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4年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方法821真题含答案版(研究生初试)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4年821真题及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 研究假设

假设是对问题的结果、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或某些现象的性质的推测或提议。研究假设就是研究者根据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调查对象的特征以及有关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作的推测性判断或假定性解释,它是对问题的尝试性解答,是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理论。简单地说,是对选题提出的问题作假想性的回答,即研究问题的暂时答案。

2. 操作性定义

操作性定义在所有研究中,所研究的变量和条件必须有可供操作的定义。教育者经常遇到一些难于表达清楚的变量。比如,如果学校的医生想了解一年级学生的体重,他就可以用一般的体重计来测量。相应地,我们如果想测出学生的学习能力或者阅读能力,并使之量化,就必须采用一些工具来实现这一目的。也许我们还要建立一系列为人们认可的有关学习能力方面的定义。为了成功的测量,我们的定义中还必须包括在研究现象或变量时将要用到的那些加工或操作过程,这样的定义称为操作性定义。本质上,变量的操作性定义是关于如何或用什么办法测量变量的描述。操作性定义不仅是为满足教育研究所必须的,而且也是确定如何测量变量所必须的。 3. 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 校本教研是基于校级教研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其基本特征是以校为本,强调围绕学校自身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 4. 参与观察

在教育研究中,观察法一般分为两种,一种称为实验观察,另一种就是参与观察。实验观察是指对观察的情境作实验控制,然后观察其结果。参与观察也称为自然观察,它是指就研究对象在自然的状态下研究者参与某一情境中去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在定性教育研究中,参与观察是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

参与观察也称为自然观察,它是指就研究对象在自然的状态下研 究者参与某一情境中去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在实地研究中,参与观 察是主要方法之一。

参与观察源于人类学家的现场工作,对人类学的现场工作者而言,参与观

察是经年累月地住在当地社区,将自己融入社区人们的生活中,尽量精通人们 的语言,并维持一个专业者的距离,以此观察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活动,了解人 们的基本信念和期望,并有系统地作成资料记录。 5. 批判性阅读

是一种智力锻炼,它要求读者判断报告效用的适用性。 众所周知,教育研究文献的各种报告在其质量及综合性方面有很大的差别。因此,研究者在阅读报告时,就应带有某种程度的批判性。事实上,学习研究方法的目的之一就在于更好地理解研究文献。无论如何,读者所寻找的报告应具备几项特定内容,如果这些内容比较薄弱或根本没有时,那该报告就值得怀疑。史密斯(Smith)和格拉斯(Glas s )(1987)称这些内容为标准和工具。他

1

们从合乎逻辑的效度规则入手,关注效度的不同形态。这种效度决定最终的研究与报告如何有机地融为一体。 二. 简答题

1. 简答文献研究的价值

文献研究是对已结束和已发生事情的处理,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间接的调查研究,因其非接触性和间接性故呈现许多优点,有其独特的价值。

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每个人的亲身实践和经验总是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无法亲身经验前人的生活,不可能直接观察、访问前人的思想和活动;即使是同时代人,因经费、时间等因素的限制,也无法对研究对象作亲身考察。文献研究便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研究者对那些他们无法或难以亲自接近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例如,在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说时,可依靠记载其生平和思想活动的文献《论语》。假如不用文献研究法,这项研究是无法进行的。

简便易行,费用较低与实地调查法、访谈法等直接接触性方法相比,文献研究法具有方便、自由、费用低等优点。只要查找到文献,随时随地都能进行,不受研究对象、研究场地和研究情境等因素的限制。

真实性较强,可靠性较大通常,人们总是习惯于日记、自传、信件、遗书等个人文献中自然地流露出真实的心理和行为动机,因此,与访谈和问卷调查相比,文献的坦白程度相对较高,真实性较强。同时,文献研究的研究结果可靠性较大,因文献研究是从现存的文献资料着手的,故不需要研究对象的直接介入,不会因研究对象的各种反应而影响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文献研究法可用较大的样本,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文献研究法具有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简便易行、费用较低及真实性较强、可靠性较大等优点。

2. 列举三项调查问卷编制的原则

1.题目的制定

问卷的题目制定是一个简明的过程。但是,如不仔细注重细节,题目可能 不能很好地排列在一起,不能为研究提供必要的数据。在讨论题目的形式前, 我们先考虑一下题目制定的准则,它们是:

1.除了少数几个要求提供背景或统计信息的题目外,其余题目要与研究 的问题、假设直接相关。

2.题目要清楚、不含糊,使用术语要使答卷人明白。避免使用模糊的、 技术性的术语及行话。

3.在一个题目中只准包含一个问题。违反这条准则的例子是:“你赞同对 学生进行竞争性较低的测验和实施教师等级制度吗少

4.防止使用导向性问题。这些问题隐含着假设或期望的结果,这些题目 常常暗含一种具有偏向性的回答。一个导向性问题的例子是:“你赞同在学校 放松纪律,甚至认为纪律会损坏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吗少

5.避免那些会对答卷人带来社会或职业压力的问题。总之,不要问那些 让答卷人感到不满的问题。如问一个老师“你对维持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感到 困难吗少就是违背这一准则的例子。

6.避免问那些个人的或微妙的问题。这些题目包括关于确定的收入及卷 入违法活动的程度等。

7.所提问题应是答卷人能够提供信息的问题。所有的题目都要与答卷人 的信息背景相适应。

2

8.要能使答卷人读懂题目。在可能的情况下,要用柔和的词语而不是生 硬的词语。如调查教师时,应使用“纠正”或“纠正性行为”,而不是用“惩 罚”。

9.短一些的题目总比长一些的要好,简单一些的题目总比复杂一些的要 好。宁可用两个或更多的短一些的题目,而不要用一个详细复杂的题目。 10.当收集定量的信息时,要求答出明确的数量(如行动频率)而不是平

均数。例如,可以问“在前两个星期,你帮助你的孩子做了几次功课而不能问“在一个月内,你帮助你的孩子做功课的次数平均是多少

11.题目的选择答案应当是可以穷尽的,选项应具有排他性。对有些题 目,为避免强迫答卷人做不愿做的回答提供一种中立或中庸答案是必要的,例 如“没有明确的态度”或“不确定”等。

IZ.尽可能避免使用否定性题目和双重否定的题目。使用否定性题目的例 子如:“下列教学策略你不用哪一种W

这些准则可能有点太泛,但实际上它们是简明的。尽量使答卷人完成问卷 的任务变得容易些,以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完成,而且不致产生含混。 拟定题目是一项基本的工作。题目越简单越好 2.前言

前言在任何问卷调查中都是重要部分,它是向个体介绍问卷,并鼓励他们 作答的工具。明确或隐含表示的报酬,都可在前言中提到。文字应直截了当, 阐明调查的目的和潜在价值,并说明个体作答的重要性。前言中不要有任何能 引起个体对调查目的或内容有所怀疑的内容。研究人员应向个体保证,他对所 有回答都是保密的。

谁在前言上签名也很重要。如果前言上署上了与回答人有某些关系的人的 姓名,回答率就会提高。例如,送给指导顾问关于指导机构的问卷,在前言 上,可以签上管理该机构的大学领导人的名字。如果一名大学生发出一份问 卷,在问卷的前言中只写明数据收集的目的,那他只能得到有限的或失望的 回答。

3.问卷的格式 总的来说,调查问卷应具备吸引人和易懂两个特点。虽然彩色排版对答卷人的动机和所产生的影响还没有被证实,但还是可以使用的。问卷不应太长以免使回答成为一件艰辛的任务,且又花去了回答人大量的时间。其内容应在逻辑上相互联系,以便能激起答卷人回 答的兴趣。完成问卷的说明应是简明扼要的,对于复杂、困难的内容,可举个例子加

以说明。如果有多种格式的内容,将格式相同的排在一起,内容的逻辑联系应 优先于格式考虑。即,在完成问卷的过程中,回答者的思想是有逻辑和层次 的,而不是“跳跃式”的从一个概念到另一个概念。

前言应指明回答的步骤。问卷的前部分应与所探讨的问题紧密相连。大部 分问卷包括答卷人的背景和社会信息(如地位、职位、职称等),这一部分应 出现在问卷的后一部分。不然,从前言到内容便被隔断了。这部分内容应当是 选择回答型格式,且所给选择的部分应当是互为排斥、互不相容的。

所有开放型题目都应出现在问卷的后部,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并不会打乱 问卷的逻辑顺序。有时,一份问卷涉及几个概念,开放型题目则可以分散在整 个问卷中。无论如何,问卷都不能以一组要求大段书写的开放型题目作为开 头。如果某些内容对于答卷人来说比较困难,这些题目就应放在问卷靠后的

3

位置。

问卷的排列不能给人以拥挤的感觉,各种题目也要易于回答。题目与页码 应是标有数码的。问题和它的选择项应在同一页上,而且选择项要适合于该问 题。如还需什么特殊说明,比如要求回答得清楚、明白,以便机器批阅,这些 说明就要清楚地强调指出。最后,在问卷末尾,这份问卷交还给谁的姓名、住 址要写清楚,提醒答卷人将问卷装入贴邮票的信封,密封后写上地址寄出。

问卷格式应能吸引人,并且一目了然,题目按逻辑次序排出。问题的回答应方便、没有混淆。

3. 简述定性研究的特点

实际上,在定性研究中,研究者本身是研究工具。定性研究有以下几个方 面的基本特征(重要简答)。读者对以下几个特征的了解,会对定性研究的概念有进一步的

理解。

定性研究是整体性的定性研究者以整体的观点进行研究,他们不将研究的场所、人们或团体缩减为变量来处理,而是将现场所有的人、事物看做一个

整体。研究者运用这样的观点,采取多方面搜集资料的方法,以发现所有的研 究角度和资料的脉络,描绘一幅教育现象的整体的图画。

定性研究者试图尽可能完全地描写研究问题所涉及的一个现象、一个场 所、一个群体或一个文化,这样描写可能包括研究对象的历史、宗教、政治、 经济和环境,整体的观点能促使研究者透视其当前的教育现象或文化情景。整 体的观念可以随时引导研究者认识教育现象相互依赖的性质,其研究发现可能 比部分的总和要大得多。

定性研究是“自然式的探究”定性研究强调在自然的情境作自然式探

究,而不人为地控制任何变量。定性研究者把教育研究看做是在自然情境中展 开的。对事实、文献的整理也好,与被研究者交谈,观察某种教育现象和参与 某种教育经验的过程也好,其基础都要求在一种自然的情境中展开。定性研究 要求研究者在自然的情境中进行探索。

定性研究是“描述”的定性研究的资料大多是文字形式的描述性(de-

scriptive)资料,这些资料被称为软性的资料(( soft data )。其内容包括:文本资 料、现场记录、访谈记录、官方文件、私人文件、备忘录、照片、图表、录影 带等,这些资料提供有关场所和客观现象的厚实的描述(thick description)。研 究者搜集这些描述性资料时,注意了场所中发生的每个细节,假定场所中没有 一件事情是琐碎或不重要的,并假定每件事情都可能是一个线索,以更广泛地 了解所研究的现象。

定性研究注重过程定性研究者关心的不仅是事情的结果,而且关心现象 的过程。他们关心的是:人们活动的方式是什么?如何应用某些名词和标记? 某些概念何以被看做是常识?活动或事件如何自然地发展?例如,在研究教师 期望对学生的影响时,量化的研究着力显示了前测和后测结果之间的变化,定 J陛研究则注意描述教师期望如何通过日常座位的安排、学生的发言机会、奖惩 的分配和权力的赋予等师生间的互动过程影响学生的学习。而且,定性研究者 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发现研究焦点。他们在进行研究之前,并不假定他们已经 充分地知道研究的重点所在。

定性研究是“弹性的”定性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是弹性的(flexible)和

临场性的。研究的问题不是由操作定义的变量来界定,而是在现场进行研究时

4

逐渐呈现而成的。研究者进入研究现场之后,才逐渐澄清和判断研究的有关意 义,并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展和确定研究问题,而不是持着特定的待答问题 或待考验的假说进行研究。定性研究计划、时间表、访谈议程、研究工具、或 研究设备等,也都是在研究现场观察和探究时逐渐产生和确定的。

定性研究的探究程序是开放的和见机行事的,需要参照在现场情境所搜集的事实持续地定义研究的方向。因此,定性研究者应是有弹性,能将新的情境

看做是机会而不是困难。在研究过程中如果有不能预期的事件发生,必须愿意 改变研究的程序或计划。定性研究方法不像其他研究取向能被确定和标准化, 在定性研究中,有些研究的指引可以依循,但绝不是规则,方法可以服务研究 者,但研究者不是程序和技巧的奴隶,定性研究者就像是一位艺术家。 定性研究是“人性化的”研究者探究人世现象的方法会影响其如何看他

们自己,当定性研究者探究某个社会人群时,是亲自地去了解他们,去经验他 们在社会中日常生活。量的研究取向中常失去的人性特质,诸如:美丽、痛 苦、信仰、挫折等,在定性研究中则能得到体现。定性研究者常能体察到人们 的内在生活、道德努力以及人们的成功和失败。

定性研究者看世上每件事情都好像它们是第一次发生,没有一件事情是理 所当然的。所有的场所和人们是相似的、也是独特的。他们是相似的,因为在 任何场所和人群中,都能发现某些一般的社会过程;而他们又是独特的,因为 透过每个场所和每个人,都能从中探究某种社会生活和人性的内涵和意义。就 如人类学家虽然经常观察研究的是某一个场所或甚至一个人,但经过对这个场 所或个人的风俗、人情、语言、仪式、或民俗知识等的深刻了解,人类学家对 于基本的人性也能产生全面的洞察。

定性研究是“非判断的”对定性研究者而言,所有的观点都是有价值

的,研究者不是要寻求真理或标准,而是仔细地了解人们的观点,在定性研究 中,所有的人都被视为相等的,少年罪犯的观点和法官的观点一样的重要。 研究者需有意识地放弃个人对任何特定对象或场所的价值判断,以避免对 他们所观察的现象作出不适当或不需要的价值判断。但是所有人都是社会环境 的产物,每个人的信念、偏见和喜好受社会化的影响很深,因此研究者也不可 能是完全中立的。然而,定性研究者努力公平地看待其他文化或人群,而避免 明显的偏见,是非常必要的。 4. 简答比较研究的原则

运用比较研究法的条件与规则(重要简答)

比较研究法广泛运用于教育科研实践,但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运用,只有 在如下条件符合时才能运用比较研究法。 同一性

所谓同一性,是指进行比较研究的对象必须是同一范畴、同一标准、同一 类事物,否则就不可以比较。正如马克思所说:正是因为倍尔西阿尼是一位歌 唱家而且人们把她同其他歌唱家相比较;人们根据他们的耳朵的正常组织和音 乐修养做了评比,所以他们能够认识倍尔西阿尼的无比性。倍尔西阿尼的歌唱 不能与青蛙的鸣叫相比,虽然这里也可能有比较,但只是人与一般青蛙之间的 比较,而不是倍尔西阿尼与某只惟一的青蛙之间的比较。只有在第一种情况下 才谈得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比较,在第二种情况下,只是他们的种族特性或类 特性的比较。 双(多)边性

5

2024年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方法821真题含答案版(研究生初试)

2024年821真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研究假设假设是对问题的结果、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或某些现象的性质的推测或提议。研究假设就是研究者根据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调查对象的特征以及有关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作的推测性判断或假定性解释,它是对问题的尝试性解答,是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理论。简单地说,是对选题提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2bvh53buv3gyk618jsm0fvam2gysn007c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