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看本质,提炼总结、归纳升华,把握态势、预测走势,突出思想内容的深度性。
“调研类”信息要突出对策性。此类信息一般是对某一专门问题的信息反映。内容上一般要有情况、有问题,有分析、有对策建议。编写这类信息要在对策性上下工夫。介绍情况力求完整全面,分析问题力求客观准确,提出对策建议要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工作中去执行和落实。
4、处理好工作中的几个关系。
一是信息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报送舆情信息,数量是基础,质量是关键。只有一定的数量保证,质量才会有提升;只有提高了质量,数量的价值才能充分体现。要把工作着力点逐步转向提高舆情信息的质量上,实现从以往“重数量、轻质量”,向今后“数量与质量并重,更注重信息质量”的思路和方向转变,不断提高舆情信息的质量,提高报送信息的可采用数量。为此,要相应的在工作思路、方式方法、措施手段、制度机制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在改进创新中寻求提高舆情信息质量的新途径。
二是时效性与实效性的关系。时效性是开展舆情信息工作的内在要求;实效性是体现舆情信息价值的关键所在。开展舆情信息工作要树立强烈的时效观念,从提高信息的实效性出发,在每个工作环节上,体现时效性要求,突出一个“快”字。凡对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社会舆情的重要变化、思想理论领域的最新动向、国内外重大事件等方面的思想反映,都必须在“第一时间”报送,当快则快,能快则快,做到不迟报、不漏报、不误报。为此,要构筑灵敏高效的信息工作网络平台,建立工作的快速反应机制,形成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把时
16
效性体现在信息收集、处理、加工、传递、反馈的整个流程中,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以时效性来保证实效性。
三是“报喜”与“报忧”的关系。信息工作中的“报喜”与“报忧”问题,实质上是处理好报送正面信息与负面信息的关系问题。说到底,既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也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首先,报送信息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敢于说真话、道实情,做到“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喜优兼报”。报喜信息不粉饰夸大,报忧信息不掩饰诿过。不论报喜信息,还是报忧信息,都要防止以点代面,以偏赅全,做到持之有理、言之有据,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其次,报送负面信息时,除对某些特定信息外,可多报送一些没有明确指向性,而是带有一定普遍性、典型性的问题类信息。报送信息中,既要如实反映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也要客观地反映相关地区部门的认识态度和工作进展,充分肯定成绩;既要指出缺点和不足,也要分析造成问题的主客观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再次,要把握好报送信息的时机、对象和范围,按照工作程序,把好信息报送的出口关。要通过报送信息,让领导及时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作出正确判断,进行科学决策,以达到摸清情况,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目的。
四是服务上级与服务本级的关系。舆情信息工作的服务对象一般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上级党委或政府及其具体决策者。二是本级党委或政府及其决策者。要处理好服务两方面的关系。把舆情信息工作放在服务大局、服务决策的大局中去考虑,既要为上级服务,也要为本级服务,二者不能偏废。要注意纠正当前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工作中注重对上级服务,注重完成上级布臵的任务考核指标,而忽视为本级领导决策服务,为促进地方党委政府部门工作服务的某些偏向。处理好服务上级与本级的关系,关键是要找准报送信息内容的“中心
17
点”、“结合点”和“共振点”,在为上级领导和部门报送带有普遍性、全局性舆情信息的同时,根据本级领导决策和工作的实际需要,收集报送区域性、典型性的舆情信息,形成为上级服务与为本级服务的“互动互益”,以此争取上下级领导对舆情信息工作部门和同志工作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唯有这样,才能为舆情信息工作的长远发展打牢基础,提供持续的动力和保障。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