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qidaokaoyan.com
北外考博辅导班:2024北外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
验分享
北京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北外”)是首批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其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距今已有77年办学历史,是我国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开设语种最多的外国语大学。经过几十年的创业与奋斗、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北外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多语种、多学科、多层次,以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一流外语人才及外语类复合型优秀拔尖人才为目标的国际一流外国语大学。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于2014年7月。学院前身是英语学院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成立于2001年。2009年,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被批准为教育部特色专业。
依托英语学院雄厚的师资和广泛的影响力,新闻学院采用英语语言文学和新闻传播学有机融合的非传统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当今社会紧缺的跨文化国际新闻传播高端人才,培养出的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坚实的专业功底、较宽广的知识面、以及良好的精神气质。
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拥有一支朝气蓬勃的具有跨学科跨文化视野的师资队伍。专职教师均获得国内名牌大学或国外一流大学的博士、硕士学位,先后在国外高等学府访问和深造,能够熟练使用英语讲授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与此同时,学院还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以及媒体专家和记者担任兼课教师或客座教授,其中有两名新华社资深记者长期在我院任教。
为了确保教学适应传媒业不断变化的需要,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了学术委员会,主要成员包括国内各大主流媒体的专家和领导。他们为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科发展、师资建设、学生实习和就业选择提供宝贵的指导和帮助,并定期为学院学生举办新闻与传媒领域的前沿讲座。
二、招生信息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招生专业有1个: 0502Z8国际传播 研究方向:战略传播 考试科目:战略传播基础 研究方向:跨文化传播
www.qidaokaoyan.com
考试科目:跨文化传播研究或符号与文化传播 研究方向:全媒体国际新闻(中国国际新闻传播史) 考试科目:中国国际新闻传播史 研究方向:中外戏剧传播比较研究 考试科目:中国戏剧文化 三、报考条件
2024年参加普通招考的考生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为: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二)学历/学位条件: 已获得硕士学位。
应届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前必须取得硕士学位)。
凡在中国大陆地区以外取得学历/学位者,须于报名时向我办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复印件(可接受传真)。
2024年夏季应届毕业的在读研究生,可凭所在高校研究生院出具的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证明报考,否则不能报考。
(三)由两位以上与所报考专业相关领域的专家(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称)推荐。 (四)除导师明确规定以外,不限制考生跨专业报考,但在报考前应征得所报考的导师同意。
四、选拨程序 (一)硕博连读
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学硕士研究生申请硕博连读者,按照研究生院的规定和院系的考核办法进行。
(二)申请-审核制
2024年度,我校将对所有学科开展“申请-审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 五、考核内容 综合考核
综合考核分为综合笔试和综合面试两部分。
综合笔试:3月9日上午:外语笔试(3小时,满分100分) 3月9日下午:专业科目笔试(3小时,满分100分)
www.qidaokaoyan.com
地点:北京外国语大学东区逸夫楼
综合面试:由博士生指导教师组织专家组成面试专家小组,专家组对考生进行百分制打分、撰写评语,取平均分得出考生最终面试成绩。综合面试环节重点考查申请人在本学科攻读博士学位的学术素养、学术志趣、研究能力、创新潜力等。
综合面试在笔试后进行,2024年3月初在研究生院网站公布具体时间、地点安排。 六、考博参考书 战略传播
1、何辉:《龙影:西方世界中国观念的思想渊源》,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 2、何辉:《广告学教程》(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 3、何辉:《广告文案》(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 4、何辉:《广告创作与分析》(第3版),何辉:人民出版社,2016年。
5、格伦·布鲁姆等:《有效的公共关系》,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或其他版本)。 6、沃纳?赛佛林,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或最新版)。
7、何辉:《镠瑞集》,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 8、何辉:《镠瑞续集甲集》,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年。 9、罗杰斯:《传播学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 跨文化传播 1.StephenM.Croucher
(
2017
)
eds,GlobalPerspectiveson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NewYorkandLondon:Routledge.
2.Hall,E.T.(1959).Thesilentlanguage.NewYork:Doubleday.中译本《无声的语言》。 3.Shuter,R.(2012).Interculturalnewmediastudies:Thenextfrontierin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Journalof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Research,41(3),219-237.
4.Nakayama,T.K.,&Halualani,R.T.(Eds.).(2010).Thehandbookofcritical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Malden,MA:Blackwell.
5.Leeds-Hurwitz,W.(1990).Notesonthehistoryof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TheForeignServiceInstituteandthemandatefor interculturaltraining.QuarterlyJournalofSpeech,76,262-281.
6.Chen,G.M.,&Starosta,W.J.(2005).Foundationsof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La
www.qidaokaoyan.com
nham,MD:UniversityPressofAmerica.Chapter3,‘Culturalperceptionandvalues’,33-57.
全媒体国际新闻
1.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1-2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2.陈力丹:《精神交往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3.谢庆立:《搅动晚清帝国秩序的力量》,北京,学苑出版社,2024年。 4.谢庆立《中国早期报纸副刊编辑形态的演变》,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 5.胡太春:《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年。
6.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中外戏剧传播比较研究
1、孙萍主编:《中国京剧百部经典英译系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
2、孙萍主编:《中国京剧百部经典外译系列》,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年。 3、孙萍、叶金森主编:《富连成画传》,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年。 4、《中国京剧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年。
5、《中国京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 七、习题解析
1. He ____have been nervous because he didn’t go straight in. A. ought to B. must C. should D. had to
2. I am quite sure that I can ____ Michael into letting us use his car tomorrow. A. speak B. talk C. tell D. say
3. Jean could be a very attractive girl but she____to her clothes. A. pays no attention B. was paying no attention C. paid no attention D. had paid no attention
4. When questioned by the interviewer, my mind went____, and I could hardly remember my own date of birth. A. blank B. dim C. faint D. vain
5. The textbook question as well as other issues is going to be discussed when the congress is in____again next spring.
A. assembly B. convention C. conference D. session
www.qidaokaoyan.com
1. 答案 B
【参考译文】 他必定很紧张,因为他没有直接参加比赛。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情态动词的用法。
【详细解答】 “must+完成时(或完成进行时)”可用来表示对过去的事实一种较为确定的推测,表示过去某时刻必定发生的事。而ought to,should和had to分别含有应该和不得不的语气,不符合题意。因此B为正确选项。
2. 答案 B
【参考译文】 我确信能说服Michael明天把车子借给我们用。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动词词义及搭配。
【详细解答】 talk sb. into doing sth.是一个固定搭配,意为“劝说,说服某人(做某事)”。而其他三个选项尽管都有“说,讲”的意思,但不与into构成类似搭配。因此B为正确选项。
3. 答案 A
【参考译文】 Jean会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姑娘,但她不注意她的衣着。 【试题分析】 此题为语法题,考查时态的运用。
【详细解答】 由but连接的并列句,后一句往往表示语气的转折,时态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不强求一致。这里第一句表示虚拟,后一句表示现在的真实情况。因此A为正确选项。 4. 答案 A
【参考译文】 记者提问时,我的头脑一片空白。我几乎记不起自己的生日了。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形容词词义。
【详细解答】 blank意为“空白的”,go blank指头脑变得一片空白。dim意为“模糊的,暗的”;faint意为“虚弱头晕的,微弱的”;vain意为“自负的,徒然的”。因此A为正确选项。
5. 答案 D
【参考译文】 教科书问题及其他问题将于明年春天在国会会期内得到讨论。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名词词义及搭配。
【详细解答】 session意为“会期,开庭期”,常与in搭配表示“进入会期或开庭期”;assembly强调的是“集合,集会”;conference指的是“会议,谈判”;convention