进行了研究,认为城市道路干线的效率主要取决于道路交叉口的组织方法,为此提出了改进交叉口组织的两种方法:建设“街道立体交叉枢纽”和建设环岛式交叉口和地下人行通道。埃涅尔提出的城市道路交通的组织原则和交叉口交叉路组织方法在二十世纪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建设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规划方案是汽车时代的作品。城市的空间组织必须建立在对效率的最求方面,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交通的便捷,即以能使车辆以最佳速度自由地行驶为目的。 城市交通产生于城市中不同土地使用之间相互联系的要求,因此,城市交通的性质与数量直接与城市土地使用相关。 被誉为现代城市设计之父的西谛于1889年出版的《城市建筑艺术》一书,提出了现代城市建设中空间组织的艺术原则。 罗西从新理性主义的思想体系出发,提出城市空间的组织必须依循城市发展的逻辑,他认为,城市空间类型是城市生活方式的集中反应,也是城市空间的深层结构,并且已经与市民的生活和集体记忆紧密结合。根据罗西的观点,组成城市空间类型的要素是城市街道、城市的平面以及重要纪念物。 克里尔兄弟则更为明确的提出城市空间组织必须建立在以建筑物限定的街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