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播放顺序 用鼠标拖曳“播放曲目”窗格中的曲目 单击“播放曲目”窗格中的曲目,单击两个窗格间的“删删除播放曲目 除”键 全部清除播放曲单击两个窗格间的“全部清除”键 目 设置顺序播放 单击两个窗格间的“重置”键 当全部清除左窗格中的播放曲目后,可以单击右窗格中的添加曲目 某个曲目,再单击“添加”键,就可以重新选择曲目,被添加的曲目会出现在左窗格中。见教材46页图11-4。 【老师讲授】 如何改变播放顺序、删除播放曲目、全部清除播放曲目和设置顺序播放。 【活动任务】让学生思考、探究如何编辑播放顺序。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个别指导,发现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同操作方法,让两位同学向全班示范操作,并讲解操作步骤。
【方法1】使用“添加”功能,按一定顺序把曲目添加到播放曲目窗格中。
【方法2】单击两个窗格间的“重置”键,把所有曲目按顺序添加到播放曲目窗格中,再用“删除”键在播放曲目窗格中删除不要的曲目,然后用鼠标拖曳“播放曲目”窗格中的曲目来改变播放顺序。
【设问】请比较在什么情况下,哪种方法效率较高?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小结:
编辑曲目较少时,方法1效率高,编辑曲目较多,且按顺序播放时,方法2效率高。 (四)播放VCD
Windows操作系统中自带媒体播放工具,可以播放VCD。 【活动1】 请同学们探究打开“媒体播放机”的方法。
【活动任务】结合打开“CD播放器”的方法,探究打开“媒体播放机”的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个别指导,发现操作熟练的同学,给全班操作示范,讲解操作步骤。 【活动2】 在媒体播放机中播放媒体文件。
【活动任务】让学生打开VCD光盘下的Mpegav文件夹下的媒体文件。
结合打开文件的方法,学生自主探究、教师个别指导。给学生5~6分钟的时间欣赏漂亮的MTV影视画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拓展】 如果教师机装有DVD光驱,老师用可以播放DVD光盘的软件,播放“狮子王”DVD光盘,展示高清晰度电影,给学生欣赏其中的精美片段。
(五)音乐或影视片段的截取
利用媒体播放机能够截取声音或影视片段,再利用剪贴板可以把这些片段插入到Word文档中。在阅读文档的时候,只需要双击对应的图标就可以播放声音或影视片段。 【活动1】 老师展示一个图文并茂、并插入了声音和视频的Word文档,让学生欣赏。 老师完整地演示和讲解教材49页表11-2 截取影像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
表11-2 截取影像
对于音乐片段或影视片段的截取,我们还能选用一些功能更强的工具软件,如金山影霸、超级解霸等。利用这些工具软件可以把截取的片段单独保存为一个文件。
【活动2】分小组欣赏CD唱盘和VCD碟片,截取其中的片段并插入到写字板中。 【综合实践】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4~5人一组),欣赏CD唱盘和VCD碟片,截取其中的片段,按上述操作步骤把它们插入到写字板中,保存在教师机指定的文件夹中,并在组内开展作品自评,将自评结果填写到教材50页的表中。 【小结】 老师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作业布置】 请各组同学为自己小组剪辑的视频片段配上解说词,下节课各小组选代表放映给同学欣赏。 七、反思
?????? 由于使用的Windows 98的版本不同,音乐或影视片段的截取操作可能和教材上表达的不一致,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要具体的考虑,可把超级解霸作为工具软件来讲解、练习。
第十二课 影视作品欣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播放CD、VCD片段的操作。 (2)如何赏析影视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任务驱动为主线,通过学生活动、协作学习、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归纳总结、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团队活动中展示自我,学会与他人合作,负责任地开展作品评比活动,可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通过欣赏优美的CD音乐和漂亮的MTV,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播放CD、VCD片段的操作方法。 三、教学准备
1、教师机配置有音箱,便于欣赏优美的CD音乐。 2、建议使用液晶投影仪,便于欣赏漂亮的VCD片段。
3、上节课已把学生分成5人一组,并已完成CD、VCD片段的截取。 四、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分组协作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活动开始】老师组织学生按上节课分组的情况,各小组集中在一起,便于开展活动。 【活动1】 选出活动主持人。
由老师或同学提名候选主持人,候选主持人应具备较好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亲和力,能够随机应变,能及时组织好各节目之间的串词。在老师的主持下,同学们举手表决,选出活动主持人,获票最多同学的为本次活动主持人。
【活动2】 各小组推选1名放映员和1名记票员。讨论通过作品评价标准。
1、各小组内部评议、推选出1名记票员和1名操作熟练、表达清楚的同学作为小组放映员。 2、各小组结合教材的51页的作品评价表,展开讨论,细化评价标准,并迅速形成文字,交活动主持人。
3、活动主持人根据大家提供的作品评价标准,归纳整理后,得到“选材”“制作”“放映效果”三大类评价的具体标准,并主持通过作品评价标准,同时提请大家在欣赏各小组作品时按标准进行评定,并作记录。
4、主持人根据通过的作品评价标准,设计出作品评分表,并拷贝到每组的学生机中,以便准确记录评分。此时,各小组继续讨论,给已经准备好的CD、VCD片段配上解说词,并迅速形成文字,交一份给活动主持人,以便主持人形成串词。 老师提醒大家在准备解说词时,一定要找准作品的亮点和不足。 【活动3】由各小组放映员播放小组作品。
活动主持人主持各小组放映员在教师计算机上放映小组的作品,投影到大屏幕上,并由小组放映员作适当的解说,主持人处理好各节目之间的串词,注意调节活动的气氛。 【活动4】 评价作品并填写表格。
每小组的作品放映完后,给1分钟的时间由小组评议,议定分数,由记票员记入评分表。 【活动5】 主持人和各组推选的记票员对填表结果进行统计,在胜出者中评选出一、二、三等奖(每个奖项1名)
主持人和各组推选的记票员将评分表集中,并用计算机统计出平均分,然后进行小组排名,取前1、2、3名分别为一、二、三等奖。 【活动6】宣布评奖结果。 ??? 主持人宣布评奖结果。
??? 【小结】老师对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同学给予表扬,给主持人一定的工作建议。肯定大家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集体荣誉感,同时对个别同学不支持主持人工作的现象提出批评。 七、反思
?????? 由于活动内容本身的单一性,可能课堂的气氛不一定很好,过程中老师要加强监督和协调,同时在工作方法上给予主持人一些帮助。
第十三课 配乐诗朗诵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认识录音机。
(2)利用录音机完成配乐诗朗诵。 (3)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诗歌完成朗诵配乐这一操作过程,尝试应用探究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略音乐诗歌的魅力,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三、目标制定依据: 1、学生分析
本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CD、VCD的播放,会使用媒体播放器。 2、教材分析
本章是探寻多媒体世界的延续和提高,进而培养学生对素材的加工创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
硬件配备耳机、音箱、共享素材目录、妆台秋思及其它一些背景音乐、乡愁的配乐诗朗诵、自制的配乐诗。音乐文件要求WAV格式。 五、评价标准 1、形成性评价: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现出的参与的欲望与团队的合作精神以及在创作过程中反映出的创新能力。
2、终结性评价:
学生创作出配乐诗朗诵的作品及创作体会。 六、教学流程图
? 七、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问题 1 先回顾上节课关于CD、VCD的播放。 1、学生播放指定视频文件 2、学生打开教师自制配乐播放程序有可能2 播放自制配乐诗让学生欣赏。 诗文件 是其它程序 3、学生讨论、自由探索录3 提出问题:如何制作配乐诗朗诵? 无法录制声音 音机程序 ①收集学生的发现 1、插头连接 ②统一讲解录音机程序 2、声音属性设置 4 4、练习录制声音 ③指导学生录音 3、声音不能超过④解决问题 1分钟 ①?????????? 打开音乐目录共享 背景、配音音乐5 ②?????????? 提出问题:如何添加5、学生探讨制作方法 混杂 背景音乐? 如何加工声音文件?指导学生进行 6 6、学生自由改进 声音文件音量、效果处理 7 提出要求:自由创作,制作配乐诗7、学生自主创作、填写作声音时间不能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