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和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3、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分别用排空气法和排水法各收集2瓶CO2,重复图B实验,在不 同时间测得压入的水量占集气瓶容积的百分数,数据见表1。(已知:CO2在饱和碳酸氢 钠溶液中溶解度很小)

表1 24小时内CO2溶解情况 气体样本 1 2 3 4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排水法 2小时 13.7% 15.0% 15.3% 15.1% 24小时 35.7% 56.3% 94.2% 93.6% 实验室制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得出结论)

课堂中同学们没有观察到预期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 (实验反思)

该实验引发了同学们对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的纯度及CO2收集方法的思考。 (1)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的纯度。

小组同学用容积为 150mL 的集气瓶,装入部分水,留一定量的空气,用CO2排出这些水。用此法收集到占空气体积分数不同的CO2气体,再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熄灭。试验不同浓度的CO2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情况,实验结果见表 2。 表2 占空气体积分数不同的CO2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情况

集气瓶中预留水的体积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60mL 45mL 42mL 39mL CO2的体积分数 40% 30% X 26%

燃着的木条状况 灭 灭 灭 不灭 上表中X的值为 。

(2)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所需时间对照

小组同学分4组用排水法和排空气法分别收集1瓶(集气瓶容积相同)CO2气体,记录所需时间,如表3所示。

表3 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1瓶气体所需时间对照

排水法 1 2 3 4 35\ 43\ 43\ 43\ 排空气法 1'57\ 1'15\ 1'4\ 1'12\ ①每次收集气体时,需要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再收集,其原因是 。 ②综合上述实验,请你对CO2的两种收集方法做出评价: 。 31.初中化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1)A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只废液缸中,最后发现废液浑浊并显红色。 (提出问题) 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假设猜想) 通过分析上述实验,同学们猜想:废液中除酚酞、碳酸钙及水以外一定含有 。

老师问:废液中还可能有什么物质?引发了同学们热烈讨论,下面是大家的发言: 学生甲 可能有Ca(OH)2、NaOH 学生丙 可能有Ca(OH)2、CaCl2 学生乙 可能有NaOH、Na2CO3 学生丁 可能有Na2CO3

学生戊 可能有NaOH …… ………… (实验验证) 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得到白色沉淀,红色褪去。 (结论)上述滤液中,还含有 ,没有 。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碳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一氧化碳,会使气体体积增大,根据①可知,混合气通过碳后气体体积增大,可知混合气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通过氧化铜后,固体变成红色,说明混合气中存在还原性气体,通过白色CuSO4粉末时无明显现象,说明通过氧化铜未生成水,可以确定原混合气中一定没有氢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又生成了二氧化碳,但不能确定原混合气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因为在①中生成了CO,所以可以确定原混合气中一定有二氧化碳,可能含有一氧化碳,一定没有氢气。故选C。

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图中所示,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溶液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大,当加入一定量时会出现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而水的质量不增加的阶段而后继续增加;而反应的事实却是溶液中水会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而不断增加,选项A错误;

B、图中所示,随着氢氧化钠的滴加,溶液中的氯化铝不断形成氢氧化铝沉淀,沉淀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后,随着氢氧化钠的滴加沉淀逐渐减少。符合氯化铝先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然后沉淀氢氧化铝又和滴加的氢氧化钠生成可溶的NaAlO2的反应事实,选项B正确;

C、图中所示,溶液的pH逐渐变大,符合氯化铝先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溶液渐呈中性,然后沉淀氢氧化铝又和滴加的氢氧化钠生成可溶的NaAlO2而使溶液逐渐呈碱性的反应事实,选项C正确;

D、图中所示,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溶液中铝元素质量减少至完全消失,之后随着

氢氧化钠溶液滴加溶液中铝元素质量又逐渐增加,符合氯化铝先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然后沉淀氢氧化铝又和滴加的氢氧化钠生成可溶的NaAlO2的反应事实,选项D正确。故选A。 【点睛】

根据反应进程,分析反应对溶液组成的影响,结合图示该因素变化的曲线,判断曲线与反应事实是否相符。

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g,由于只有铁和稀硫酸反应才能生成氢气,设生成铁的质量为x,与铁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y

Fe+H2SO4=FeSO4+H2?56982 xy0.2g56x98y==, 20.2g20.2gx=5.6g,y=9.8g

则生成FexOy的质量为:12.8g-5.6g=7.2g; 21.4g Fe(OH)3中铁元素的质量为:21.4g?56?100%?11.2g

56+17?3FexOy中铁元素的质量为:11.2g-5.6g=5.6g; FexOy中氧元素的质量为:7.2g-5.6g=1.6g;

故56x:16y=5.6g:1.6g,x:y=1:1,故FexOy的化学式为:FeO; FeO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设与FeO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z

FeO+H2SO4=FeSO4+H2O 72987.2gz727.2g=,z=9.8g 98z9.8g+9.8g?100%=19.6% 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100g由题干信息可知,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铁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Fe、FeO、二氧化碳和水,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2Fe(OH)3ΔFe+FeO+3H2O+2CO2

设一氧化碳的质量为m

Δ2CO+2Fe(OH)3Fe+FeO+3H2O+2CO256214 m21.4g56m=,m=5.6g 21421.4g故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为:5.6g+21.4g-12.8g=14.2g。 故选D。

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碳酸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

MgO?2HCl=MgCl2?H2O溶液增加质量

409540MgCO3?2HCl=MgCl2?H2O?CO2?溶液增加质量

8484?44=4044可见生成的氯化镁相同时造成的溶液质量增加是相等的,与是氧化镁还是碳酸镁反应无关;

设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为x,则

MgCl2溶液增加质量9540 x150g-142g=8g9540= x8g解得x=19g;

19g?100%?12.7%。 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50g故选:C。 【点睛】

差量法在计算中的应用很广泛,解答的关键是要分析出物质的质量差与要求的未知数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具体的数据求解。

5.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铜在加热条件下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和答案

3、(进行实验)小组同学分别用排空气法和排水法各收集2瓶CO2,重复图B实验,在不同时间测得压入的水量占集气瓶容积的百分数,数据见表1。(已知:CO2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溶解度很小)表124小时内CO2溶解情况气体样本1234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2d53697on6h1tx45d7638ccg96n4k006z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